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億贊
- 劉三叔
- 2087字
- 2020-02-21 15:36:16
PART 1 職業(yè)規(guī)劃
開啟職業(yè)生涯,先準備好自己
那些“后悔沒有早點知道”的道理,常常會讓人刻骨銘心。
對我而言,每寫一個道理,心里都會滾過一聲長久的浩嘆。
但愿這些曾經(jīng)牽絆住我的道理,不再牽絆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一、對階層和智力相近的人來說,在大學里的四年比大學前的十八年更重要。
我們總喜歡說,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之一,但我卻想告訴大家,無論你考進了什么大學,都請好好珍惜大學的四年,這可能是你人生中最自由、最容易掌控的四年。在這四年中你做過的事情,可能比你的高考成績更重要。
這是因為,對大部分人而言,在進入大學之前是沒有多少選擇的。每個人都朝著差不多的目標去努力,能掌控的東西太少了,我們的很多想法,都因為各種原因藏在心中。
但在大學里,你突然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無數(shù)的選擇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埋藏在心中的“洪荒之力”也終于有機會去釋放。
你可以選擇去拼命學習,努力成為某個領域內(nèi)的專家;
你可以選擇去參加社團,認識很多值得結(jié)交的朋友;
你可以選擇去各種單位實習,早早地感受工作的魅力;
你可以選擇去各處行走,了解不同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
你也可以選擇去打扮自己,成為一個讓別人看起來舒服的人……
但是,請不要象征性地待在教室里,心卻飄出窗外;
請不要一味地遵守所謂的紀律,也不要盲從,別人做啥就跟著做;
更不要整天躺在寢室里,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
根據(jù)我的觀察,很多人在進入大學的時候能力是差不多的,但經(jīng)過了大學四年,差距竟大到了完全不在一個世界的程度。
作為被大牛拉開差距的人,我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在大學,一定要去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讓生活帶著你走。
錯過了大學時的機會,想要在工作之后追趕,難度就要大得多了。
在讀大學前,你缺少的是“選擇”,在工作后,你缺少的則是“時間”。
二、盡早關注父母的理財狀況,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理財觀。
一個事實是,在我國,絕大多數(shù)五十多歲的父母,幾乎沒有理財能力。
這是因為,在父母一輩最年輕力壯的時候,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前后,整個中國還很窮,富人極少,大多數(shù)人的財富觀極其落后。而進入新世紀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很快,父母一輩的人年齡又大了,往往跟不上時代。
在一線城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有些家庭在剛進入新世紀的時候經(jīng)濟實力是差不多的,但到了2010年前后,家庭資產(chǎn)已經(jīng)天差地別。
如果你在中學和大學時代就早早地關注了父母的理財情況,你就會因為自己對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獲取能力更強,而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他們更好。
而這份“更好”,會深深地影響你對職業(yè)的選擇。
三、如果你要做一件困難而長期的事,請先去關注這件事情最核心、最困難的部分。
喜歡立下宏偉目標的人很多,完成目標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習慣于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做。
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做,做著做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越來越難。由于很多人心里沒有做好準備,之前打的雞血也漸漸被消磨干凈,最終索性“棄了坑”。
但如果你從最難的部分開始拆解(不是說要去完成,因為你可能不會),知道自己完成它需要做哪些事情,你就會對這個任務的整體難度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就會知道,這個任務是否真的太難。
如果發(fā)現(xiàn)太難,你就可以早早地放棄,避免沉沒成本效應。
如果發(fā)現(xiàn)不是特別難,那接下來也會越做越順利,從而更容易完成任務。
四、如非必要,不要試圖與比自己格局小的人爭辯;一旦爭辯發(fā)生,要懂得適時停止。
我們本來就很難說服別人,如果對方的素養(yǎng)、經(jīng)歷和眼界不如自己,那么說服他更是會難上加難。
但如果爭辯已經(jīng)發(fā)生,且又無法說服對方,請在表明立場后適時停止爭辯。
五、不要因為寂寞而降低擇友的標準。
做一個有所堅持的人。要堅信,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
但如果你因為寂寞去認識一些本不值得認識的人,未來的你必然會被這些負面“人脈”所累,他們會牽絆住你前進的腳步。
六、要盡早、主動和不同職業(yè)、不同類別的人交流。
這件事請最好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做,實在不行就從進入大學開始做,工作以后,更要這么做。
從中學開始認識各種各樣的人,你會早早發(fā)現(xiàn)自己到底喜歡什么;
從大學開始認識各種各樣的人,你可能會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職業(yè)規(guī)劃上的幼稚;
從工作開始認識各種各樣的人,你至少不會在十年后后悔。
萬萬不可把社交圈局限在自己的院系、自己的工作崗位,那里都是與你經(jīng)歷相類似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讓你意識到人生還有很多可能。
可以參加社團、興趣小組,去認識其他領域優(yōu)秀的人,當然也可以去認識不那么優(yōu)秀的人,想想差距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然后思考自己能不能和優(yōu)秀的人做得一樣好。
七、當你確信自己必須完成一件事的時候,永遠不要去想我過去錯過了多少,比別人慢了多少,能否趕得上deadline(最后期限),做不好有什么后果……Just do it。
過去錯過多少、比別人慢了多少、是否能趕上deadline、做不好有什么后果等,這些都是在決定是否應該去做一件事情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倘若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必須去做一件事情,卻還在糾結(jié)前述問題,陷入各種懊悔中,就只會讓你拖延和降低你的效率。這便是毫無意義的情緒,必須要克服。
當你必須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認為做得越出色越好,那就全力去做;如果你確信那只是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那就投入適當?shù)木Y本。
然后,讓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聚焦在事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