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勃朗寧
- 鎖煙濃
- 里音
- 4039字
- 2023-09-09 18:35:02
海力布的故事講完了,他們也來到了驛館門口,綠冬聽故事聽得入神,這時,看著熙熙攘攘出入的人們,才又有些緊張起來,不覺跟皇妃對視了一眼。
“跟著我來?!比首右凰ε垴?,背負著雙手率先上了臺階。他既然答應了綠冬,自然是要一馬當先負起保護她們的責任來的。按說三皇子也是一個保守的人,不相信皇妃能聽得懂洋鬼子的鳥語,可他這個皇嫂身上發生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了,讓他又不由得不信。再加上綠冬說的,萬一呢?是啊?萬一要真有此事,父皇被人謀害,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跟那樣一個結果比起來,帶皇妃和綠冬潛入驛館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就算被人知道了,也不過被罵一句有傷風化,無礙社稷安危。
“呦?皇子回來了?”站門的伙計看見三皇子忙躬身問道。
三皇子也不答話,只蹬蹬蹬的上樓。皇妃擔心綠冬,把她推在自己前面,兩個人跟著三皇子上了樓?;镉媯円膊]有多問。
進了三皇子的房間,三個人都長出了一口氣。綠冬正要開口,卻被皇妃“噓!”的一聲止住了,皇妃一招手,讓三皇子和綠冬跟她來到門前。三皇子所在的是驛館的三樓,僻靜,視野也開闊,因此房價也要貴一些。一般都是給一些帶家眷的,或者是有錢有勢的人預備的。所以洋鬼子們也是被安排在這一層。洋鬼子住了這么久,已經了解了周圍的環境,確信無疑的知道沒有人能聽得懂他們說話,因此,說說笑笑肆無忌憚。綠冬和三皇子都緊盯著皇妃,等她翻譯洋鬼子們說的話,皇妃卻只是豎耳聽著一言不發。
“他們都說些什么呀?”綠冬忍不住拉了拉皇妃的衣袖問道。
皇妃只一伸手讓綠冬收聲,又聽了一會兒,才走回里面說道:“房間里現在一共有五個人,一個叫比列佛,一個叫鮑曼,一個叫查……”
“哎呀!我是問你他們在說什么!有沒有說到圣上?”綠冬急道。
皇妃笑,“你以為他們就等著我們來了,才說出他們的計劃嗎?得多聽,分析,從中得出結論?!?
“我先出去看看他們是不是有五個人。”三皇子說著起身就向外走。
“你要小心!”綠冬在身后叫道。
“哎呀放心啦!”皇妃拉住她笑道,“三皇子又不是第一天住到這里來,洋鬼子們早就認住他了?!?
不一會兒,應皇子端著一個水壺進來,說道:“果真是有五個人。你說的那個比列佛,就是那個長著大胡子的胖子……”
皇妃打斷三皇子的話說道:“比列佛是不是他們的頭?”
三皇子佩服的點點頭,“你聽出來了?我也看出那個比列佛好像是個頭目,人們有事都回來跟他講。”
“那個鐘離在不在?”綠冬問。
“鐘離肯定不在。”不等三皇子張口,皇妃就說道,“他是翻譯,自然是要跟著辦事的人的?!?
“是的?!比首诱f道,“鐘離一般不在驛館待著,只要有人出去,他必然隨身跟著。”
“那個比列佛住在哪間屋里?”皇妃問。
“就在旁邊這一間?!比首拥馈?
“真是天助我也!”皇妃興奮的一擊掌道。
三皇子看著皇妃這樣,也很高興,跟著笑。
綠冬見此卻大為不滿,故意用挑釁的表情看著三皇子道:“你怎么知道哪個是那個……比列佛?你又聽不懂鳥語!”
“就算是再聽不懂的語言,他的名字也是無需翻譯的。再加上名字出現的頻率要比別的詞高得多。自然是耳熟能詳了。”說到這里,皇妃看著綠冬和三皇子,“綠冬這個問題提的好,正好也給我們提了個醒,以后千萬不能叫我們兩個的名字,不管是三皇子還是我們兩個彼此之間,都不能叫名字,以防他們也耳熟能詳,或者哪天恰好鐘離在,萬一被聽到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綠冬和三皇子都點頭。
這是樓底下傳來一聲高叫:“小二!趕緊上飯!吃完了洋大人還有事情?!?
“鐘離。”三皇子小聲道。
不用他說,皇妃也聽出了鐘離那有點尖細上挑的聲音,她忙又湊到門邊,仔細聽著。鐘離在給洋人匯報著所辦的事情,聽那意思好像是洋人們在外面置了一所宅子,鐘離是出去跟人談價錢去了,皇妃半路聽起來有些費勁,但她還是記住了鐘離說的那個地方。
“鐘離在說什么呀?”綠冬又等不及的問道。
皇妃只得又回到了里面,跟他們說道:“記住這個地方,張家園甲十二號。”
三皇子跟著復述了一遍。
綠冬卻又問道:“這是什么地方呀?跟圣上有關系嗎?”
皇妃忙又噓了一聲。說道:“我也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地方,只是既然鐘離說給洋鬼子聽,那這個地方就必然跟洋鬼子有關?!?
三皇子點點頭,“我記下了。”
一連三天,皇妃和綠冬都是一早跟著三皇子來到驛館,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去。皇妃每天埋頭坐在門前,聽著洋鬼子那邊的動靜,越聽眉頭皺的越緊。
“可是聽到他們有說什么?”三皇子問。
皇妃搖頭。
“那你為何……?”三皇子指了指皇妃道。
皇妃不知道該怎么給三皇子說清楚她心里的那種感覺,……就像你聽了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你也帶好了雨具,可是外面卻是一片風和日麗,你又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又擔心風和日麗眨眼就會演變成疾風暴雨,讓你措手不及。
“他們什么都沒有說?!被叔粗G冬和三皇子,如實說道,“可正因為這樣,反而給我一種感覺,他們已經把一切都部署好了,只等著那一天的到來,所以才會這樣輕松,優哉游哉,”
“???那我們該怎么辦?”綠冬急得直跺腳。
“等。我們能做的只有坐在這里等?!被叔?,“我就不信他們不會露出一絲馬腳?!?
“可萬一此時二皇子已經對圣上動手了呢?”綠冬道。
“不會的?!被叔?,“他們謀害圣上無非就是要讓二皇子篡位。絕不會當著有人的時候對圣上下手的。圣上只要人在宮里就是安全的。”
“對?!比首狱c頭道,“否則二皇子背著弒父謀逆的罪名,如何能登上皇位?就算是強行即位,眾臣也不會信服?!?
這天,綠冬一早出來就怏怏的,待到了驛館,皇妃問起來,綠冬才低頭道,“明日我不能來了。”
“啊?為什么?”皇妃忙問。
“我爹和爺爺說我眼看就要出閣了,不能老在外面亂跑,要我在家學習針織女紅?!本G冬愧疚的看著皇妃,“以后就不能跟你一起出來了?!?
皇妃頹然坐在椅子上。她這些天每天早出晚歸,不在府里也不在店里,哪里都找不到她,府里的人早就議論紛紛。連應皇子和老夫人也是滿腹怨言,只因都知道她是跟著綠冬一起出去的,是以才沒說什么。若以后綠冬不能出來,她還有什么借口出府?就算是能出來,就她一個人,能跟三皇子在這驛館同處一室嗎?怎么辦?她瞬間感到無比灰心。聽了這么多天,洋鬼子們一點口風也不露,到底他們有何打算?是真的想要謀刺圣上嗎?那天她聽到的是真的還是洋鬼子們只是在開玩笑?或者,她那天是真的聽到了嗎?還是她的臆想?或者,只是她的一個夢?皇妃陷入前所未有的自我懷疑之中。越想理出個頭緒,頭腦就越混亂。她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她生平最恨半途而廢,可如今,只怕是不得不放棄了。還是跟往常一樣坐在門口的矮凳上,頭腦卻鈍鈍的,老集中不起注意力來。隔壁比列佛的房間里,幾個洋鬼子在等著比列佛回來。這些個洋鬼子,話語之中處處瞧不起這個地方,唯獨卻對這里的女人情有獨鐘。這才來此兩三個月的功夫,就入鄉隨俗,也學會了狎妓。每天談論的都是樂樂坊的女人。哪家的女人漂亮,哪家的女人風騷,哪個哪個身材好,哪個哪個皮膚好……皇妃每天聽著他們說這些,也把樂樂坊的妓寨了如指掌。那個比列佛更是超凡入圣,因不肯跟人共享,因此給一個相好的女伶贖了身,專門置了所宅子金屋藏嬌。因此夜里都不在驛館,每天皇妃他們都到了,他還沒有回來。皇妃聽著這些,心里更加煩悶,把頭埋在膝蓋上,昏昏欲睡。聽到有腳步聲上來,也沒有理會。這時,她的耳朵里清清楚楚的聽到一個詞:勃朗寧。這個詞的發音是那樣的標準,簡直就跟她在英語四六級考試時聽到的一模一樣?;叔偷靥痤^來,聽到后面繼續說道:“……勃朗寧可是會走火的?!?
“放心。我們這些天每天都在教他射擊,他已經跟你我一樣熟練。”鮑曼說道。
射擊?勃朗寧?槍?!皇妃一個激靈,頓時清醒了。洋鬼子每天都在教人射擊,教誰呢?二皇子?目的是什么?皇妃霍地站了起來。槍在這個時代,那絕對是比任何一個暗器都要隱秘的存在。隱秘,迅疾,精準,殺傷力大。這里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知道有這樣一種武器,刺客只需掏槍瞄準,然后從容射擊。可他們會在哪里實施謀刺呢?手槍再是隱秘,可只要是二皇子親手射擊,必然都會被人發現?;叔τ肿?,想聽洋鬼子后面還說什么,可他們已經轉移話題了。
回去后,皇妃這才把這幾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一一跟應皇子坦白。應皇子一聽,驚的瞪大了眼睛,“你,你怎么能去那種地方?竟然跟洋鬼子同處一地……冰兒你真是太任性妄為了!”
“我是跟綠冬一起去的,又不是就我一個人!”皇妃一梗脖子,小聲說道,“再說了,我要不去,怎么能知道洋鬼子竟然會用槍來進行謀刺?那可是槍哎!瞄準你們你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什么槍?”應皇子道,“可是長槍?我豈會不知。再者,近圣上身者,皆不許帶刀槍,更豈容他行刺。”
“紅纓槍!”皇妃見應皇子如此孤陋寡聞,對槍的認識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不由得大大白了他一眼,才又說道,“只有一個巴掌大小,能撞在衣兜里,離得遠遠的也能射中,而且只要射中了,就必死無疑——這樣的槍你可知道?”
“啊?這豈非是暗器?”應皇子道。“可是在上面煨有劇毒?”
“不,是火藥?!被叔?,“就是你們用來做炮仗的那個東西?!?
“炮仗豈可傷人。”應皇子一笑。
皇妃也跟他說不清楚,只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應皇子雖是那樣說,可畢竟事關圣上,不可大意,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而且皇妃以前所說的,不管再匪夷所思,都在后來得到驗證,他沒理由不相信。只是他們都猜不到對方會選擇在哪里行刺,會是誰來執行。雖然已經知道行刺的主謀是二皇子,可會是二皇子親自動手嗎?就在這時,街面上傳出了鎮國公謀反的謠言。
應皇子晚間回來跟皇妃說起時,仍是抑制不住的一臉震驚。說他敢以性命擔保,鎮國公忠心耿耿,并無二心。說這絕對是有心之人散布出來的?;叔m然并不像應皇子那樣了解鎮國公,可就是從綠冬身上,也大概其能看出其家里的家風。綠冬生在那樣的大貴之家,可身上卻沒有一點驕橫的習性,而是那樣單純善良,能教養出這樣一個好女孩兒的家庭,就是謀反也必然有他的道理。
“……鎮國公如今已是耄耋之年,這個時候說他謀反,真真是荒唐可笑!”應皇子憋了一天了,此時再也按捺不住,在屋子里來回走著,嘴里說道。
“造謠也得有根據吧?不能光上嘴皮兒一碰下嘴皮兒就說人謀反?”皇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