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倉頡的反思卡
書名: 爭春秋作者名: 夢芝mz本章字數(shù): 2048字更新時間: 2023-01-09 21:10:24
于是,他派了一支隊伍,護送女節(jié)和玄囂去了江水河畔。江水又名滍水,是今日的沙河,在魯山縣境內。那里地勢偏僻,好在位于軒轅丘和西陵氏部落之間,倒是極安全的一個所在。
軒轅大帝只是要玄囂在那里磨磨性子,養(yǎng)養(yǎng)習性,知道子民的平常生活,而不是奢侈繁華。
幾年后,等玄囂長大一些,臨魁也被他收復了,他這才派人把玄囂和女節(jié)接回去送到大庭氏之墟,讓他在那里娶妻生子。這些都是后話。
且說臨魁自從被軒轅氏發(fā)兵追擊還被瓜分走濁陸之后,心中那個氣呀。但是這個小叔叔的勢力日漸壯大,已經到天下無敵的地步。自己除了茍著還能怎樣呢。
剛開始,他看軒轅大帝將玄囂過繼在女節(jié)名下,是又高興又納悶,高興得是,女節(jié)竟然成為有熊氏部落大公子的母親,那份榮譽是無人能比的。納悶的是,女節(jié)這么年輕,遲早會有自己的孩子呀,怎么嬸嬸嫘妃會把大兒子過繼給她呢?
在女節(jié)帶著玄囂去大庭氏之墟居住的時候,他便想辦法逼問女節(jié)。但女節(jié)都支支吾吾地不告訴他。不過,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在有熊氏部落并沒有拿到影響軒轅大帝決定的話語權。這時,他被軒轅大帝吞并的恐懼感又涌上心頭。
后來,女節(jié)和玄囂突然被送去江水河畔,臨魁得知此事后,并不知道軒轅大帝是要讓培養(yǎng)兒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只以為女節(jié)失寵被貶,一如當年自己的奶奶和爸爸那樣。他心中警鈴大作,他并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在江水河畔那窮鄉(xiāng)僻壤過得怎么樣,而是想到女兒失寵,自己的神農氏部落又要遭殃,畢竟叔叔對天下志在必得,這一點他是比誰都清楚不過的。
為了神農氏部落,他還得想辦法。他想來想去,打,打不過;那就還用女人做禮物吧,畢竟這是最無損失的一招了。女節(jié)失寵,不要緊,他的部落有的是姑娘。
要說,這臨魁和他父親完全不同。他父親擔心部落存亡,就會沉到子民中去,開創(chuàng)技術,提升民意,鍛造實力。但他擔心部落存亡,卻是想用女人聯(lián)姻來解決問題。后世諸多皇帝一遇到戰(zhàn)爭打不過,就改用公主和親這一招,其實就是被臨魁帶壞了這個頭。
鑒于上次做得太明顯,激怒軒轅大帝。這一次,臨魁改變了策略:你軒轅氏不是喜歡有技能的人么,你到處招募的不都是有技能的人么,那好,我就給你準備有技能的人。臨魁于是針對“既要投其所好,又有技能征服人”這兩點去策劃。
且說,時間一晃已經一年。共鼓派人來軒轅丘稟報:“濁陸都邑已經修好,請大王去檢閱。”
軒轅大帝一聽,喜不自禁。當即召集群臣,商議去濁陸的事兒。這一年來,他正和群臣策劃去攻打蚩尤。但風后第一個就反對。他說,時機尚未成熟,且再等一等。軒轅大帝采納了他的建議,所以這一年來有熊氏部落的人們都在休息調養(yǎng)。突然聽說要出遠門,大家也都興致勃勃,紛紛積極呼應。
歧伯、大鴻、風后、力牧自然是要跟隨的。倉頡也站出列來,請命跟隨:“大王,我來這里一年半了,很懷念北方的時光,此次去濁陸會路過我家,我請求跟隨大王。”
軒轅大帝意味深長地看向他:“倉頡,你作檢討了嗎?”
倉頡聞言,臉色嚴肅地道:“大王,臣不覺得自己錯。無可反思。”
“好!好!”軒轅大帝怒極反笑,“倉頡,你真是膽子大了。我要你來是創(chuàng)造文字,開創(chuàng)子民心智。你這樣做,會誤導子民,引起天下混亂。那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了。”
倉頡到底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據(jù)理力爭:“大王,你也讓我如實記錄發(fā)生的事情。我總不能造假。”
原來,倉頡和沮誦、隸首組成團隊后,集合三人的智慧,將對之前的文字創(chuàng)造迅速融會貫通,不但能夠對各種物品用文字記錄,還能初步記錄事物。于是,軒轅大帝便下旨,讓倉頡編寫記錄有熊氏部落的發(fā)展過程,這也就是后來的歷史。
軒轅大帝要求,一定要準確真實地記錄從他登上首領之位以來發(fā)生的所有事情。
倉頡也領命而為。因為有沮誦和隸首等人做助手,他的工作進展很是順利。截止前幾天,他已經寫到軒轅大帝迎娶女節(jié)為妃。他把寫好的文字呈上給軒轅大帝看,本以為大王會夸贊自己辦事效率高,誰知,大王看了之后,臉黑得像燒透的木炭一樣,讓人心驚肉跳。
因為文字都刻在石板上,軒轅大帝看了后,當即將石板摔在地上,裂成無數(shù)碎片。更是發(fā)出巨響讓人心生驚恐。
這可是有熊氏部落子民第一次看到軒轅大帝如此震怒,平日里的他都是寬宏大度,溫文有禮的。大家都為倉頡氏捏了一把汗,大鴻甚至做好誓死要保護他的準備。
誰知,大王摔了石板后,轉身便出了聚落,只留下面面相覷的群臣和聞聲趕來的嫘妃。
嫘妃不明所以,問倉頡:“你寫了什么?”
倉頡如實回答。
嫘妃沉思良久,然后嘆息道:“這件事情提不得。”
“為什么?”倉頡和群臣都異口同聲地問。
嫘妃道:“”
嫘妃道:“原因有三個。第一,這是大王被臨魁算計了所成的事實,他心里憋悶,第二,大王一直遵循祖訓,不要同宗血親結婚,但是他和女節(jié)的事情破壞了祖訓。第三,他讓你創(chuàng)造文字是要引導后世子民開智明德,不許同宗血親結婚也是他要讓天下子民都遵循的一條規(guī)矩,但現(xiàn)在你這樣記錄,后世子民知道大王自己都沒有遵循,誰還會來遵循這條規(guī)矩呢?”
群臣聞言,原來是這個道理。也難怪大王會暴怒了!畢竟他要立的規(guī)矩卻被他自己破壞,不能服眾了呀!
倉頡搔了搔頭,為難得道:“那我怎么辦?是他要我真實記錄的,我總不好撒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