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1章 汝窯梅瓶?(求收藏!求推薦!)

這大姐根本沒想到這是套路,聽到林劍說熱,壓根兒就沒多想,直接把扇子遞過來。

遞過來的時候,隨手把折扇合上,而林劍接過去,手指頭輕輕一撥,扇面展開,一副印有清明上河圖的扇面兒呈現眼前,不由笑道,“喲呵,清明上河圖,有品位~”

大姐笑了笑,“那是,咱們國家的國寶~”

扇面兒是后加上去的,不值一提,倒是這扇骨有點意思,可能是太臟了的緣故,看不出原有的顏色,只是摸上去的質感很不一樣。

普通的竹扇很輕,像塑料似的,可大姐這把扇子頗具分量。

裝模作樣的扇了幾下,果然如他想的那樣。

林劍重新合上扇子,裝作打量地攤上的貨物,拿著扇子的手,很小心的在扇子的根部摩擦,試圖擦掉表面的油污。

估計大姐平常沒怎么注意個人衛生,吃完飯、或者摸完其它什么臟東西,直接就拿起扇子扇,再加上常年出汗,別說顏色了,就連扇骨上的紋飾都被蓋住。

“大兄弟,你看了半天,有沒有喜歡的?”大姐見林劍蹲在那不言語,眼睛總是滴溜溜的亂轉,不禁納悶兒,難道自己這攤兒上有什么漏兒值得撿?

要么說在這擺攤兒的,就沒一個笨蛋,就這么會兒功夫,她就咂摸出點異樣的味道。

不過林劍也不是一般人,面對大姐的試探,輕描淡寫的說道,“您想多了,這攤兒上的東西太水了~”

大姐也不惱,看樣子自己相岔了,也知道對面是行家,笑了笑道,“看來大兄弟想看好東西?”

“那可不?大姐要是有,不妨拿出來讓老弟我開開眼~”

“得嘞,你稍等,我去一下,順便幫我看個攤兒~”

“沒問題,您盡管去,不急~”

就沖這隨便把攤兒扔下,根本不怕丟東西的樣子,就知道她擺出來的這些沒一個開門兒的。

不過趁著大姐離開這空檔,林劍專心打量起這把扇子,想了想,用兜里隨身帶著的紙巾,在扇骨表面輕輕擦了擦,別說,還真露出一點真實面容。

林劍瞅著紅紫色和優雅的斑花,不禁心中一顫,這是——湘妃竹?

陳鼎在《竹譜》中稱其為“瀟湘竹”、“淚痕竹”。

用湘妃竹做扇骨,貴在湘妃竹上自身的斑花,這是純天然的裝飾,人做不出來。

上好的湘妃竹核算其價值時,要在天平上稱,有一寸湘妃三兩金之說,可見其分量。

湘妃竹扇骨中以清中期之前的“紫花蠟底”為極品,取料以紅紫色圓形花斑和蠟黃竹地為基礎,反差效果明顯,是古代貴族把玩中的上品,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擁有。

且“紫花蠟底”的扇骨由于材料的貴重,其扇骨做工極其考究,多為當時制扇高手所為。

“紫花蠟底”自明代開始風靡至今,但由于氣候變化等各方面原因,材料基本到清中期后處于瀕危品種,清晚期就已經取材乏術,所以現在看到一把近乎絕種的‘湘妃竹’老扇骨,林劍能不震驚嗎!

“撿著了撿著了~”要不是還在外面,他能開懷大笑兩分鐘,去掉了扇面,再好好清理一下,單憑這把扇骨,拿出去都能換一輛1.5T的奔馳C,等等,現在的奔馳還算有節操,幾年后他們就不知道節操為何物了。

正琢磨著如何把這扇子弄到手呢,大姐拎著一個包袱回來,笑著道,“讓你久等了~”

林劍擺擺手,再次打開折扇扇了扇,眼睛盯著包裹,尋寶鼠沒什么反應,就知道沒什么可期待的了。

不過他還是裝出一副準備欣賞的架勢,看著大姐慢條斯理的解開包裹,最終露出一件兒瓷器,這是一只很普通的梅瓶。

當然,這個普通,只是說這種器型很常見,畢竟梅瓶號稱瓷器中的第一造型,是瓷器中的皇帝。

有皇帝肯定有皇后,就像余乾老師那個‘相聲皇后’的稱號一樣,而在瓷器中,玉壺春就是瓷器中的皇后。

梅瓶最早的用途是貯酒器,口小易于封閉,酒味不易散發。

很多出土文物,比面刻著的字,都被證明曾經儲藏過酒,由此可以驗證這一點。

至于梅瓶這個名字的來由,市面上流傳著兩個版本,一是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說:梅瓶口徑之小,僅與梅枝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還有一種說法是梅瓶口小,僅能插下一枝梅花,所以叫梅瓶。

當然不管哪一種解釋都一樣,反正這個名字已經固定下來了,沒有改的必要,當然,梅瓶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這與宋代的講筵制度有關,所謂講筵,就是選擇一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人給皇帝講課。

皇帝雖貴為天子,也不是什么都懂,也需要學習,無非就是四書五經之類,所以講筵也叫講經。

既然是皇帝嘛,做什么都得講究個格調排場,講筵也不例外,通常的排場都很大,結束之后皇帝要招待講學之人和陪學之人,就是設宴招待,古代可沒有上班不能喝酒的規定,所謂無酒不成席,宴席必須要有酒作為陪襯,當時裝酒的瓶,就叫經瓶,器形與梅瓶相似,所以梅瓶在宋代叫經瓶。

而宋元時期正是梅瓶發展的黃金時代,尤其是宋朝,各個窯口大量燒制梅瓶,與宋并存的西夏和遼,自然要向中原大國看齊,因此也都學習宋人制作梅瓶。

不過雖然各大窯口都有燒制梅瓶,可唯獨汝窯中的梅瓶少之又少,目前能夠得到驗證的傳世汝窯梅瓶,可能也就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了一件汝瓷梅瓶,還是個修復器,除此之外,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館,大收藏家和拍賣場上,都不見汝窯梅瓶的蹤影。

要知道在柴窯被排除在五大窯之外后,汝瓷可是五大名窯之首,而梅瓶又是瓷器中的皇帝、第一造型,按理說汝窯不可能不燒梅瓶!

當然這也跟汝窯的特點有關,無論是造型還是顏色,既沒有前代唐朝梅瓶的大氣,也沒有后朝元代梅瓶的秀麗,功用性大于觀賞性,這可能也是汝窯梅瓶燒造較少的原因。

當然,靖康之恥或許也是另一個原因,金人一通打砸搶,好東西都沒了,本來就少,再毀掉一批,再經過上千年的歲月變遷,能夠傳下來的可不少之又少嗎~

而林劍居然能在一個地攤上看到汝窯的梅瓶,簡直是開了天眼!

這毋庸置疑是仿的,不過能想到仿汝窯梅瓶,這造假之人也是腦洞大開。

這件汝窯粉青釉梅瓶,盤口、矮頸、豐肩、鼓腹,下腹部略收,有幾分苗條之感,圈足稍微凸出,底部內凹,滿釉支燒,三個芝麻支釘痕呈黃白色。

瓶身滿布冰裂紋,釉色勻凈,釉光晶瑩,與清涼寺出土梅瓶不同的是,清涼寺梅瓶是墊燒,這件梅瓶是支釘燒。

而且紋飾很特別,肩部有四片樹葉紋飾,腹部則是四處立竹,附有竹枝,襯托繁茂竹葉,竹子寓意清高謙虛、淡泊明志,很受宋代皇室和文人士大夫的青睞,不過很少表現在瓷器上。

釉下肉眼可見氧化斑點,著土的一面,土已經沁入裂紋,有土銹,有老化痕跡,做舊做到這一步也算是高手了。

從仿作的角度上看,這只粉青釉梅瓶可以算得上精品,更讓林劍佩服的是,其選擇仿作類型上的魄力。

總的來說,除了是贗品,其它的都還不錯,買回去當個花瓶也不錯。

畢竟最關鍵的還是那把湘妃竹的扇骨,他準備拿回去好好清理一番,再尋找一副名人的扇面兒,不賣,留著自己用。

這么一想,心里有了主意,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

“action~”

林劍擰著眉道,“這是汝窯的梅瓶?可不多見啊~”

大姐喜笑顏開,“就喜歡跟你們這些懂行的做生意,沒錯兒,正是汝窯的梅瓶,怎么樣?好東西吧?”

“真不錯~”林劍附和了一聲~

大姐笑的更開心了,“姐還能騙你不成~”

“但我在朋友那見過一件兒一模一樣的~”林劍不動聲色的嘀咕了一句。

“什么?”大姐很‘意外’的樣子。

林劍覺得好笑,這大姐演技也不錯啊,明知道是假的,還搞出一副吃驚的樣子,略顯浮夸。

“你這只瓶子仿的不錯,我喜歡,開個價兒吧,不過丑話說在前頭,您剛才也說的,咱們也算半個同行,這只瓶子呢即便是仿品也不多見,我準備拿回去插花,大姐您也別獅子大開口,給個差不多的價兒,以后還光顧你生意。”

一邊說一邊扇著扇子,就好像那扇子本來就是他的一樣。

“你說是假的就是假的?我還說是真的呢~”大姐臉色突變,準備耍無賴了。

林劍有辦法,“那隨你怎么說,你說真的就是真的吧,反正我買不起,給你添麻煩了,告辭~”

說完就要起身,佯裝要走,不過大姐也是見好就收,“那個大兄弟,別急啊,有話好好說,這樣吧,真假我不知道,我看不好,不過這東西在我手里放了有段日子了,當初收的時候花了我2萬大洋,怎么著也得讓我賺點不是?

4萬怎么樣?同意你就拿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启东市| 靖边县| 博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攀枝花市| 双鸭山市| 临清市| 玉田县| 安图县| 抚远县| 苏尼特右旗| 新兴县| 曲靖市| 称多县| 福州市| 南岸区| 南投县| 兰考县| 双峰县| 满城县| 洛南县| 桂林市| 通化市| 泾源县| 开封县| 津南区| 清镇市| 和林格尔县| 固镇县| 建德市| 交口县| 澄迈县| 衡水市| 蒙阴县| 日喀则市| 厦门市| 社旗县| 肇庆市| 油尖旺区|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