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你了,一直都在
秦先生出差,我一個人在家。第二天他打電話給我,說要再過幾天才回來,時間不確定,到時候回來就不要去接他了。
一個星期后,我又接到秦先生的電話。
那時候我正下班回家,無所事事就在追劇。
接聽,秦先生問我:“在家嗎?”
我:“嗯。你什么時候回來?”
秦先生奇怪的停頓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可能還要過幾天。”
心里有點失落,忽然聽到他那邊有車輛的鳴笛聲,問:
“你現在在哪,怎么有車的鳴笛?”
秦先生立馬回:
“我去買夜宵。你想吃什么?”
我下意識就回答了想吃的。
然后反應過來,而且總覺得哪里不對,“奇怪,你問我想吃什么干什么?”
秦先生欠揍地回了句:“幫你吃。”
掛斷電話。
過了不久,秦先生發了幾張夜宵的圖片給我。那時候我的注意力全在夜宵上,沒有注意到包裝盒上的圖標。
秦先生把照片又撤回。
我正覺得奇怪,秦先生就打電話過來:
“下樓來拿你的夜宵,東西多我拿不上去。”
我保證那時候的我,拿出了運動會上百米沖刺的態度,飛奔下樓,看到了在車邊等我的秦先生。
秦先生展開雙臂,我跑到他身邊穩穩停下,問:“我的夜宵呢?”
秦先生尷尬的收回手,汕汕然轉身拿東西。
我從后面抱住他,“下次不要再騙我了。”促不及防的一抱,讓他有微微的一僵,然后把夜宵遞給我,輕聲地回:“嗯。”
小林日記:
許久不見,說的不必是“我想你了”,不需要過多的浪漫和甜言蜜語,不用偶像劇般的劇情。只要愛的人在身邊,柴米油鹽、細水長流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因為在我們的世界里,我們就是主角。
(2)第一次見面
婚禮的前一天,我和秦先生被幾個朋友帶出去聚會。朋友說要測我們倆的默契度,快問快答,都是一些普通的問題。
直到被問:和對方第一次見面是什么時候?我和秦先生答案不統一。
在我的印象中,和秦先生正式見面認識是換位置之后。
剛說完,秦先生淡淡的說了句:“不是。”朋友齊齊把目光轉向秦先生。
然后我就知道了,在秦先生印象里,我們的第一次的見面。
快入初中的前一個暑假,早上被我媽派出去買早餐,坐公交的時候在車上看到一個小偷手伸進一個阿姨的包。
我漫步經心走到他們身邊,然后問阿姨借電話,阿姨就要去翻包。
在等待中的人總會被一些事情吸引,就算是一件小事,也有不少人投來目光。
小偷自然而然不再動手。
我把手機歸回阿姨的時候,悄悄告訴她“小心小偷”。
阿姨先是驚訝然后感激的看了我一眼。
秦先生問我:“你那時候不怕小偷會認為你壞他事報復你?”
我:“當然怕,所以后來我就去騎自行車上學,有一回車壞了,我干脆走回家。”
秦先生無奈扶額:
“你一有事就往上沖,不是告訴過別逞強嗎?”
我心虛地笑了笑,一邊應和,最后小聲道:“下次還敢。”
秦先生聽到了,敲我頭:
“就算有,我也會在你身邊。我們想好了最佳解決方案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