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午餐。”
“為什么只有面包?”
“因為經(jīng)濟停滯,我們沒有收入。”秘書一言難盡。
“那我一手經(jīng)營的公司怎么辦?”
“我們被拆分出來的公司,有的只能靠廉價出售汽車,有的到國外銷售,我們的公司經(jīng)費已經(jīng)不能夠跨國了。”
面對著滑鐵盧一般的人生,查理的自負的內(nèi)心備受打擊。
饑民在街頭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著國家和慈善者的援助,這里頭就有查理。
可是排到查理時,食物卻發(fā)完了。
“真的沒有了嗎?”
“沒有了。”援助者無奈地搖了搖頭。
查理悻悻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個踉蹌,撞到了一個人身上。
“是你,保羅?”
眼前的人顯然容光煥發(fā)。
“是我。”
查理想要抽煙,但卻沒有,他難堪極了。
保羅拿出煙遞給他,并點上。
查理遲疑地接過。
“你需要它。”
“怎么樣了?”
“汽車賣不出去,公司破產(chǎn)了。”查理回答道。
“家人呢?”
“家人都還健康,就是缺少食物。”
“你怎么在這里,你不是出國了嗎?”查理問到。
“我到蘇聯(lián)做技術(shù)汽車制造的技術(shù)指導(dǎo),他們還比較落后,我賺了很多錢。”
“這是我們公司的名片,到我這里工作吧。”
“你為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從小精明于利益交際的查理充滿了疑惑。
“我得不到什么,只是你需要一個工作。”
保羅伸出一只手:“握個手吧,我想要的是一份彼此的尊重。”
查理握著這張名片,這張名片有溫度,因為它遞進了查理的心里。
——《給予的溫度》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