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沒有被正全神貫注注視著池子邊的天運真人發覺,就算是發覺了,天運真人估計也會以一句:就這?來回應。
大乘期就是大乘期,比之真仙不過爾爾。
在叢林外如何?在內部又如何?
嗅著從池子中撈上來的泉水,一股純凈而又芬芳的氣息在天運真人體內打轉,讓他整個人都為之一振,更加讓他驚喜的是,自己困在真仙修為數載,此刻終于有些許松動的氣息。
天運真人轉過頭,向著四周瞧了一眼,發覺沒有危險之后,整個人瞬時盤坐在池邊,開始了自己的沖階之旅。
修行如行舟逆水,不進則退。
除了天賦、靈氣的充沛程度等能夠影響到一個人修為的進階之外,年齡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修行總是眷顧那些天賦異稟的幸運兒,對于一些想要靠著天道酬勤來達到自己修行目的的,除了極少數能夠做到本應如此,大部分修士都抵不過命劫,最終化為紅塵枯骨,余生又豈是南柯一夢了得?
至于望月宗,很明顯的一個問題便是實力不如人,不然也不會淪落為西部邊陲開設宗門;其二則是修行典籍,要知道很多名門大派,其中的修行典籍都是經歷了數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改善,才最終寫下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典籍。
修行典籍決定了一個宗門弟子的潛力,這就好比用普通的方法解一道高數題和用麥克勞林公式解一道高數題,而這方法就可以映射為所謂的修行典籍,他屬于門派的集大成者。
再好比麥克勞林公式的推導過程便如同修行典籍的發展過程,或許隨著時代的發展,那本已經積滿灰塵的黃級內功修煉功法早已無人問津,但是不可否認他曾經也是天極功法的基礎。
這也是為何即使那些大宗門擁有天級內功修行法則,也不會直接給弟子用的原因,這就好比你還沒有學習數學,我將牛頓-萊布尼茲公式給你讓你解決晦澀的高數題是一個道理,理解都尚且還成為一個問題,更何況去修行?
而那些天賦異稟的弟子則是卓爾不凡,從基礎功法遨游一圈之后,經歷師傅的稍微點撥,便可以舉一反三,閱那天級功法津津有味。這就好比有些人在高中階段就可以參與數學競賽并且拿國家一等獎是一個道理,可能你只能“0”或者“1”蒙對幾道,但是天才學子們卻能從善如流,從頭到尾地將所有題都解答出來。
這就解釋了為何望月宗將弟子分為外門弟子,內門弟子,記名弟子,親傳弟子的緣故。
外門和內門非常好解釋,外門就好比一個正常入學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而內門則是參加入學考試的時候,便要求將初中的題目拿過來,然后還答出了滿分的成就,又名破格錄取。
而記名弟子則相當于有個老師特別喜歡你,但是還不太了解你,只好先帶帶你,給你開小灶,看一看你是曇花一現還是歷久彌珍。
至于親傳弟子,恭喜你,你成功獲取了老師傅親囊相授的機會,你比他的親兒子還親。
若不是見獵心起,我又怎么會將獨家珍藏的修行功法,運勁功法交給你呢?
至于修行資源,無論是名門正派,還是歪魔邪道,都精通一個“搶”字訣,因此不會出現修行資源的短缺。
天運真人天賦還行,修行資源也能供應得上,唯一的不足便是在于那個便宜師傅傳授的《蒼茫訣》上。
天運真人起初和望月宗的諸師兄弟一般,都是自《蒼茫訣》煉氣入道,成為一名光榮的煉氣士,雖這《蒼茫訣》在這西部邊陲已經算得上一部非常好的修行典籍,但是相比一些更靠近方壺島中心的地方,就是大有遜色了,而且一般大型宗門,修行典籍無數,除了最初會讓弟子修行共同的典籍,得悟煉氣之奧妙,在筑基期的時候會讓弟子轉修其他功法,為之后的金丹大道夯基,踏入金丹大道之后,又是其他功法。
總之,大宗門是人在篩選功法,功法也在篩選人。
這就好比一個普通人的高中通常會是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等等,而那些天才們則是霍金的黑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一些書籍。
學生們在篩選自己的知識層面,知識層面同樣也在面對屬于他的人。
因此,若想歲月不辜負你,便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免得最后“渡劫”失敗,亦或者面臨“渡劫”之時,發覺身邊無物可用,再或者“渡劫”失敗之后無法轉修散仙等等。
然而在探索一處秘境之,這時,天運真人偶得六翅寒蟬卵和道寒真解。
這六翅寒蟬倒是算不得驚喜,反倒是道寒真解,直接讓迷茫的天運真人確定了自己的金丹大道,一路斬破心魔,沖開虛妄,一路順風順水到了真仙,才停下勢頭。
要知道,天運真人可是他們師傅的弟子中第三個踏入真仙的。
可惜,一入真仙深似海,何處心本應歸真,這一進入,便是數年蹉跎,眼看天月真人踏入玄仙,地仙,而自己依舊在原地踏步。
天運真人甚至還懷疑過道寒真解是不是走錯路了,這一懷疑,內心產生隔閡,結果這玄仙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對于真,天運真人不是那么清楚明白。
而之所以會義無反顧地踏上問心梯,則是因為這道寒真解篇首便有他對有緣人的要求,要么放棄道寒真解,要么待著寒蟬,將他養大,這一點就連自己的師兄弟天運真人也沒有告訴。
那池水仿佛刺激到了天運真人的靈魂深處,他盤坐于此,對于道寒真解突然產生了一種明悟,寒是殺人技的心思逐漸在淡然,而他的內心對于道寒真解的明悟開始一條一條的出現,他的身周逐漸凝出冰痕,仿佛空中的水都被凍結了一番,而這勢頭還在蔓延,蔓延到整個二十四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