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林徽因:江南煙雨中綻放的水芙蓉(1)

楔子

猶記得,那年春末夏初,西子湖畔的白蓮開得甚是惹人喜愛,朵朵白蓮宛若仙子般,帶著初夏的溫潤,淡雅素凈的,伴著細雨微風輕盈舞動。有人說,生于白蓮初開時節的林徽因,是一朵綻放的白蓮,淡淡的蓮香襲來,惹得心底陣陣漣漪。

一場細雨卷著荷風,把江南染得略顯幾分迷離。杭州陸官巷的林府小院里,青石臺階上冒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青苔,安靜地生長著,那一抹本應充滿生機的綠,在朦朧煙雨中,竟帶著些許的哀傷。

這個季節,很多人都會撐著傘去西湖看荷。粉荷初露,在清澈的湖水上顯出幾分妖嬈。茉莉花開,暗香涌來,在幽幽余香中,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從陸官巷里走出來的素雅的女子,在她一句“人間四月天”中,又有多少人,會舍了粉荷去念一番初夏的白蓮。

一個人,品一盅茶,看一本書,做一簾幽夢,醒來時心間劃過幾分寂寞,臉上顯露一絲惆悵。或許,寂寞總能讓人記住,而歡笑卻容易被遺忘。她是寂寞的,自始至終,哪怕身邊多了些俊彥男子,卻也抹不去她的寂寞。

煙雨中,書卷上,一字一句間,讀的是一份淡淡的憂傷,尋的是一份安寧。夏初的風不帶半絲涼意,吹拂過,翠柳輕搖。青石小巷上傳來腳步聲,一柄久違的油紙傘,遮住了漫天煙雨,掩去了傘下清秀麗人的容貌。屋檐的燕巢里,鉆出一只小燕,努力地發出聲音,企圖惹女子注意,卻怎知,傘過人去。風中小燕無趣地縮進燕巢,雨如珠簾散落在它的巢前。

晴天好日,煙雨散去,獨坐院中,一杯青梅煮的春茗,一紙思念寫下的文字,帶了淡淡的憂傷和無奈。夏去秋來,風漸涼,草木亦有了些倦怠,褪去翠綠的衣衫,如女子深深的情懷。秋日,小燕長大,毅然飛出屋檐下的巢,去尋覓水鄉舊夢,此時,油紙傘佇立在青石臺階旁,帶著一番落寞。

林徽因,這個出生在杭州煙雨中的女子,惹人一番驚艷,卻也讓人無限感嘆,世間女子多寂寞,且如她驚了一泓的春顏,拂了一瞬的秋夢。

在雨霧中的倫敦,浪漫多情的徐志摩為她寫下一首首肺腑情詩,句句令人心悸不已,愛在其中,情意濃濃。這一場空前絕后的愛情,在她全身而退后,只留徐志摩慢慢徘徊在康橋,成了一個解不開的謎。

林徽因,在深深濃情中帶著她獨有的寂寞走出來,安靜地等待著一場舊夢。與梁思成攜手一生,踏過千山萬水,相伴白頭。伴著一場情到深處意更濃的戀愛,隨著一世攜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姻緣,是一段靜望等待的情意。金岳霖,這個對林徽因付了一生的癡情男子,將愛變成隨景度日的執著。

林徽因,卻懂得隨遇而安,當愛情接踵而來時,她不是慌忙無措地選擇,而是短暫思索后抉擇。一個轉身,便是帶著優雅的決絕,仿佛彼此隔世,永不相逢。她的內心擁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平靜,斷不會在紛呈世相中,迷失了自己。

這就是林徽因,一個在沉浮中嘗盡世間人情無奈,卻沒有失掉自己那份純凈淡雅的女子。她如芬芳的清茶,留在每個喜歡著她、愛慕著她的人心中,久久縈繞,余香不散..

林家有女初長成,老宅光陰意難忘

滴滴雨水輕落在濃郁綠意的芭蕉葉上,晶瑩的水珠好似帶著驚喜一躍而起,隨即散落在青石臺階上。屋內人看著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地打落在窗檐上,噼噼啪啪地響。清冷的后院即使已經到了晌午時分,卻還是十分清靜。

何雪媛踮著她的三寸金蓮起了身,走到門前,將杵在門旁邊的油紙傘拿起來,看也不看,順手扔出了門外。被丟棄的油紙傘,在雨中悲涼地任雨打風吹。何雪媛看著地上無助的油紙傘,突然覺得它像極了如今的自己,心里不知道起了些什么思緒,又命人將油紙傘撿回來,繼續杵在門旁邊。

她的脾氣一向是這般難以捉摸,不惹人喜歡,在嘉興何家做姑娘的時候如此,嫁入了林府還是這般一如既往地使性子、耍脾氣,不知悔改。所以,從入門至今,終不得林家老夫人喜愛,最后落得被遣入冷清后院的下場。她被遣入冷院后,不僅不思己過,積極改正,反而越發地無理取鬧、喜怒無常,真是可憐了與她同住的女兒——林徽因。

春意斷了煙雨愁,翠綠拂柳揚喜色,殘月盼來皎月明,拂曉等待晨曦過。語不多,情未了,回首當年,卻還是一番新意入了閨房,只記得,綠蘿裙衫,彩綢襖,處處芳草惹人憐。

想當年,何雪媛在豆蔻年華時,也和別家的女兒一樣,盼著自己有一段令人羨慕的姻緣。做小買賣的何家當時在嘉興也算得上家境殷實,家中的幺妹何雪媛自然是被全家人捧在手心的寶貝。

父母兄長的疼愛與遷就,讓她愈加任性起來,既不愿意讀書寫字,又不愿意做女紅,整日在家無所事事,除了會發小姐脾氣,其余便一無是處。這樣的姑娘在家里的時候,父母尚可容忍,但是嫁到林府去,恐怕就沒那么好過了。

何雪媛嫁到林府后似乎還沒有意識要守規矩、懂婦德,在她心里,嫁入了林府,便是實現了她高攀官宦的美夢。只是她沒想到,入了林府的她,不僅沒有享受到貴為官家夫人的福分,反而飽嘗門不當戶不對的苦果。

行云流水,不道春將暮,百花妖嬈,千草食寒,誰家女子夜低泣,誰家媳婦訴凄苦。見雙燕來時,心有余怒,誰讓它成雙成對入巢穴,誰讓它卿卿我我訴真情。繚亂了心中的煩愁,打碎了一場春夢,如柳絮般,悠悠風里尋不到落腳之處,苦了一片美夢成真的心思。

說起林家,曾經也是福建閩侯林氏望族,但到林孝恂這一代卻淪為布衣,他年輕時已沒有了養尊處優的公子生活,只能給大戶人家做教書先生養家糊口。林夫人游氏出身大戶人家,卻跟著林孝恂一同勤儉持家,她不僅賢良淑德,且女紅了得,還精通古書典籍,又寫得一手好字,與林孝恂夫唱婦隨,夫妻間相濡以沫。

后因林孝恂中了進士,林家有了轉機,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之后林孝恂辭了京官,到了杭州做知府,林家也就成了杭州府的官宦人家。

林長民依父母之意娶了當年指腹為婚的葉氏。葉氏同林夫人一樣出身大戶人家,性情賢淑,入門之后深得游氏喜愛。怎奈葉氏身體孱弱,早早離了人世,林長民才再娶了何雪媛。

何雪媛嫁入林府雖然掛的是繼室之名,卻實為原配。本來是值得慶幸的,可她的性格卻讓這難得的慶幸成了不幸。

何雪媛不僅目不識丁,而且不懂女紅,就連操持家務也不會,不論是學識還是素養,何雪媛與葉氏都有著天壤之別。這樣一來,引得婆母游氏對她十分不滿。更令游氏最反感的是何雪媛不知進取、不思悔改的態度。何雪媛整日埋怨,久而久之,不僅游氏,就連林長民也開始厭煩她了。

本是繁華正廳的夫人,卻淪落到了深院,做了幽怨婦人,小庭院空空,只聽風聲。無奈,夜長人不能寐,夜深人思緒難平,看著院內枯樹度日,這般凄涼怪不得旁人,只因你平庸,性情之差,讓旁人無半分憐惜之心。

雖然婆媳之間因素養懸殊問題生了深深芥蒂,但游氏看在何雪媛能夠為林家傳宗接代的情面上,處處對她有幾分容忍。

何雪媛也因自己能為林家傳宗接代而暗自慶幸,長女林徽因深得林長民喜愛,之后的一男一女也讓林家頗為欣喜。不過,好景不長,一男一女相繼夭折,僅留下長女。祖父林孝恂與祖母游氏再喜歡漂亮乖巧的孫女,也難掩恐斷后之憂。

起初,林家考慮到林長民長年在外,對何雪媛還是容忍半分,沒有考慮添妾之事。只是何雪媛至此再無子嗣,林家不得不為林長民再續一室,爾后,上海女子程桂林嫁入林家。

喜鵲在枝頭漫語,林家上下喜氣洋洋。只是前院歡聲笑語,后院一派凄涼。何雪媛哀怨雙目間,恨意濃濃。鑼鼓聲聲,孩童輕笑,惹得她全身顫抖,再看,卻是淚水漣漣,如串串珠子染濕了衣襟。

新嫁入林家的程桂林雖然也是大字不識的封建女子,但卻不同于何雪媛。她性情溫和,很是乖巧,總是低眉順目地聽從婆母安排,且做得一手好女紅。這樣一來,游氏便對她多了幾分喜愛。

程桂林也爭氣,一連生下幾個兒子,游氏心里甚是高興,自然對這個媳婦整日噓寒問暖。得到婆母喜愛的程桂林既沒有驕傲,也沒有仗著母憑子貴肆意妄為,仍一副乖巧模樣,孝敬長輩,服侍夫君,育養子嗣。

顯然,程桂林讓林長民很是喜愛,所以他一度沉湎于“桂林一枝室”。這讓被林長民冷落在后院的何雪媛更加嫉恨。她不明白與自己出身差不多的程桂林到底好在哪里,憑什么享受萬千寵愛。

何雪媛不停地翻纏這些事,變得越發不可理喻,這讓她本來就壞的脾氣更加無可救藥,只是可憐了當時尚幼的林徽因。

雁去雁來一季春秋,走廊路遙遙,前廳后院兩重天。前廳歡愉,后院沉悶;前廳嬉笑,后院埋怨。前廳熱鬧不過是她人房,后院凄涼卻是自家院。

小小的林徽因踱著步子,走到清冷的后院,一股悲傷由心而起,于是小小的年紀,眉梢間便多了幾分哀愁。雖然林府上下都對何雪媛避之不及,但對于林徽因卻是喜愛不已。

聰穎乖巧的林徽因顯然與她的母親有著天壤之別,她雖然年紀小,性格卻很好,每每遇到程桂林,都會笑意滿滿地喚一聲二娘。程桂林因為生孩子太多,有時無暇騰身照看,年僅八九歲的林徽因,就徹夜守著同父異母的弟妹。

在林長民攜全家遷入天津前,母親游氏去世,時隔一年,父親林孝恂病故。由于林長民長期在北京忙于政事,所以林徽因成了家里的主心骨,這時年僅十二歲的林徽因,稚嫩的肩膀上擔起莫大的責任。而她與父親的交流,僅憑一封封書信,信中林徽因講述家里的情況,問候父親的近況。

這樣的交流最開始是在林徽因七歲那年,當院子里的小孩圍在樹下嬉戲時,林徽因卻要像個大人一樣在前庭后院打點著;當別的女孩兒在母親懷里撒嬌時,她卻看著一臉悲憤的母親,厲聲指責著祖母與二娘,冷冷的語氣和憤怒的表情,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當別人家小孩輕偎在父親身旁訴說時,她卻只能對著冰冷的信箋,一字一句地寫下對父親的思念。

這便是童年的林徽因,小小年紀便領悟愛恨。她愛著她的父親,卻又恨他如此無情地冷落了她的母親;她憐憫她的母親,卻又恨她不求進取、一味痛訴的性情。

后來,林長民一家遷至北京,雖然已經告別了杭州陸官巷的林家府邸,也離開了溫潤愜意的江南,但是伴隨林徽因到北方的,卻還是一言難盡的惆悵與傷感。

剛到北方,就趕上了干燥的秋天,看著枯葉從樹上飛落,這樣的情景在江南是沒有的。枯葉片片落在林徽因腳下,金釵年華的女孩兒輕輕拾起一片,看著枯黃殘缺的葉子,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濃郁憂傷。

秋天的蕭瑟讓林徽因感受到了清冷,當樹木突兀地挺立在街邊深巷時,冬天已然來了。北方的冬天,總讓人打心底生出幾分寒意,萬不像江南的冬天。

雪洋洋灑灑地下起來,不知道第一次見到雪的林徽因有沒有被它的清澈所感動,或許小小的江南女孩銀鈴般的笑聲曾穿破沉沉的天,隨著雪花飄落在她的頭上、衣襟上,或許她會用手接住片片雪花,看它們在手心融化,變成水珠沿著手掌心的紋路跌落,消失不見。

冬天過去,春天已來,大雁從南方又開始陸陸續續地飛回來了,老舊的木門前,埋了一冬的花草也開始舒展著身子。林徽因終于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告別了繁瑣的家務,踏進了學堂,同時也揮別了她的童年。

在北京城里,林徽因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紛繁的古都中,她如彩墨中的一點朱紅,驚艷了整幅濃重的墨筆之作。盡管十四歲的女孩子還談不上風華絕代,但是她俊秀的容貌、玲瓏的性情和那明凈的雙眸,卻不得不讓人迷醉。

一個人,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成為另一個人眼中的風景。邂逅一個人,或許只是擦肩而過的半秒,但是愛一個人,卻需要一生的時間。萍水相逢間的片刻,隨即轉身的瞬間,愛意或許已經蘊藏,只是不曾顯露。

雨潺潺,落入花間,簾外朦朧,看不清水滴點點。春意飄然,闌珊獨在,五更天不寒,唯有思念連連。夢里不知身在何處,是客,遠游了四方,驚醒,那擦肩而過的陌路人竟是夢中的看客。流水潺潺,春花染香,何為姻緣,非是一根紅線牽,不知下次相見,再隔幾春秋。

十四歲的林徽因與十七歲的梁思成,在春天的北京城相遇,很自然地,像久別的老友。當梁思成看到亭亭玉立卻還帶著稚氣的林徽因時,或許有些不自在,而林徽因笑吟吟的小臉上,帶著可愛的小酒窩,她上身著淺色半袖短衫,下身著長度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巧笑嫣然,翩然轉身,宛若小仙子,將身影留給了梁思成。

清新動人的林徽因,似是出水芙蓉,帶著淡淡的清雅,如同絕塵的水中白蓮,將梁思成的心攪起了波瀾。兩個年輕人坐在一起暢談,沒有初次見面的生疏,沒有羞澀的拘謹。

兩人談著北京與江南的不同,聊著滿城飛雪與煙雨迷蒙的迥然,交談中或許也不乏那爽朗輕快的笑聲,第一次的見面,便是這樣美好。不帶有任何的色彩,不帶有任何的拘謹,待到暮色將近,梁思成才依依不舍與林徽因道別,隨著父親梁啟超回家。

春宴散了席,西亭雁去,重重暮色掩了喜悅,淡淡心思染了愉悅。一次相見,是歡笑中的相識,并無少女談悲歡、少年怨離合的多情。畫船畫舫江上游,暮色晨曦天際邊,想來定是有緣人,方才一見如故,言談甚歡。

一面之見,一世之緣,似是被春水浸泡的往事,帶著些微涼,任風吹拂。洗去鉛華,礪盡時光,看煙火紛然,歲月滄桑。初見時的少男少女本無意,怎知多年后卻喜結了天配的姻緣,當然,這是后話。因為,之后,年僅十六歲的林徽因隨著林長民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在那里她與浪漫相遇,或許在那段時間里梁思成也不曾走出過她的思緒,只是淡淡地停留。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蟆)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看似屌絲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江南 36.1萬讀過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马边| 丰镇市| 县级市| 富民县| 龙南县| 托克托县| 青海省| 武陟县| 额济纳旗| 泸定县| 和林格尔县| 城市| 汪清县| 雷州市| 和硕县| 普格县| 丰原市| 许昌市| 阿坝县| 台南市| 襄汾县| 莆田市| 南陵县| 布拖县| 卢龙县| 宜兴市| 辉南县| 红原县| 翁源县| 内黄县| 手机| 郯城县| 焦作市| 遂川县| 徐州市| 高台县| 封丘县| 沈丘县| 横峰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