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歙縣人中出了一位杰出的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名叫汪中。他一生沒有入仕,卻在生前身后文名遠揚。揚州老百姓說:“無書不讀是汪中。”二十七歲那年,他寫了一篇《哀鹽船文》,被當時的文壇大腕評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十幾年后,他再寫下三千多字的《廣陵對》,又被譽為“天地間有數之奇文”。乾隆五十五年(1790),汪中應聘至鎮江文宗閣檢校《四庫全書》,四年后,又前往杭州文瀾閣檢校《四庫...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清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歙縣人中出了一位杰出的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名叫汪中。他一生沒有入仕,卻在生前身后文名遠揚。揚州老百姓說:“無書不讀是汪中。”二十七歲那年,他寫了一篇《哀鹽船文》,被當時的文壇大腕評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十幾年后,他再寫下三千多字的《廣陵對》,又被譽為“天地間有數之奇文”。乾隆五十五年(1790),汪中應聘至鎮江文宗閣檢校《四庫全書》,四年后,又前往杭州文瀾閣檢校《四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