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3章 志同道合

  • 唐癭
  • 懟王
  • 2098字
  • 2020-06-06 00:01:00

年輕的王同皎受此重任,一心忠君愛國,想在這個職位上做出成績,而不是僅僅依靠著新寧郡主的這層關系。

他的努力得到了太子李顯的肯定和認可,很快成為李顯身邊最可靠的心腹,這個“心腹”之意與典膳郎又有著區別。

除了典膳郎之外,王同皎成為太子李顯與外界聯絡的樞紐。許多忠于李唐的老臣都是由他出面聯絡,并向太子李顯傳遞著絕密信息。

特別是老臣們對他的另眼相看,讓他熱血澎湃,只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果然,王同皎和崔玄暐等老臣一起發動了兵諫行動,準備逼迫太后退位,將帝位傳于皇太子李顯。

去年,即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圣神皇帝臥病一個月之久,病情加重,陪在她身邊的是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

太子和宰相們很難見到圣神皇帝。

太子和群臣害怕圣神皇帝一旦病逝,張易之兄弟借機作亂。

為了大義,為了天下,宰相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人準備兵諫,逼迫圣神皇帝讓位給太子李顯,重新恢復李姓天下。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705年2月20日),右羽林將軍桓彥范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駙馬王同皎、右散騎侍郎李湛,稱圣神皇帝的男寵麟臺監張易之、司仆卿張昌宗謀反,率羽林兵誅殺張氏兄弟。

當時,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左右羽林軍五百余人,直入玄武門(宮城北門),來東宮請太子李顯指麾將士。

沒想到眾人卻遲遲不見正主皇太子李顯。

原來竟是李顯怯場,事到臨頭卻退縮,將數百人的性命拋之于腦后,全然不顧事情敗露后所有人都要被誅三族的下場。

這是王同皎第一次對自己的岳父產生了不滿。

但此時不是鬧情緒的時候,他的身份最是適合直闖東宮,面見太子。

王同皎苦諫:“先帝以神器交付于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逆豎二張行為反常,欲行不軌,諸位忠良臣子決議誅殺他們,但須要殿下到場,以慰系眾望。”

太子李顯內心害怕,依然不敢答應,畢竟他一生都生活在圣神皇帝的陰影之下。

王同皎再諫:“將士們舍棄自己家族而效忠國家,決心誅殺逆豎以安定社稷。難道殿下要置他們以謀反的罪名而被酷刑處死么?殿下若想讓大家散去,請親自出面給他們解釋。”

太子李顯終于被說動,走出東宮宮門。

王同皎趁機上前將猶豫不決的岳父抱到了馬鞍上,眾人擁簇著太子來到玄武門。

很快,眾人將集仙殿外的張易之兄弟二人誅殺,軍心大振。

之后的事情便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之勢。

自神龍政變之后,駙馬王同皎以功升為云麾將軍、右千牛將軍、瑯邪郡公,食實封五百戶。

云麾將軍和瑯邪郡公對于王同皎而言都不重要,一個是勛官,一個是爵位。

王同皎看重的是右千牛將軍,這個官職是非皇帝心腹不能擔任,乃是皇帝的貼身護衛。(從三品)

待到太子李顯登基稱帝之后,新寧郡主升為定安公主,實封至一千三百戶。

王同皎亦隨之成為駙馬都尉,升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卿。

本來有著大好前程的他,內心卻是一位憤怒青年,近一年的時間里看到朝廷上下皆被韋皇后和武三思把持,他內心忿恨。

原本一個慷慨激昂的青年變成了憤怒青年,心中自然有了想法。這個時期,他遇到了從西域來經商的李過。

李過乃是習武之人,一直待在守真的身后,為守真暗中經營。

他的內心意屬相王李旦繼承皇位,在兵諫行動時期曾經與守真探討過如何幫助相王李旦奪回帝位一事,卻被守真的數次沙盤模擬操練所說服,相王李旦繼承帝位的風險特別大,大到會爆發西漢時期的“八王之亂”。

李過只能放棄這個想法,轉而支持太子李顯。

李顯繼位以后,專門下制,除了李敬業和裴炎等揚州反叛三族之外,大赦天下。

李過心情極差。

近一年來,守真采取迂回戰術,游走在皇族諸王之間,與梁王武三思走得很近,數次想要下套套住武三思,卻被滑不留手的武三思躲過去。

李過玩不來這種權謀陰謀之類的計策,只給守真修書一封,便獨自經營自己的復仇之路。

守真無奈,卻也無法分身,好不容易打進了敵人內部,決不能半途而廢,不然的話,很容易暴露了自己。

后來,聽在主持河西道商會的魏廣宗說起過,李過與駙馬王同皎走得很近,兩個慷慨之士性格相仿,走到一起也是正常。

對于這一代的駙馬,守真認為王同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異類,與其他的駙馬不是一路人。例如說,駙馬韋捷、駙馬裴巽、駙馬楊璬等。

正因為此,守真很是放心李過去結交駙馬王同皎,兩個人志同道合,可以為天下謀福利。

但沒有想到,韋皇后與武三思私下勾結,篡權跋扈,這讓王同皎十分憤怒。

李過與武三思有深仇大恨,王同皎深有同感,二人產生了滅掉武三思的念頭。

神龍二年(公元706年),駙馬王同皎在家里與張仲之、祖延慶、周憬、李悛、冉祖雍等人,準備借機為圣神皇帝武曌送葬時,埋伏好弓箭手準備射殺武三思。

這種暗箭殺人的手法明顯是武人的想法,如果守真沒有猜錯的話,肯定是李過獻計。

像是世家子弟王同皎只會想出文人的計謀來對付武三思。

想法出爐之后,眾人分頭行動,但正是由于人數較多,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隱患。

人數越多,秘密越容易泄露。

這次,泄露秘密的叛徒居然是當朝十分有名的“口過詩人”宋之問。

口過就是口臭的意思。

當年,宋之問作《明河篇》以見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圣神皇帝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

從此,宋之問終身慚憤,口過詩人的名號流傳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盐山县| 五莲县| 新田县| 通道| 五大连池市| 囊谦县| 古田县| 昌都县| 青海省| 麦盖提县| 鸡东县| 金山区| 吴桥县| 谢通门县| 县级市| 岳阳市| 饶阳县| 岑溪市| 饶平县| 晋宁县| 旬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嵩明县| 潮州市| 淳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疏附县| 弥渡县| 濮阳市| 长宁县| 珠海市| 建阳市| 平潭县| 浙江省| 阿城市| 长岛县| 高安市| 家居| 沁阳市|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