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燜蔥(求收藏!求推薦!)

  • 天字一號頑主
  • 小鹿愛小胖
  • 3023字
  • 2020-05-15 21:10:00

“什么?情敵?我X他十八代祖宗!”

要不是隔著電話,林劍真想送他十八個白眼,“你急什么?用你的豬腦子好好想想,人家能讓我和小雨把這事告訴你,意味著什么還不清楚嗎?”

唐雎真是可惜了他這個名字,空有一個文縐縐的名字,卻沒點文化人的頭腦,要不是哥們兒,林劍都不愛搭理他。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嘛,一旦談了戀愛動了真感情,智商至少下降20%,無論男女都一樣。

可能是被林劍的話給罵醒了,唐雎還真琢磨出味兒來了,“你是說朵朵也希望我去?”

林劍一副孺子可教的語氣,拉著長音道,“對咯~~~,總算說了句人話。”

唐雎興奮了,“我就知道朵朵是愛我的~”

這話說的,林劍險些吐出一口酸水,“至于嗎?這才多長時間就扯到愛上了?”

“你不懂~”

“得~我不懂,還有事沒事,沒事兒我掛了~”

“別別,有事兒,上次咱們不是說到老菜,最近我央求著老爺子帶我去拜訪了一位老師傅,別看這位師傅沒什么名氣,但手里可是握著絕技的,怎么樣?要不要去嘗嘗?”

一聽有吃的,林劍眼睛發亮,“時間地址?”

“就現在,我過去接你?”

“成,我在家,快點啊,等不及了~”

唐雎離得不遠,撂了電話約莫20分鐘,就聽胡同里有人按喇叭,不用說,肯定是唐雎那個懶貨。

林劍晃晃悠悠的出去鎖好門,拉開副駕駛上了車,沒好氣的沖唐雎道,“你就不怕居委會大媽出來教育你?”

大切諾基隨著唐雎一腳油門躥了出去,得意的笑道,“等她們來我早就跑了~”

“你找的是哪位師傅?怎么可能沒名氣?在京城但凡做一手好菜的,總歸有點名~”

唐雎賊笑了一聲,“不懂了吧?人家志不在此,這位師傅姓王,祖上也是御廚,一輩傳一輩,到了他這一代斷了,跑去做生意,但人家的手藝可沒落下,現在退休了,時不時的在家里設宴,招待親朋,不是朋友人家還真不讓你進門。”

“喲~很有個性的一人~”

“那是~這位王師傅以前可是跟著王世襄先生混的,那張嘴絕對錯不了~”

林劍開始期待了,王世襄老先生的大名可謂聞名全國了,不僅善吃,更善于烹飪。

對于烹飪,他坦白自陳“我是走到哪里都喜歡找地方做飯的”,除了在家做,上學做研究生的時候,會借飯館的勺顛兩個爆火的菜;在國外逗留的時候借學長家的廚房做;出差的時候借飯鋪老板的灶臺做;下放干校改造的時候借老鄉家的鍋做,真是走到哪做到哪,就算借鍋借灶也要一施身手,非真愛不能如此。

能跟王世襄混到一起的,那絕對是同道中人,水平低不了。

別說,住的離王世襄老先生的故居也很近,都在芳嘉園,不過這位王先生住的是芳嘉園小區,一個建成10年左右的小區,看著環境很不錯,夏天綠樹成蔭,有幾分情趣。

剛停好車,就見一位老先生背著手溜溜達達的從前面門洞里走出來,唐雎一瞧,立馬推開門下車叫道,“王老爺子~”

老先生戴著茶色墨鏡,銀發梳的一絲不茍,一身灰色太極服很有派頭。

“喲~是小唐啊,來這么早?”

唐雎陪著笑,“特意來早點,想跟您多聊會兒~”

“成,正好兒,咱們爺兒倆去菜市場溜溜彎兒?”

這會兒剛過四點,太陽還沒下山,正發揮著余熱,溫度達到了一天中的最高,林劍在車里待不住,也跟著下來,等老先生和唐雎聊完了,這才上前,唐雎摟著林劍的肩膀介紹道,“老爺子,這是我鐵磁林劍,家里是倒騰古董的,現在也接了家里的生意,平時也愛吃一口兒,我倆正琢磨著弄個自己的餐廳,專門經營那些過去的老菜。”

王老爺子精神倍兒好,看著林劍一表人才的樣子,不禁笑道,“這后生不錯,瞅著有眼緣~”

林劍連忙道,“老爺子您捧我~”

王老爺子心情不錯,拍了拍林劍的肩膀,“都是自己人,甭客氣,走著~”

老爺子帶路,仨人一路嘮著閑磕兒來到附近的菜市場,沒等進大門,林劍發現老爺子整個人興奮了不少,有的人進了洗浴中心就興奮,有的人則對潘家園更鐘情,老爺子一看就是菜市場派的。

不過也正常,凡是精于烹飪的,對于原材料都格外看重,袁枚曾言,“大抵一席佳肴,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

樂于在灶臺間舞弄兩下而不跑菜場的都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

在這些精于烹飪的人看來,去菜場買菜是吃之前的最大樂趣。

曾經王世襄老先生的經典形象之一就是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個菜籃,由于對食材門清,那些去菜場辦理貨材的飯店大廚在交流中都把他引為同行,看這架勢,估計王老爺子也差不多。

不知道怎么回事,王老爺子突然在菜市場大門前站定,望著天似乎有些觸景生情。

林劍因為不熟沒敢打擾,倒是唐雎一向不拘小節,開口問道,“怎么了老爺子?”

老爺子收回神,開口道,“就是想起以前跟王世襄老先生來逛菜市場的場景,歷歷在目啊~”

這話讓人怎么接?唐雎只好道,“聽說王世襄老先生到晚年已經很少做飯了?”

老爺子點點頭,“對啊,從搬出老宅子開始他就對食材失望了,那時候老先生最愛吃的是K記的巧克力圣代,而且一買就是二十四個,每天六七個。”

林劍不由道,“人至暮年,味蕾退化,口味發生改變,沒柰何的事。

不過老先生一生可以用盡興來形容,估計他也沒遺憾了吧?”

老爺子側目,“小娃娃這話說的有水平~”

唐雎趁機轉移話題,剛誰說他笨來著?

“老爺子,要不今兒做一頓王世襄老先生的拿手菜?”

老爺子遲疑了一下,“可以,不知道能不能買到看上眼的東西~”

對他們這種喜歡鉆研美食的人來說,什么都能湊合,唯獨食材不行,差一點味道差的可是千差萬別~

林劍差點GC,激動的說道,“早聽聞王世襄老先生有一道拿手菜——燜蔥,不知道老爺子。。。”

“哈~你小子也是個雞賊,成,今兒就給你們露一手,這道菜我也是從老先生那里學來的,很久沒做了。”

燜蔥實際上就是海米燒大蔥,算是王世襄獨創的一道菜,雖然并沒有在民間廣泛流傳,但凡是好吃的,差不多都聽過,當然,真正吃過的少之又少,看似簡單,可就是做不出傳說中的味道。

魯克才先生有一篇文,題目是《莫道君子遠庖廚——訪著名學者、美食家王世襄》,原載于《中國食品》雜志1986年第7期。

在這篇文章里,魯先生根據父親的口述,記錄了這道菜的做法,“海米適量用水(或加酒)發好,加醬油、姜末、鹽、味精、料酒適量調成汁,取肥碩的大蔥白切段,下溫油中炸軟,撈出碼好,與調味汁下炒鍋中燒一下,使之入味即可。”

老爺子回憶道,“過去王世襄老先生一到冬天,就在家過道里戳著整捆整捆的蔥,這蔥不多預備不行,他在冬天最愛做的一個菜就是這燜蔥。

當然,他老人家自己管這菜叫海米燒大蔥,后來去吃的朋友們,取了個更為文雅的名字——燜蔥。”

林劍不明覺厲,他以前也是看書知道的這道菜,家里老人傳的神乎其神,久而久之,對這道主食材非常普通的菜,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仨人前后步入菜場,直奔賣大蔥的地方,一邊走一邊聽老爺子道,“王世襄老先生對蔥這種原料,可謂是情有獨鐘。

在他的飲食觀里,蔥,確切地說是京蔥,占有很高的地位,不但在烹制不少菜肴中,作為必不可少的佐料,還能作為主料做成拿手菜,凡是了解他的老朋友,沒有一位不知道這段佳話的。

那時候我還年輕,第一次來他們家什么都不知道,還眼巴巴的帶著一堆禮物,后來被老先生教育了一通才知道,到家來隨便些,什么都不用帶,當然也別點菜,趕上什么吃什么。

有那么一天,大約是在90年的冬天,天兒干巴冷,凍得人臉都僵了,一抹就裂的那種,我在外面跑了一天,實在凍得不行懶得做菜,就準備去王老先生那蹭一頓晚飯,趕巧兒了,張中行先生也在,而且點名讓王老先生請他吃燜蔥。

我認識老先生有段時間了,但一直沒張開嘴讓他請我吃燜蔥,那天總算是讓我趕著了,張中行先生也是久聞這道菜的大名,一直沒有飽口福,終于沒忍住,對王老先生死纏爛打,總算做了這道菜,我也跟著占便宜。”

老爺子說著說著突然停下來,在一菜攤兒前打量著幾眼大蔥,捏了幾下搖搖頭,接著往前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罗源县| 乌拉特后旗| 万州区| 齐河县| 延边| 荔浦县| 肇源县| 遵义县| 观塘区| 綦江县| 南皮县| 新宁县| 三原县| 泰来县| 闻喜县| 含山县| 安乡县| 祥云县| 吉木乃县| 井陉县| 阳高县| 长子县| 天祝| 山阳县| 弥勒县| 西华县| 拜泉县| 彰化市| 富源县| 长白| 桂平市| 白城市| 阿拉尔市| 涟源市| 宁强县| 固阳县| 石渠县| 滁州市| 榕江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