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六朝博物館
- 夢里金陵
- 枯木草堂主人
- 3478字
- 2021-01-09 00:01:00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在今天的南京城長江路的第一部分,首先我們所能夠看到的緊挨著南京總統府,南京圖書館等古老的建筑的六朝博物館。
在那個煙雨朦朧的鶯歌燕舞的暮春時節,山色爛漫,水天相接,無窮暖意盡在心中,在這樣一個時節之中,江南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這般的唯美動人,江南的一切聽起來都是這般悅耳動聽,江南的一切感受起來都是這般沁人心脾。江南,這個被人們稱道了上千年的古老的大地,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能夠讓如此多的文人雅士,帝王將相對其推崇備至,甚至不惜身死異鄉也要到這里來一探究竟。
自古江南多才子,自古金陵出帝王,江南佳麗多杭州,江南登極數南京。南京這座城市幾千年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之地,在江南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千百年來不曾動搖。除蘇杭以外,江南之地就以古老的金陵城為中心中的中心兩江總督府設在南京,長江漕運總督在南京,金陵絲綢織造局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在南京,江南制造總局在南京,乃至于后來的明王朝都城在南京,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在南京,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
南京承載了多少代的夢,當然也就承載了多少代的痛。南京城自從建城初始就沒有真正的安寧過幾天,古老的南京城總是在歷史長河中扮演一個被折磨和摧殘的悲痛角色,古老的南京城總是在悠悠萬事中擔當著決定性作用的重要環節。二這樣的故事和歷史今天課本之上已經不多了,只余下了我們能夠看到的為數不多的依舊矗立在南京地面上的殘磚剩瓦和已經搬進博物館里保存起來供人參觀的展品了,原有的南京城的六朝時期的古老遺跡已經是十不存一了。古老的南京城今天盡可能的通過對古老的遺跡進行發掘和探索,期待能夠通過現代化的手段發現和發掘更多的有關這個中國唯一的江南古都級別信息,讓我們能夠通過更加現代化的方式去了解分析和保護延續這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文明和文化。南京城在發展歷程上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分析的,也希望能夠借此機會讓很多的人了解古老的南京城這千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讓我們能夠更近距離的和文物對話,和歷史爭論,和真相論證。
古老的南京城在歷史上變換過多個不同的角色,古老的南京城在歷史上在歲月里演變著眾多不同的面孔,古老的南京城在這樣的一抹滄桑和沉重。古老的南京城之所以稱之為古老,并不是說建城時間有多么的久遠。當然,南京城的建城時間也是有些兩千多年近三千年了,沒辦法和良渚古城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相比較,但是良渚古城今天已經成為了遺跡,南京城依舊還是正在使用的一座已經非常現代化的大都市,這就是古老的南京城獨特的魅力和獨有的眷顧。南京城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建城,從最開始的小小的的冶城遺址開始算起,今天的長達17.8公里的城墻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橫豎不過幾十丈的小城府,南京城從三國時期東吳在此建立建業開始,便長期成為了都城之所在。東吳霸主孫仲謀將都城從湖北遷到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在此進一步鞏固政權,成為了三國霸主之一,實力直追丞相曹操的北方政權——北魏,讓西蜀劉備望塵莫及。也正是因為遷都建業,才使得東吳政權能夠在江東之地發展的如此順暢。江南才俊均歸其所用,從而創造了江南歷史上第一個可以真正的站立起來的大國,逐漸的形成了江南地區獨有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地域特征。江南才俊在這個時候逐漸的開始發展起來。
東吳政權之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詭異的規律再一次降臨。華夏版圖再次歸位一統,天下三家仿佛韓趙魏三家分晉一般,東吳,西蜀,北魏三家回歸,真正的實現了天下大勢的回歸一統。再一次成為了晉朝,這仿佛是在向遙遠的晉朝致敬,這個全新的晉朝分為東西兩晉,東西兩晉自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建立國運傳承一百五十五年,共傳十五帝。東西兩晉時期,國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統一,長江以南和黃河以北區域也都在統治之中。但是東西兩晉出現了太多的禍害以及問題,加之三國時期逐漸形成的門閥制度,世家大族實力得到激烈的增長,反之政府及王朝實力卻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就導致中央王朝沒辦法真正的節制地方門閥,最終導致了自身矛盾的激化,王朝覆滅的危機從建國開始便一直存在,最后被自家人和外戚干政給干掉了。
兩晉之后,被朝廷養肥了崛起的各大家族便開始了紛爭,最終在廣袤的江南地區建立齊了四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劉宋,蕭齊,蕭梁和南陳。宋齊梁陳四國國運一共不過一百多年,在此期間,南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統一和穩定,但是這畢竟中國歷史上比較混亂的時間,北方五國年年紛爭,最終被匈奴趁虛而入,造成了最為可悲的五胡亂華事件,衣冠南渡,士人南遷的歷史就發生在這個最為混亂的時間里。天下在這個時候不再是完整安全的天下了,天下這個時候變成了一個人間煉獄了。天下已經成為了各個世家大族爭奪財產和人員的私斗了。可悲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愈演愈烈,整個天下都變成了一鍋粥。長江以南的這幾個朝廷雖說也是世家大族群建立起來的收刮民脂民膏的朝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南方地區文化的提升和發展。時代在變化,天下大勢不再是長久的分裂割據能夠決定的了,更多的是需要統一,人們已經在連年戰爭之中厭倦了,已經疲乏了,這個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聽到修養生息的通知,就希望能夠聽到大赦天下的號令。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條件之下,這六朝也就成為了歷史長河不可不跨過的過去了,六朝自此就成為了人們心目中那史書上的六朝了。衣冠南渡的成果已經展現,天下文脈已經得到延續,分裂如此這般的中華大地也應該要回歸一統了。民心所向,天下歸一,所以北周外戚楊堅才能夠再這樣的一個環境一下有一番大作為,才能夠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成就天子之名。
隋王朝的歷史不甚長久,但是隋王朝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卻是無比深刻,不論說他是結束了紛爭和割據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的王朝,也不說他這一生功業無數,更不說他這個北周外戚如何謀朝篡位的生意興隆。就憑借楊廣這個背負千古罵名的隋煬帝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獨一無二的絕無僅有的人工運河工程,為后世歷代王朝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為隨后的李唐王朝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條件和基礎,可以說六朝時期的積攢加上隋王朝的提升,才能夠順利的推動了這個天下第一王朝的成功典范。
六朝之風在今天已經看不到多少了,竹林七賢的閑適生活我們今天也無法去體驗一下,嵇康雖已逝去,《廣陵散》卻是千古絕音。
六朝所留下的各個方面的東西在今天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寶貴的財富。六朝博物館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采用了全新的展陳手段以及全新的展陳方式,為我們呈現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明星璀璨的時代場景,讓我們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去了解和認識了這樣一個充滿樸素迷離的歷史的時代,這是一個時代群星璀璨的時代,這是一個時代混亂不堪的時代,這是一個難以定義的時代,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時代。我們今天也許還在說這個時代的混亂和這個時代的缺失。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時代的的耀眼和驚人。
六朝博物館從地下兩層開始,給我們通過一個非常直觀的方式展現了六朝的文化和六朝的歷史,讓我們走在這一件件展陳品之間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這個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已經只剩下鐵鏵犁,鐵鋤頭的農具,已經只剩下一小段的人工水車,已經只剩下一小部分的城墻遺址,已經只剩下一堆化石或者是一堆泥土的美味佳肴……這一件件一組組,通通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通通是向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的繁華。
六朝時期除了紛亂的爭斗和世家大族的生活之外,只能夠值得稱道的就是那璀璨的文化。六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非常典型的文學發展高峰。二王的字,顧愷之的畫,竹林七賢的音樂,嵇康的古琴,以及更多的文人雅士所創造的燦若千陽的文章典籍,無不昭示著這個時代文化的興盛。
中國歷史上常常會出現一種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在文化特別興盛的時代,要么就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要么就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時代,而且更多時候反而是在混亂的時代更能夠實現文化的興盛和繁榮,在和諧年代反而沒辦法實現,這簡直就是一種奇異的規律,也是一種特別讓人無法解釋的規律。
六朝時期在文學藝術上所建立起來的高大的豐碑在之后的歷朝歷代都成為了一種敬仰,在之后的歷朝歷代對于這樣一個朝代的思想文化都形成了一種推崇和敬仰,特別是在文化藝術界。
六朝博物館今天給我們所顯示出的眾多的歷史文物,通過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讓我們去了解時代的文化,去認識時代的脈絡,去感受時代的印記,去欣賞時代的典雅,去深深汲取時代的營養,從而為自己的文化修養添上一筆。六朝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紛繁復雜,連接起來動人心魄的時代,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一種絕唱,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征,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經久不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