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譚感情,老母親:容多心,兒子:譚有錢,媳婦:花菊,賣蛋婆:賈阿婆,大女兒:譚梧,小女兒:譚柚】
看真實故事品百味人生,這是一個所謂“城里人”過年回農村老家買雞蛋的故事,真真假假皆現實,和和氣氣笑藏刀,不過如此。
每到過年初一十五,在外地工作的人都有回鄉的習慣,家中老人許久未見,回來時便互道想念,這既是團圓,又是了了心愿。
譚家兒子譚有錢在省城這幾年混得還不錯,靠著做木材批發和賣保險賺了一些錢,大小算是個老板。
以前窮日子過多了,現在好不容易賺到了錢,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城里分期買了一套房。交房的那一天還特地叫父母過來慶賀。
老兩口也是高興,來到了省城兒子家里,老兩口記憶中的省城還是三十多年前的模樣,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再見到省城既感嘆又陌生。
省城隔老家并不遠,老兩口早上出發坐車中午便到了兒子家里,兒子雖然一直在省城,但卻很少回家,一年頂多回去一次。
今天聽說兒子買了房,老兩口高興的合不攏嘴,到了兒子家兒子媳婦也是盛情款待。
大女兒譚梧見爺爺奶奶來了,笑盈盈的高興得不得了,小女兒譚柚歪著腦袋,不知道這倆人是誰。
一家六口這還算是熱熱鬧鬧,團圓和氣,媳婦炒了幾個家常小菜,飯桌上其樂融融,有說有笑。
第二天一大早老兩口就說要回去了,兒子媳婦拼命挽留,好不容易來了趟省城,說多玩兩天,好讓兒子媳婦盡盡孝。
老兩口心念家中養的雞鴨無人看管,便執意要走。后來老兩口再也沒有一起去過兒子家里。
今年兒子老早就說要回家過年,老兩口聽到消息高興壞了,早早的種了些蔬菜,養了些雞鴨,準備給過年回家的兒子媳婦過個團圓豐盛的年。
過年如約而至,兒子卻耽擱了,說是要搞什么年會,和“家人們”團圓,兒子說的這些老人根本不懂,老人們只是認為兒子賺錢不容易,過年都還要忙活,也就隨他去了。
后來兒子在年會上哭著喊著說自己的父母多么多么不容易,自己又做了什么去孝順他們,自己這么努力都是為了父母孩子。
說得臺下的眾人淚眼朦朧,紛紛感嘆生活不易,旁邊還有人應和著說:“我們經理可孝順了,什么事情都率先想著父母,做我們經理的父母啊!那可真是享福了!……”
年會開完第二天便是大年三十,兒子譚有錢便帶著老婆孩子去了縣城媳婦娘家。
可誰知剛過完年全國就爆發了病毒性感染,政府宣傳不要聚眾走親。
譚有錢聽說疫情嚴重還死了很多人,搞得他戰戰兢兢,大年初四便連忙帶著家人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的譚有錢始終覺得城里不安全,想回農村老家,于是便打了電話問家里情況。
而家里卻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父親譚感情的姐姐去世了,明天要去送行,雖說政府不允許聚眾,但老人去世,其姊妹親戚走動是難免的,還有更巧的是去世老人兒子一家年前便是從病毒發源地回來的,聽到這里嚇得兒子連忙掛了電話絕口不提此事。
一晃春節到了尾巴,今天是元宵節,因為病毒疫情的原因,聽說各村各鄉封路很嚴重,出入檢查都很仔細,口罩溫度什么的檢查一個都不能少,就連學校為顧及安全都遲遲未開門。
兒子譚有錢在家里憋得發瘋,便尋思著該不該回一趟老家,譚有錢和媳婦花菊商議著該不該回去。
家里的兩位老人接觸過病毒發源地回來的人,現在病毒很厲害搞得人心惶惶,而且潛伏期是半個月。
兒子媳婦從初五到現在都沒有收到家里的消息,心里雖然懸著,但還是覺得應該沒什么事,于是一家人仔細打扮蒙著口罩便驅車回了老家。
老兩口這幾天也是想明白了兒子不回來的原因,雖有些心寒但還是能夠理解,中午做的飯依舊是殺雞殺鴨,蒸煎炒煮樣樣俱全。
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女兒合著老兩口把桌椅碗筷都擺好了,飯也盛好了,便叫父母妹妹來吃飯,眾人圍著桌子坐下了。
老母親連忙招呼:“吃吧!怕是餓壞了。”
這時只見兒子媳婦從一個塑料袋里各自拿出了一副碗筷,而且他們還把身前的兩碗飯端到了一旁,全然不顧父母女兒。
老母親容多心看到這一幕神情暗淡,老父親譚感情卻不高興了:“好害怕我們傳染給你嗎?回趟家還自帶碗筷。”
兒媳婦花菊沒有說話,她撇了一眼丈夫,丈夫譚有錢尷尬的說道:“不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走哪兒都帶碗筷。”
老兩口話不多說,雖是佳肴美味,可現在卻味同嚼臘。
譚有錢一家四口,大女兒獨自吃飯,時常和爺爺奶奶交談兩句,席間與父母沒有半句交談,小女兒卻在父母簇擁之下一會兒碗里就堆成了小山。
席罷了,大女兒陪著爺爺奶奶收拾洗刷,父母陪著小女兒嬉戲打鬧。
待到下午閑談之時,因為不能走親會友,譚有錢便覺無聊,譚有錢拿出手機等待搜索半天,也不見屏幕刷新,農村老家無網無信號,網絡方面自然與城里沒法比,譚有錢一時間更覺得索然無味,歸返之心又添了一分。
此時便聽到花菊說道:“我們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城里那些雞蛋都吃夠了,家里不是養了雞嘛!肯定有不少雞蛋!這可是正宗的土雞蛋,你去問問媽,看看有多少……”
譚有錢覺得媳婦說的有道理,他在城里吃飯都是小心翼翼精挑細選,吃雞蛋要買最貴的“土雞蛋”,吃肉要買最好的“農家豬”,吃菜也要買農村的“農家菜”,反正一切他認為是“農民”賣的東西就都是好東西。
譚有錢聽到雞蛋的事情便來了興致,外面買的吃的喝的他最為不放心。
上次因為在外邊的小餐館里點了兩個菜吃,到了晚上說肚子疼,擔心自己被人毒死,半夜非要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因為著涼了,但他非是不聽,偏要在醫院住兩天院才肯罷休。
如今譚有錢想到家里的土雞蛋就是兩眼放光,他急忙問老母親:“媽,咱家喂的這些雞下了不少蛋吧!城里的那些雞蛋啊……全是飼料雞生的,都沒有營養,吃了還對身體不好……”
老母親一聽便知道是來要雞蛋的:“我們老了!只養了六只雞,三只公的,三只母的,今天還殺了一只公雞,味道怎么樣?”
“那味道當然是好了!城里的那些飼料雞怎么能跟農村的土雞相比呢!……”譚有錢連忙回答道。
老母親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家里就三只母雞,原來每天都還能夠撿一兩個蛋,現在這些雞都是老母雞了不怎么下蛋了,所以家里也沒多少蛋了,今年聽說你要回來就特意給你留了一些。”
說完老母親便起身弓著身子去了臥室,從床下端出來一個小盆兒,小盆兒只有臉面大,下面還鋪著一層米,米上堆著十來個雞蛋,雞蛋上還有污跡。
老母親笑著端著這一小盆雞蛋來到眾人面前,正想說話,突然兒子譚有錢皺著眉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就這么幾個雞蛋嗎?算了!……我們不要了,你們自己留著吃吧!”
媳婦花菊拉了拉譚有錢的衣角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譚有錢這才意識到有不妥,連忙又說道:“媽……你把雞蛋都給我們了你們吃啥呀!再說了,這十來個雞蛋太少了,我都懶得帶。”
花菊聽到譚有錢的話,很不高興地撇開了臉。
“嫌少了你們出去買呀!這周圍這么多人養雞。”老爺子譚感情此時從屋里出來,看見老伴兒手里端著雞蛋盆,便猜到是嫌少了。
“對呀!咱們可以跟周圍的人買啊……”譚有錢說完一拍腦門,又說道:“可是我不知道哪家的雞蛋多啊!爸……你幫我去問問,你就說我要買他們的雞蛋,價格嘛!就十三塊一十怎么樣!……”
老爺子譚感情無奈的搖了搖頭,便拖著腿一瘸一拐的出門給兒子找雞蛋去了。
譚有錢見老父親出門了,老母親也去睡午覺了,便陪著媳婦女兒閑談,后來小女兒調皮不做作業惹怒了譚有錢,夫妻倆就合伙起來教育了一通小女兒。
其間針鋒相對,花樣百出,小女兒大喊大叫竟全然不怕,最后逼得譚有錢拿起藤條在空中揮舞得啪啪作響才把小女兒給馴服,小女兒抹著鼻涕眼淚去做作業去了。
小插曲過后譚有錢覺得實在無聊,于是便帶著媳婦出門壓馬路去了,兒子媳婦出門不久后老父親譚感情便領著山坡上的鄰居賈阿婆來到家里。
賈阿婆手里端著一個搪瓷臉盆,盆里裝滿了雞蛋,大大小小晶瑩剔透,大約有七八十個,賈阿婆端著雞蛋來到大廳門口。
老爺子譚感情出去幫兒子找雞蛋,但說身上沒有帶錢,所以就把這賣蛋的賈阿婆給領了過來。
回來便叫兒子出來買蛋,叫了半天也沒有人答應,最后大女兒跑過來說他們出去了,搞得老爺子譚感情一陣埋怨,便讓賈阿婆先等一等,他去打個電話。
賈阿婆見許久沒有人來,于是就說道:“要不我先回去了,家里還有畜牲要喂,雞蛋就先放您這兒,等您兒子回來清點一下,如果對了,明天我再過來拿錢。”
老爺子譚感情此時正在打電話,電話還沒打通便聽見賈阿婆說把雞蛋放在這兒,老爺子急忙放下電話,說道:“這怎么行,明天又勞煩你跑一趟,你等一等,我馬上給他打電話,讓他趕快回來。”
老爺子打通了電話,狠狠的罵了一頓兒子譚有錢,譚有錢聽了不以為意,接著陪著媳婦不緊不慢的往回走。
賈阿婆拗不過老爺子,便靜靜的等著,可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見人回來,賈阿婆看著自己搪瓷臉盆里面的雞蛋,一個個的晶瑩剔透又大又好看,突然想到昨天老伴兒給自己說的話,她連忙端起搪瓷臉盆,說自己突然想起一事兒先走了,晚一會兒再過來。
后來兒子譚有錢回來問雞蛋,老爺子譚感情說:“等了你半天你不回來,人家里有事先回去了,你就等一等吧!待會人家還要來的,這回別亂跑了……”
兒子譚有錢用詫異的眼神望著老父親說道:“爸,你沒給我買回來呀!我還以為你先把錢給我付了。”
媳婦在一旁偷偷的笑著,拉著譚有錢,讓他不要多嘴,還告訴譚有錢你父親是什么樣你不知道嗎!老爺子譚感情氣急:“你怎么不早說,我還以為你回來付錢呢!”
賈阿婆一回到家里他的老伴兒便指責她做事太馬虎,搞的賈阿婆連忙賠不是。
原來賈阿婆的兒子過幾天要回來,她手里這盆雞蛋是專門給兒子準備的,還有一盆是他們挑剩下之后留著自己吃的。
今天譚老爺子上門買雞蛋,她一時沒有想起來,便順手把精挑細選的那一盆雞蛋給端了出去,幸好遇到買主磨嘰,要不然她就真給別人做了好嫁衣。
到了傍晚的時候,這時天色有些暗了,賈阿婆又端著一個搪瓷臉盆來到了譚老爺子家里。
眾人都圍著看著這一盆雞蛋,老爺子譚感情覺得有些奇怪率先說道:“你這盆雞蛋怎么跟剛才你端過來的有些不一樣啊!”
賈阿婆笑盈盈的回答道:“昨天我老伴兒給我說咱家要孵一批小雞,今天我就給忘了,剛才回去我就撿了一些個頭大的準備留著孵小雞呢!”
老爺子譚感情皺著眉頭沒有說話,兩個孫女倒在旁邊見著了稀奇,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土雞蛋。
此時譚有錢開口說道:“雞蛋大小沒有關系,只要是土雞蛋就行。”賈阿婆連忙接過話:“當然是土雞蛋了,這還有假!我家的這些雞呀!全都是放養的,一點飼料都沒喂。”
既然兒子譚有錢都拍板了,老爺子譚感情也就不再多說了,賈阿婆也覺得差不多了便說道:“這里總共六十三個雞蛋,你們點點。”
此時的兒媳婦開口說話了:“不用點了,都是鄰居。”于是便笑盈盈的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張一百元鈔票遞給了賈阿婆,賈阿婆連忙說道:“不用給錢!要什么錢啊……你們好久沒有回來了就當送給你們的。”
媳婦聽到這話笑得更甚了:“這怎么行,我們怎么能白白要您的雞蛋呢!”于是就出現了一人塞錢,一人推阻的情況,周而復始看著周圍人一愣一愣的。
最后賈阿婆還是接過了錢,但賈阿婆這時才反應過來她沒有帶零錢,便說道:“我身上沒零錢找不開呀!你們有零錢嗎?”
兒媳婦的答案肯定是沒有,但兒媳婦也沒有去問別人,最后譚感情站出來說道:“你有微信嗎?我微信轉給你也可以。”
賈阿婆連手機都沒有,更別說微信了,但是她突然想起來她兒子有微信,便說道:“我沒有微信,我兒子有!”
譚感情故作恍然大悟:“啊~!那這樣,你把你兒子的電話號碼給我,我加他一個微信,到時候我把錢轉給他也一樣,你盡管放心,咱們都是鄰居,況且也沒有多少錢。”
賈阿婆看了看譚老爺子,見譚老爺子不說話,無奈之下她也就只好答應了。
最后賈阿婆一個一個的將雞蛋撿到了老爺子譚感情準備的籃子里面,做完這一切之后,還說以后要買雞蛋再找她,賈阿婆便提著自己的搪瓷臉盆回去了。
剛走沒多久兒媳婦花菊便說道:“快點一點!看雞蛋對不對……”
賈阿婆才回到家里便聽見老伴兒說:“咱家的雞飼料快喂完了,明天上街再買一些,上次就說多買一些你偏不信,又浪費車錢……”
斗羅之靈珠神劍
新書,斗羅之神火軒轅,仙俠三劍中的第三劍已經上線,誠邀各位書友大佬閱覽。少年天麟,攜靈珠神劍武魂,橫穿斗羅大陸,問鼎巔峰。PS:不跟團,不拜大師。PS2:這是主動漫的斗羅同人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實體書已在全網發售。)上古時代,妖族絕跡。近古時代,龍族消失。神道大昌的時代已經如煙,飛劍絕巔的時代終究沉淪……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那埋葬于時間長河里的歷史真相,誰來聆聽?山河千里寫伏尸,乾坤百年描餓虎。天地至公如無情,我有赤心一顆、以巡天!——————歡迎來到,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