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荔枝傳言

森林盡頭,懸崖瀑布邊。

天亮后的這里云霧環(huán)繞,青山落在瀑布兩旁,鳥聲環(huán)繞,綠樹成蔭。

清晨的柔光從高空照射下來,竟襯得此處猶如人間仙境一般。

我的腿因為受傷不能動彈而和紫菱二人在此地待了一夜。

如此情景,我和紫菱并坐在一起,因為這一夜的照顧和關(guān)懷,我把她當做親人一般對待,叫她沒人的時候就不要再行那些繁文縟節(jié)。

我告訴她,我們都是大唐的子民,腳踏同一塊土地,頭頂同一片藍天,只需把我當做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王妃娘娘。

因為那身份,讓我覺得有些不自在的同時還會顯得與人不善。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

紫菱看我如此和善,對我好感又多了幾分。

畢竟身在古代,還是盛世唐朝,這些繁文縟節(jié)無論身在何方,與何人一處,都是需要禮節(jié)的。

而不是像我這樣,“無視”這些祖輩流傳下來的規(guī)矩。

自是我已經(jīng)發(fā)話叫她不要拘禮,她也是別扭的坐在我身邊離得很遠,空隙大得還能坐下兩個人。

見她如此,我輕聲笑了笑。

便興致勃勃與她講起了我家鄉(xiāng)的景致。

“紫菱,你知道嗎,小時候我的家鄉(xiāng)也是很美的,清澈的小溪,各種花鳥蟲魚應有盡有,可是后來因為人類的過度開發(fā),導致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大自然遭到了污染,也加速了人類生病的概率,從那以后,我再也沒見到過如夢如幻的美景?!?

我有些遺憾的眨巴著眼睛訴說著紫菱聽不懂的話語,根本就沒看到紫菱那詫異的眼神。

只以為她在一旁靜靜聆聽。

“紫菱啊,你知道嗎?我的家鄉(xiāng)是農(nóng)村的,我生來就不被看好,嫌棄我是個女兒,家里的哥哥嬸嬸也對我很是不好,有一次,我去鄰居家抓了只剛敷出來的小雞,我教它叫我姐姐,可是它就是不聽,你猜最后怎么著?!?

“唔,不知道”

我轉(zhuǎn)頭興奮的看向紫菱,只見紫菱使勁的甩頭。

“就知道你不知道,哈哈哈哈哈?!?

我哈哈大笑,完全不顧自己身在古代還是王妃娘娘的身份,自顧自的拍起手來。

也在她面前展示著另一個我。

“我告訴你,它不叫我姐姐,我就把它的毛扒光了掛樹上,結(jié)果被凍死了?!?

我笑快笑到岔氣了。

但是紫菱那尷尬又迷惑的眼神看得我實在不好意思。

我向她擺擺手,告訴她聽不懂沒關(guān)系。

可在紫菱心中并不是這么想的。

雖然她聽不懂我說的話,但眼前的我倒是讓她刮目相看。

在她入宮之前,她所聽到的有關(guān)楊玉環(huán)的事情是則是嬌縱自私,并寵冠后宮,無人能及。

連皇帝也不能拿她怎樣。

此名聲是由荔枝事件而起。

貴妃喜食水果,尤其是荔枝。

有一年夏天,朝盛國向大唐進貢了一批新鮮的荔枝。

為了能讓大唐皇帝李隆基早日與他們結(jié)盟,僅是在荔枝進貢途中日夜兼程,就累死了十個士兵。

因此物甚是稀罕,在朝盛國,也只有達官貴族才得機會看一眼,也不能買,因為是要進貢給大唐皇帝的,還因為他們那里的達官貴族只不過是比長安的百姓生活得好一點的縣令而已。

如此這般,在長安,尋常百姓人家更是不得見。

就連這荔枝究竟長得什么樣子,窮人家也只是聽說的。

而如此珍貴的荔枝,只有長安皇室中人才能享用,或是賜給勞苦功高的朝廷重臣以作鼓勵。

后來聽聞貴妃楊玉環(huán)食用荔枝以后對此味道戀戀不忘,便向皇帝提出讓朝盛國再次進貢的主意。

朝盛國得此消息,不知如何是好,荔枝只種一季,這年的全部荔枝已經(jīng)全部進貢大唐,如今還要再次進貢,卻是不可能的,只能等來年進貢,特派出使者來大唐跟皇帝說明情況。

誰知,當使者把國主書信面呈天子后,此年沒有荔枝進貢的事情立馬傳到了楊玉環(huán)的耳朵里,為此,楊玉環(huán)七日對皇帝閉門不見。

并且言明若是沒有荔枝,此生活著也是枉然。

皇帝無奈,只得書信回復朝盛國國主,要求他們再種出一次荔枝來,如果能夠種出來,就與之結(jié)盟。

要知道,這荔枝,可是一年只能種一季的水果,它的甘香芳甜,與夏日的天氣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若是重新種植,也會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即使人力物力得到解決,也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會影響這荔枝的口感。

此話一傳到李隆基的耳中,如此這般,確實是食不到這般美味了。

下朝后便到后宮安慰楊玉環(huán)等待朝盛國來年進貢再食。

可楊玉環(huán)被皇帝寵壞了,哪聽得這般話,雖沒再開口反駁,卻還是假意迎合答應了。

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楊玉環(huán)郁郁寡歡,也不再跳神采飛揚的舞姿來取悅皇帝,臉色變得黯淡無光,身子也消瘦了些。

就連被皇帝寵幸時,也沒有絲毫興致。

皇帝李隆基見貴妃如此這般日漸消瘦,昔日的笑容也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臉上,心中苦惱不已,知道她是因為想吃荔枝導致的緣故。

問及楊玉環(huán)何苦如此,楊玉環(huán)只道“奴家只是想吃那荔枝而已,就算是冬天,也得把它種出來獻給大唐不是?”

就憑著這一句話,皇帝苦思冥想了許久。

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半月后,一沓兩國結(jié)盟書傳到了朝盛國國主的手中。

書中言明,種植過程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由大唐支出,并派去幾位位天文星宿占卜先生和諸多農(nóng)業(yè)老者前去相助,務必使種出的荔枝如同盛夏時那甘甜的美味。

還言待收成之日,所得荔枝必須悉數(shù)進貢。

朝盛國來使需拿著結(jié)盟書來大唐蓋上玉璽,結(jié)盟書正式生效。

書信最后還言明如果不能成功種植,朝盛國將向大唐進獻良駒百匹,絲帛千匹,玉帛萬只。

如此利弊明確,朝盛國國主豈能不知曉其中的奧妙,若是種的好,就能與大唐結(jié)盟,自是能夠得到大唐的庇佑。

反之,若是種不成,光是這進獻的三樣物品,就足夠朝盛國吃夠苦頭。

在那個時候,朝盛國沒有結(jié)盟的領(lǐng)土,是個小國,領(lǐng)土不大,產(chǎn)物又少,但春日有著得天獨厚的種植荔枝的條件,種出的荔枝鮮嫩多汁又美味。

而大唐所述的這三樣東西價值連城,所以,朝盛國是沒法進獻這三樣東西的。

但好歹臨近大唐,與之結(jié)盟,就是于國最好的盔甲武器,外族也不敢前來挑釁。

種出來,有一個保護傘可以倚靠,種不出來,面臨的就是朝盛國即刻被大唐攻陷。

于是,朝盛國國主答應了此事。

開工后,朝盛國國主親自監(jiān)督,嚴格把關(guān),與工匠們付出了諸多心血,終于,在寒冬來臨之前將荔枝種了出來。

使者趕緊帶著那結(jié)盟書乘船奔赴大唐。

而荔枝則由士兵八百里加急送去長安。

跟夏時一樣,這次遠赴大唐進獻荔枝的士兵累死了十幾個,才得以三日之內(nèi)將新鮮的荔枝奉獻于大唐金鑾殿。

見這幾筐荔枝立于朝堂,芳香撲鼻,皇帝面不改色,威嚴不已,但內(nèi)心卻是十分歡喜。

那新鮮的荔枝隨風飄香,朝上的大臣們都露出狂喜之色,心里暗自揣測著皇帝將會把荔枝賜給哪些大臣。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到下朝,就是不見皇帝賞賜。

之后,便差人將兩筐荔枝抬于皇后宮中與眾妃嬪分食,把剩下的荔枝全部抬進了楊玉環(huán)所在的華清宮。

這下可把在御花園賞荷的楊玉環(huán)樂壞了,按捺住內(nèi)心的欣喜之色,回到華清宮見皇帝早已等候在此。

眼瞅著那幾筐鮮紅的荔枝,香氣撲鼻,楊玉環(huán)特意遣散眾人,愁眉舒展,與皇帝眉開眼笑,于湯池享用,皇帝還親自給她剝好喂食。

楊玉環(huán)恢復了往日的神采,也讓朝盛國與大唐的結(jié)盟正式生效。

這件事后來被后宮傳言到民間,說后宮楊玉環(huán)勞民傷財,動用一個國家種植荔枝不說,還累死十數(shù)個送荔枝的士兵。

后來,民間就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話。

由此可見,楊玉環(huán)當時是寵冠六宮,地位僅次于皇后,但為一己之私實在太過奢侈。

有心的大臣看到楊玉環(huán)如此得寵,便經(jīng)常約哥哥楊國忠去府中做客,以貴妃娘娘做靠山。

當時的楊國忠侍奉在君側(cè),也撈了不少好處。

而后,楊國忠拿著這筆好處在長安城東街買了一座大宅,此處大宅有帝王之命,被他以萬兩黃金買下。

自此,楊國忠每天下朝后,這座大宅便成了楊國忠與眾大臣共同籌謀的秘處,且只在晚上進行。

而他的飲食起居,可與李隆基相比。

也是從那時候起,楊國忠借著楊玉環(huán)在后宮的地位,做了不少壞事,必要的時候,楊玉環(huán)會親自秘密處理這位哥哥犯下的錯事。

此傳言,發(fā)生在安祿山起兵造反前,不知今日的楊玉環(huán)又為何是如此呢?

紫菱不解,如果傳言是真,眼前的楊玉環(huán)似是潔白無瑕,有著那不為人知的天真一面,這是在壽王殿下面前所沒有的。

也許,傳言不可信,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楊玉環(huán),只是在后宮,她背負了太多的榮寵,遭人嫉妒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浮梁县| 沙田区| 汤阴县| 庆阳市| 兴城市| 治县。| 仪陇县| 德令哈市| 龙门县| 曲松县| 贵定县| 呼图壁县| 新丰县| 普定县| 山阳县| 乐山市| 山东省| 聂荣县| 郓城县| 临桂县| 永登县| 盐池县| 榕江县| 邓州市| 高安市| 井冈山市| 鹤壁市| 武功县| 永和县| 蒲江县| 大城县| 湘潭县| 当阳市| 钟祥市| 巴塘县| 咸阳市| 宁波市| 正宁县| 开远市|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