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到達扶風郡
書名: 復仇寵妃楊玉環作者名: 青木格格本章字數: 1380字更新時間: 2020-03-03 23:32:29
“娘娘,您切莫可再懷念那天子了,那天子,忍心將您殺害,現壽王冒死相救,您不看在與壽王五年夫妻的份上,也要感念這份壽王的心啊。”紫菱見我如此神傷,安慰我。
我立馬腦補著我的歷史知識。
壽王,是名李,單字瑁,歷史上楊玉環的第一任夫君。
據歷史記載,楊玉環出生于書香世家,麗質天生,溫文爾雅,善舞和箜篌,十歲時,父親被冤死獄中,她就被送去了三叔家,長大后,與當時還是太子的李瑁共結連理,二人頗為恩愛,皆因后來當今圣主看上了這廝美人,設計讓楊玉環去了白云寺帶發修行,并褫奪李瑁太子封號,監禁三個月后被封壽王。同年,下令楊玉環任教坊司女教官教人歌舞彈琴,不久后,被納入后宮,賜貴妃位,享受了幾年獨寵,卻在安史之亂中于馬嵬坡被皇帝以白綾賜死。
我嘆了一口氣,這是一段后人都詬病的歷史記載,可憐的楊貴妃啊,我現在要代你重活一次,這次,我會活出一個不一樣的你,還會被后人稱頌的楊玉環。
“沒事,我是怎么活下來的?”我抹了抹淚向紫菱問道。
見我無恙,紫菱便將事情的始末說與我聽。
原來,壽王一直深愛并顧念著楊玉環,在逃亡蜀都的路上,太上皇被迫賜了楊玉環白綾,壽王早就知道會有此事發生,早早的就做了安排。
那一夜,楊貴妃被賜白綾,以高力士和高力勤兄弟和手下幾個太監拖至梨花樹下,遲遲不愿自縊,高力勤趁亂喂給了楊玉環一顆藥丸,幾經周折把貴妃自縊在了梨花樹上。
貴妃被確定已無生還可能后,皇帝帶著將士們繼續趕路,只留下了高力士的弟弟高力勤為已故的楊玉環挖土埋葬,高力勤又掏出一顆藥丸喂于貴妃所服,救走了楊玉環。
原來,是這個情根深重的壽王救了楊玉環,而那藥,能讓活人呼吸,脈搏驟然停止而不死,以此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既然我還能活生生的坐在這里,那就是楊玉環是真的已經死了,而活下來的不過是魂穿的我咯?
我欣慰的看著這個名喚紫菱的丫鬟,如此忠心,又有壽王的庇護,想必以后的路會好走些。
行至扶風郡的途中,所到之處哀鴻遍野,滿目瘡痍,寸草不生,有人賣孩子只為換一把米下鍋,有人帶著一家老小只能餓死街頭,更有人為了一口吃的偷了藥毒死自己的妻子。如此可知,身在這衰敗唐朝的百姓們是很難在這水深火熱之中生存下來的,我不寒而栗。
三日后,我們順利到達扶風郡。
這三日,紫菱這丫頭倒是貼心得很,在這兵荒馬亂的唐朝,免不了風餐露宿,依然盡著本分不辭勞苦的照顧我的起居,二總管高力勤也是對我恭敬有禮,這讓我身在猶如荒島求生的環境中卻得到了帝王般的待遇。
行至扶風郡城門,車外傳來馬廝聲,馬車突然停下,高力勤下車,正在與人談話。
那人一身戎裝,金盔鐵甲,威武不凡,后面的小兵通報此人是壽王身邊的參軍。
“趙參軍,請策馬回去告訴壽王殿下,墨氏娘子送到,即刻到達驛站。”我從依稀可見的窗簾縫中見到高力勤對那馬上威武的人道明來意。
參軍應了一聲與我們的馬車并排而行,繼續前進。
進城后,環境比來時的情景稍微好了一些,至少難民還不多,街上也有人供食,還有侍衛在派粥,盡是一片和諧之象。
不久后,馬車行至一間客棧,名為‘卿悅客棧’,名字很是悅耳。
客棧前的招牌布條已經殘舊破敗,僅靠著沒被砍斷的一小節木頭支撐著在風中搖搖欲墜。大門上砍刀的痕跡斑駁,想必這家客棧在之前戰亂中受了極刑,也見證著唐朝的歷史。
高力勤上前通報。
門開了,紫菱攙扶著我下了馬車,出現了一位身著青色幞頭袍衫裝扮的高大男人,滿臉滄桑,腰間別了個墨綠色玉佩,刻有“瑁”字,后面跟著幾個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