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步步為營

  • 臨行蜜蜜逢
  • 十一月不喝酒
  • 3149字
  • 2020-05-05 23:26:46

暗室內,兩人將方巾縛在面上,以遮蔽著那種尸體特有的臭氣,所謂人死如燈滅,一室皆凄涼。

死了已有十多日的前蘇州刺史李靜河,此時就靜靜躺在那一張床上,如今尚未入冬,他的尸首經過這幾日,早已經腫脹成了一個龐然大物,四肢增粗,胸腹隆起,口唇外翻,實在難以辨認其形容。

文徽行對此種現象亦有所耳聞,春秋兩季死去的人,其尸身會在大約八九天后形成如此狀況,而冬季該種情形則會拖延至十五天后出現,夏季則更早,大約三兩天后,尸體就會腫脹不堪。

李靜河死亡時間早已經超過了十天,能維持到當下這個模樣已經實屬不錯了。

她嘆了口氣,靜靜看著李靜河的尸首,這個人是曾是蘇州城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也是軒轅臨口中的慣于鉆營的地方官吏,是坊間怪談里不顧女童性命的無德之官,也是陸元徹口中的還算溫和的一個不錯的人,在一切尚未查明之前,文徽行不會偏信任何一個人的說法,于是李靜河在她眼里就是這樣一個矛盾而復雜的存在。

但無論他曾經如何,如今他都已經是這般慘淡收場,當真令人嘆息。

但是,即便是陸元徹這樣常常跑義莊的人,看到這副場景還是是心下覺得不適。他強忍住惡心,指著李靜河的尸首道,

“李刺史剛死的時候,仵作已經驗過尸首了。”

文徽行站在一旁也沒靠近,只是聲音在這個地窖中顯得格外清冷,“他死于哮病。”

陸元徹訝異,“你怎么知道的,你還懂仵作驗尸那一套,一看就知道?”

文徽行唇角一勾,舉起手中一本泛黃的書卷,“我不精通啊,不過我知道義莊收入尸身的時候,通常會記載尸體情況。雖然李刺史是暫放在這兒,但我猜大約也會有所記載吧,所以就從剛才拐角的柜子里順走了這個簿子。”

陸元徹大吃一驚,“你順東西的水平還真是高啊,我竟然一點都沒有察覺。”

文徽行略有得意,這可是她最拿的出手的本領。偷東西講究的,就是一個穩字,要做到面不紅心不跳,順走東西之時如入無人之境,就算是出師了。有的人太過正義,有的人或有提防,都干不好這一行,必須要厚臉皮。

她將卷軸攤開,“死者李靜河,男,滁州人士,驗,身長五尺七寸,口鼻處有少量異物,面部出現紫紺,初步判別系哮喘而死。雙眼流血系哮喘發病之時,決眥欲裂所致。仵作,蔣山。”

陸元徹道,“的確,我要說的也是這些,初次驗尸的是蘇州城資歷最老的仵作,蔣山。他很確定李大人是死于哮癥的。”

他皺眉道,“若只是突發哮癥死了也就罷了,可當時那案前書卷上分明寫著一個盲字,血淋淋的實在瘆人啊。”

文徽行問道,“可確定那字當真是血字?”

陸元徹連忙否認,“不,只是看著像血字罷了,我后來一驗,那字并非血字,就是拿朱砂寫的。”

他略一思忖,“而且,據刺史府的下人所說,李大人那日晚膳過后就獨自呆在書房里了,并無人進出,這字只可能是李刺史自己寫的。”

“不過,李刺史為什么寫這樣的一個字呢,他怎么會預料到自己會有那樣的死狀呢?或是有什么武功高強之人,可以悄悄進入書房之內,而不被他人察覺?”

文徽行深覺此事要比想像中的蹊蹺,她點一點頭問道,“這確實是一個疑點,那個寫著“盲”字的卷軸現在何處?”

陸元徹正拿著文徽行那只炭筆,像模像樣地將這一點記錄下來,聽到她問自己,便答道,“如今還在李刺史的書房內,我派人日夜守著的,書房里的東西也都在。”

文徽行用手摸著下巴,看著陸元徹那一雙看起來養尊處優的手正拿著筆紙奮筆疾書記著,只覺得自己手里空空的,有些別扭。

“那我們等下去那看一下吧。”

她邊說,邊又一次打量著面前的尸體,尸體穿著緋紅錦衣,因為腫脹,衣襟也幾乎崩開,她湊近尸體看了看,目光落在李靜河腰帶上的系的一個荷包上。

她伸手取下來,然后將荷包打開。只見里邊裝著幾味香料。

陸元徹道,“這香包怎么了?”

文徽行答,“李刺史既有哮喘之癥,日常生活中定然會十分注意的,而如今也并非春夏花粉飄飛之時,怎么輕易犯病呢?”

“你懷疑這個香包?”

文徽行點了點頭,“很有可能是有人在香包里動了手腳,所以才導致刺史病發。我不通香料,你看看。”

陸元徹接過香包,看了看,只看到平常香囊中的常放的艾草,檀香等物。他又將香囊湊到鼻子下邊,

“聞了半晌這尸臭,鼻子也不靈了,先帶回去,我再研究研究。”他說著將香囊重新系好,放進自己的袖袋中。

陸元徹又道,“當時我對李刺史發病的原因也是有所懷疑的,于是亦曾派人去打聽了李刺史那一日的行程,想查查是否接觸過什么會引起哮喘的事物。”

“可有什么?”文徽行目光探尋道。

陸元徹搖頭,“那一日李刺史一直在衙門忙于各種事務,并未接觸過什么人,或是發生什么異常之事。”

文徽行心中一沉,這個李刺史若是突發疾病而暴死的話,那個“盲”字又著實說不通,她還是像當初與軒轅臨談及此案時想的那般,認為這是一樁謀殺,而且為的是一個“仇”字。

她沉聲道,“我們還是先從香包和其他貼身物品上著手調查吧,李刺史那一日的行程還要再查,要細致入微。”

陸元徹看了看四周,地室深冷,又放置了數個冰盆,他們在里邊有一陣了,身上都涼透了。

他于是在胳膊上摩挲了幾下,打了個寒顫,道,“邢兄弟,我會差人去辦的,這屋子待久了實在是冷,我們還是先出去吧。”

文徽行被他這么一說才發覺地室確實冷,于是也嘆了口氣,同意道,“也好。”

她最后又看了一次李靜河的尸首,依舊是腫脹非常,不堪入目。這就是一州刺史,如今的模樣。

兩人走出地室之時,都是長出一口氣。室外沒了那種陰冷和腐朽的氣息,通透了許多。

文徽行正準備將她順出來的卷軸放回柜子中時,目光卻又落在了柜子中另外幾冊卷軸上,她忽然想起,那日祭河大典枉死的那個女童,女童的尸首是在平江河下游的岸灘上發現的,那也就是說,這女童的尸首當時也是先送來義莊的吧。

她放一想到,立刻就伸手在柜子里翻找起來,果然在上兩月的記錄冊里找到了這樣一頁記載。

“驗,無名女尸,年約八九,身長四尺三寸。溺斃,手腳處均有勒痕,成微紅色,略有紅腫。”

陸元徹看著文徽行在那里沉思,于是便湊上來,“哎?這就是你才說的那個溺斃的小童?看出什么了嗎?”

文徽行并未答話,只是沉思半晌,另一旁在外邊看莊子的劉老頭不知何時已經踱步過來了,他一咳嗽,引得二人回頭看。

“劉老丈?”陸元徹訝異,“你怎么進來了。”

劉老頭探脖一瞅,“外邊來了個人說是要找陸小公子,我這不是進來叫你嗎?”

陸元徹吃驚,張大嘴巴,“找我?”他一皺眉,“是不是一個穿綠衣裳的圓臉小少年。”

文徽行到來了興趣,“你認得?”

陸元徹嘆口氣,“自然認得。是我的小廝,六子。哎,我平時最討厭有人跟著我了,他怎么找到我的?”

文徽行這才注意到,這位陸小公子今日出門果然身邊一個人都沒帶,一看就是個不服家里管的叛逆性子,她一笑只覺得心口微微有些鈍痛,曾經她也是這樣,自己跑出去玩,還不許花菱跟著自己,只是如今再無那樣的機會了。

她這邊還在睹事思人,那邊劉老頭嘿嘿一笑,老臉上都是褶子,“沒錯,就是個圓圓臉的,在外邊等著呢。”

他眼珠滴溜溜一轉,又落到文徽行手上拿著的書卷。

文徽行見他看自己,便也直爽道,“老丈,您這卷上記錄的可都屬實。”

劉老頭當即收斂了笑容,認真起來,“那自然是屬實的,我這兒雖然廟小,可每一個送進來的尸首,通通都有記載,比衙門都不差什么。”

文徽行便笑著將那書卷放了回去,道了謝,沒再說什么。

跟著陸元徹出了義莊,果然見院外那棵大銀杏樹下,站著一個穿水綠色衣裳的少年,約莫十三四歲,生著一張圓臉,挺秀氣的,就是面色不太好。

陸元徹喊他,“六子。”

那少年聞聲跑過來,叫道,“二少爺。”邊說邊打量著陸元徹身后的文徽行。

陸元徹看他的樣子,于是便一拍文徽行的肩膀,“這位是我的小兄弟,叫邢聞,是京城來的神探。”

叫六子的小少年向文徽行行了一禮,文徽行也還了禮。

陸元徹攬上六子的肩膀,“你找本少爺什么事啊?”

六子卻好像碰到什么可怕的東西一樣,趕忙躲開,“侯爺命我來尋你的,你不是沒事就來逛義莊嗎?我就過來了。”他盯著陸元徹的手,小聲問了一句,謹慎中帶有些許恐懼,

“少爺你剛才沒碰尸體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嘉兴市| 拜泉县| 二连浩特市| 舟山市| 普定县| 渭南市| 内黄县| 洛浦县| 五原县| 虎林市| 耿马| 东辽县| 镇赉县| 克拉玛依市| 历史| 平乡县| 秦安县| 奉贤区| 美姑县| 石楼县| 城固县| 隆化县| 阜宁县| 南和县| 惠安县| 崇左市| 邯郸市| 兴国县| 临桂县| 军事| 嘉祥县| 怀仁县| 五常市| 利辛县| 赣州市| 双鸭山市| 萍乡市| 天祝| 吉水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