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美加入姊妹會的事情,要在今天三個家庭的大聚會上,由三姊妹正式舉手表決了。
年后三姊妹家族成員的第一次全面聚會,是在大姐劉桂花家里舉行的。多年來三姐妹家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每年二月底三月初的時候,要挑個閑暇日子,三個家庭的大大小小聚集在一起,吃個熱鬧的開春飯。這頓大鍋飯每年由三姐妹輪流做東,今年是輪到在大姐桂花家來聚餐。
劉桂花的家在黃豆鎮的松樹洼村,距蘭花家約有十五里的路程。相比之下,玲花所在石塘村離桂花的家要更近些,她們之間只有七里地遠。所以當蘭花和王槐林帶著宏樂到達松樹洼的時候,玲花和男人蔣友生都已早早地候在桂花家里了。蔣友生和大姐夫朱傳海坐在門前院場里的一條木板凳上,正抽著煙閑聊。玲花則和桂花則蹲在屋后一角的陰涼處擇菜。
這是農歷三月上旬的一個晴暖的上午。清明節剛過,滿山遍野綠油油的一片。碧綠的麥苗和金黃的油菜花地將村莊圍裹起來,微暖的和風吹來,讓整個松樹洼小村都彌漫著一股松軟而甜潤的氣息。家家戶戶的土墻上,鬧哄哄的蜜蜂撲騰著翅膀在灑滿陽光的墻洞里爬進爬出,麻雀、百靈和灰喜鵲嘰嘰喳喳地在院子竹籬笆上跳來跳去。院角的柳樹下,一只上了年歲的老黃年臥伏在地上半瞇著眼睛磨嘰著牙板反芻,偶爾會打出一個很響的噴嚏,把枝頭的鳥兒們嚇得一陣撲愣愣亂飛。
桂花家的房屋是三間土墻小瓦房,桂花的婆婆帶著大女兒紫紅住在西邊一間,桂花夫婦帶著大兒子青虎、小兒子青虎住在東邊一間,中間一間是招待客人和全家吃飯的堂廳。另外在東邊正房的外側搭了個小披間做廚房。這差不多是這里鄉村人家共同的房型格局。
桂花和玲花在屋后一邊擇著菜,一邊說著去年田里的收成,和一些熟悉的人和事。之后玲花就說到了王順美,說王順美如今享著金德水的福了,她手邊也有了些閑錢。玲花湊近桂花的耳邊輕聲說,順美也想加入姊妹會來著。桂花聽著就說:這順美畢竟是外人啊,怎么能摻和進來呢?
玲花看了看門前說:順美是蘭花的親姑子啊,人也老實可靠。她現在有閑錢,拉她進來,我們相互之間都方便些啊,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了。再說咱們不用也白不用啊。
桂花就笑了:就數你鬼精鬼精的,這姊妹會也是你透露給順美的吧。既然是蘭花的姑子,就看蘭花的意見了,她要是點頭同意了,我也沒啥可說的。
玲花點頭說:嗯,大姐,你只要不反對就行。
姊妹倆接著就說到紫紅的婚事上。這件事才是今天家宴的公開主題。紫紅是桂花的大女兒,十九歲了。紫紅是個特別實誠和單純的姑娘,表面上看起來話語不多,但在鄉村小姐妹中,卻是常有著大膽想法和出格行動的女孩子。紫紅長得還算標致,烏黑的眼睛挺直的鼻梁,鴨蛋形的臉上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一條黑漆漆的大辮子從頸脖拖到了腰間甩來甩去。鄉村的姑娘長大到十八、九歲,就開始有人惦記著提親了。近期就有媒婆陸續上門來找桂花,想聽聽桂花的口風。聽桂花的口氣,她也想早點把紫紅嫁出去,最好是附近的人家,因為紫紅的兩個弟妹還小,紫紅嫁在附近,遇著農忙時女婿家也能有個照應。媒婆來回跑了兩趟,結果朱傳海夫婦就相中了離松樹洼二里地外梅村的一戶大姓人家的男子,也就是松樹洼村書記的小舅子。這人年紀比紫紅大了五歲,但倒也老實本分,做田地里的莊稼活是個好手。桂花和朱傳海商量了下,就把親事應了下來。
紫紅卻不愿意了,她有自己中意的人。說起這個小伙,也和她二姨劉蘭花有點關連,準確地說是和王槐林有親戚關系。他是王槐林同村同族的一個遠房堂侄王延坤。這事王槐林并不知曉,倒是蘭花對紫紅和王延坤的事情有所耳聞。說心里話,王延坤這小伙人還不錯,要模樣有模樣,要文化有文化,還是個高中生。但就是家境太寒酸了,孤兒寡母。蘭花覺得王延坤和紫紅是天生的一對,但又怕她嫁給王延坤會吃一輩子苦。但這事她就也偶爾想想而已,紫紅的婚事她也沒太上心,因為這事畢竟還沒提上姊妹們間的議事日程。她最近聽說紫紅提親了,是個家境殷實的人家,覺得那樣也不錯。至于紫紅和王延坤之間的小緋聞只不過是兩個年青人鬧著玩兒,八字還沒一撇呢,說明不了什么。
今天在來松樹洼的路上,蘭花就和王槐林提起紫紅的婚事了。蘭花說:當家的,咱家今年得準備一份大禮了。
王槐林點點頭說:是呀,紫紅看樣子今年得嫁出去,這份嫁妝得早作準備嘍。
蘭花說:看樣子,今天的午飯上,大姐就會跟咱們提起這門親事。聽說男方是梅村的一戶人家,家里情況不錯,紫紅嫁過去不會吃苦的。說到這里蘭花撲哧一笑說:前陣子我還以為紫紅會嫁到我們芝麻埂,跟我們作鄰居呢。果然年輕人之間鬧著玩,是不能作數的。
王槐林驚訝地問道:嫁到我們村?那是誰啊?
你呀,只知道埋頭干活,啥也不懂。蘭花揶揄著說:是你的大侄子王延坤。
延坤?王槐林愣了一下說:這事兒我真的不知道。
前陣子兩個人好著呢,我也是聽別人說的,現在紫紅已經提親,兩人應該分了吧。蘭花說。
哎呀,延坤真是個好孩子啊,還是個高中生,只可惜被這家庭成分拖累了,誰愿意把閨女嫁到地主分子家啊。王槐林嘆口氣說:雖然現在這地主的帽子摘了,但家里還是寒酸啊,紫紅要是嫁了他家,這日子怕也是難過。
是啊,前陣子眼見他們倆好著,我心里也是為這事愁著呢,我也不希望自己親侄女嫁到芝麻村來受苦啊。蘭花說。
紫紅是在一次鎮上趕集的時候遇見王延坤的。那天,紫紅拿著家里的紅薯到黃豆鎮上去賣,偏偏遇上一個不太識數的鎮上老婆婆。老婆婆手里捏著錢要買紫紅的紅薯。她挑好一堆紅薯交給紫紅稱了,然后兩個人開始算賬。紫紅是讀完小學畢業的,這些賬她還是算得很麻利。但這個老婆婆卻是跟紫紅糾纏起來了。她跟紫紅不停地嘮叨,說是紫紅算得不對,在誆她的錢,急得十八歲的紫紅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紫紅說:老奶奶,這紅薯是三分五錢一斤,一共是十斤二兩,十斤正好三角五分,二兩我就不要錢了,我收你三角五分。
老奶奶說:姑娘,你剛才不是說三分五一斤,一毛錢三斤嘛。三毛五按說你得給我十斤半嘛,所以你還得欠我三兩呢。
紫紅說,老人家,剛才你是要買一毛錢的,我給你三斤,那是一毛五厘,五厘沒法要你的錢啊,所以就算了啊。現在你買了這么多,十斤多呢,我仍然是按三分五厘算的啊,沒誆你的錢。
兩個人在一起爭論著,老人喋喋不休的吵嚷著。紫紅簡直沒有辦法,她著急地想要哭了。
這時候走過來一個白白凈凈的年輕人,他從地上的紅薯堆中拿起一只小的紅薯塞給老人說:老奶奶,你不用吵了,現在夠了吧。
老奶奶滿意地對著年輕的小伙子笑了,直說:這就對了,對了。還是你這個小伙子做事公道。說完就笑著提著紅薯走了。
年輕人又對紫紅說:老人家就是想沾點小便宜嘛,你給她一點好了,自家產的東西,沒必要和她爭論的,你還要繼續賣紅薯呢。
紫紅也笑了,說:是呀,剛才被她一時鬧騰,我就只顧著跟她解釋說理了,沒想到她只是多要個紅薯。
小伙子說:趕緊做生意吧。時間也不早了,從你們松樹洼到鎮上路程也挺遠的,早點賣完早點回去,省得摸黑走夜路啊。
紫紅驚訝地問道:咦,你怎么知道我是松樹洼的呢?我可不認識你呀。
小伙子指著自己的臉說:朱紫紅,你敢說你不認識我?
紫紅睜大眼睛說:是呀,我真的不認識你啊。
小伙子笑了:你以前不是常去芝麻埂你二姨家去玩嘛,對不對?
你知道我二姨劉蘭花?你是?紫紅的臉瞬間紅起來,她真的記不起這個小伙是誰了。
我是你二姨父王槐林的堂侄兒,王延坤啊。
王延坤?哦……,是你呀。紫紅終于想起來了,只是眼前的男孩子變化太大了。
小時候,她到二姨蘭花家去走親戚,經常會遇見他。但幾年不見,他就脫胎換骨長成一個皮膚白皙斯斯文文的小伙子了,以前瘦弱的小男孩已經變成面前的英俊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