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源,既然是矛盾源,那就必定會有矛盾產生!這就好比老板對經理,經理對工人,家長對孩子等等!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極限。有沒有人沒有脾氣的?有!死人就沒有脾氣了!因為他們連出氣吸氣的權利都沒有了,哪來的脾氣?如果真有鬼魂一說,就另當別論了!
劉備帶著大軍剛剛到巴東,就聽到了龐統傳來的惡耗!劉備當即就拔出了寶劍,大喝道:“弟兄們!劉璋無義,私自殘殺我軍軍師!如此小人,隨吾殺啊!”
劉備一開口,諸葛亮立即跑了過來,一抱拳道:“主公!我軍剛剛入川,如此行事,怕多有不妥之處啊?如若成功了還好!萬一失敗了,以后我軍就……”
諸葛亮雖然不敢死諫,但也是轉彎拐角地把事情向劉備表明了!可劉備卻不想再聽了,一心只想著幫龐統報仇,劉備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鄭重地說:“軍師!士元雖剛剛才投我軍,然士元已經入備之營,入我營者即是備之弟兄也!士元雖是我軍信使之名,現卻遭此大難。讓備于心何安呼?尚若有朝一日,軍師也遭歹人所害,備依然無動于衷,讓備如何不讓軍中弟兄心寒呼?”
聽到劉備這樣子說,諸葛亮最終也點了點頭,同意了劉備攻川的意見!雖然劉備的一番話說得士卒們熱血沸騰,諸葛亮和無名也從劉備的話中得到了該得到的信息。最終,無名也沒有繼續開口勸說劉備。為什么無名和諸葛亮不繼續勸劉備呢?其實他們心中也明白了兩件事:其一,龐統身為謀士,他不可能這么輕易就被殺死,謀士是用腦子的,武力幾乎是沒有的!但很多時候,謀士對危險的意識卻比普通士卒都要高出幾分。為什么這么說呢?打仗估計很多人都看過,大大小小的戰役無一沒有例外。你見過軍師沖鋒陷陣的嗎?或許你見過主將以身犯險的,但絕對沒有軍師會沖到最前面去的!那么軍師一般會站在什么位置?要么站在中軍的位置里,也就是隊伍正中央。又或者站在最靠后的位置!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可以對戰場的敵我雙方的戰局進行一個評估,需不需要增緩?需不需要改變策略等?中軍就像臺風的風眼一樣,必須要安靜!第二、即使真的打了敗仗,也至少可以把命給保住。所以,軍師一般不容易死掉!第二件事就可以聯系到龐統為什么要被動自殺呢?其實還是為了劉備!劉備是以仁義之名出身,他的名號絕對不可經易放棄掉。但如果劉備與劉璋同存,兩虎相爭,必然是曹操得利!現在龐統已經給劉備開出了條件,劉備再傻也明白自己要怎么做了!
聰明的人做事一般不容易理解。即使是死,也會給人留下謎一樣的局!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這個局只有劉備軍看得懂,但劉璋卻看不明白!因為他只沉倫在殺死龐統的責任里無法自拔!可實際情況呢?其實劉備是真沒有看懂龐統的死因!而諸葛亮和無名卻也以為他知道了!這誤解可真得深不見底啊!
劉備是怎么想的呢?我們打個比方吧!某天,我們獲得了一個難得的假期,我們會怎么過呢?有些人會出去玩一會,有些人會把自己錯過的東西補一補,例如漫畫、動漫、綜藝等等!而有些人會玩一天的游戲!我們重點來說說玩一天游戲的這類人吧!好不容易有時間可以好好玩玩自己的游戲了。自己用滿腔的熱情做好了準備好好上上分,可結果一上來就給你來了一波三連敗!沒事!只是隊友太菜了,繼續努力應該可以打回來的!可結果就是:四連敗、五連敗、六連敗,直到十連敗!你會怎么辦?手機還要不要?不要的話送給袋子吧?無論什么樣的手機,袋子都可以接受的!
脾氣再好的人,也會有自己的極限!而劉備就是這樣想的!才誤打誤撞“理解”到龐統的用意!為什么劉備會這樣想呢?其實劉備心中是這樣想的:自己出身跟曹操差不多,但卻處處受制于曹操。自己打了無數的敗仗,可以理解為沒有謀士。現在謀士有了,卻從來沒有在曹操面前占過便宜,依然是毛也沒有撈到一條!最成功的一次就是在安門山前擊敗了藏霸而已,可最終一個人口沒得,一塊地方也沒占到!好不容易讓劉表收留了自己,然而也只過了幾年平淡無奇的安穩生活!這種生活并不是劉備真正想過的。劉表一死,曹操的大軍就立刻來了!原本諸葛亮勸他拿下荊州自保的,可這仁義之名自己又舍不得放下!最終被趙云打了一個全軍覆沒!又逃到了江夏!雖然跟江東結盟了,計劃也已經訂好了。可大戰還沒有開始,自己又是逃出江夏向西川而去!去就去吧!可剛剛才跑到麥城,曹操的大軍就追來了!連自己的二弟也折在了麥城前。這事也算了!自己的二弟也算是死得其所,物有所值了!可剛剛一進川,剛剛走進大門就傳來自己家的軍師龐統被殺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生出事端,立馬就讓劉備的內心開始崩潰了!既然上蒼給了我這樣的機會,又給了這么好的出身,為什么還要讓我處處受制于人?為什么要這樣對我?如果覺得我不行就直接告訴我!為何要這樣折磨我?為什么?以其這樣坐已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都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已經只有這么一處安身之所了,還要TM什么狗屁仁義!老子拼了!
所以,諸葛亮和無名以為劉備明白了龐統的犧牲,給劉備換來了明正言順攻取西川的機會。劉備卻以為諸葛亮和無名也跟他一樣已經崩潰了,也決定了要打這最后的一仗!主從雙方都沒有理解到對方真正的意思,但結果卻意見出奇的達成了一致!于是,劉備帶領著十二萬人馬向著巴郡而去。劉璋一聽劉備領軍而來,當下就慌了,又把張松、張達和法正等人叫來相商……
江東柴桑孫府內!
呂蒙正哭喪著一張臉來到孫府,可一到孫府,呂蒙心中就生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呂蒙立即加快了腳步向府內沖去。正當他來到大廳之時,正好就看到了孫權拔劍自殺的一幕!呂蒙二話不說就沖了上去,一把捉住寶劍,用力一甩,喘著大氣問道:“主公!這是何意?”
孫策的寶劍被呂蒙甩了出去后,整個人都癱坐在地上痛哭道:“權愧對孫家,愧對江東兒郎!”
呂蒙趕忙扶起孫權坐回主位上,跪下一抱拳道:“主公,江東還沒有敗,請主公聽蒙一言!”
孫策一聽立即睜大了眼睛,詢問道:“子明,如今局勢還有何法可破呼?請子明快快教權也!”
呂蒙再一抱拳道:“主公!大都督出征之前命屬下,如若天亮之時還未收到大都督傳來的捷報,即可前來找主公,帶領主公去一個地方,周將軍就在那等侯著主公了。等主公到了周將軍處,周將軍自然會帶領主公扭轉敗局也!”
孫權一聽,趕忙皺了皺眉頭來,詢問道:“子明所言當真?”
呂蒙再一抱拳道,堅定地回答道:“如此大戰,江東全員參與,為何偏偏不見周幼平將軍參戰,主公不覺得奇怪嗎?”
孫權再細細想了一下,的確是這樣的!周瑜幾乎是舉江東所有兵力去攻打曹操,卻獨獨沒有把周泰安排在內,這本身就是有很大的問題!周泰雖說不是江東的核心人物,但絕對算得上是周瑜的大將之一。卻沒有被安排在赤壁一戰,果然周瑜是留了后手的!
于是,孫權也漸漸把自殺的心給收了回來,準備用周瑜的辦法做最后的掙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