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裂解(2):心不在焉與心照不宣
- 焦糖化
- 沈宛璃
- 2335字
- 2020-02-05 12:46:25
好像比之前密切了些,她想。地鐵上挨著坐了一路,聊了家事和父輩的獵奇段子,說過要增進了解。抱歉呢故事不大吸引人,她辜負他冠上的“小說家”稱呼。而他講的是作為技術骨干的父親當年有各種待遇,小時候他跟著蹭吃蹭喝,如今整肅紀律,福利少了許多。正符合大眾對央企的印象嘛。又聊了些緋聞軼事,總助的女朋友會不會是將來的結婚對象云云,怎樣在上海買房,怎樣和上海小姑娘交往。
他們走到地面上去。常熟路,長樂路,巨鹿路,淮海路。濃綠的法國梧桐底下。沒有碰見多少旅游攻略里的店鋪,進了家賣日式紙制燈籠的,她問他薄紙描畫的花紋有設計感嗎。他說街道狹窄不干凈,兩側是破敗的洋房,沒覺得相比老家有何優越之處。她道,這就是所謂的上海風情呀,市井的煙火氣,平庸日常里透露幾許精致和作。這時候他們正好逛到巨鹿路菜市場前面,他不置可否地笑一下。一路上顯現某種心不在焉的認真。
她只當是一場心照不宣的約會,提高親密的程度或許不大習慣。有意無意壓縮兩人并行的空間,過紅綠燈路口,停下腳步蹭到一絲絲衣角。完全是小女孩做派,想想不比“0.2段感情經歷”的男孩子好上多少。沒去揣測他心里作何感想。畢竟說好請她吃晚飯,約了一下午閑逛的時間,那么是會有溫情在的,具備在夏天的溫度里發酵的可能性。
他講有個高中同學也在寫小說,如今已是出過幾本書的知名寫手,似乎創作的是歷史小說,他并未讀過;高中時十分要好的女同學,漸漸就斷了聯系,是他去北京念大學的緣故。好像沒聽說過呢,查查屬于古風言情范疇,有一干粉絲的網絡作家;她說自己唯一有過一則短篇被文學編輯認可,平日成天加班,長篇只能斷斷續續寫——自從春節結束你來上班后,我忙得至今沒碰過稿子。他說哦。右手邊是上海作協,她忘了有沒有和他介紹這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愛神花園,興許只提到來聽過一場講座;門口有《收獲》《萌芽》的牌子,挑中作品的是《收獲》的編輯;中學時期她給新概念作文比賽投過好多次稿。
她說你看我當年特別現實,想著新概念拿個獎能申請名校的自主招生,屢投屢不中,后來更是死了“文學青年能賺錢”這條心,嚴肅文學(何況是寫得不咋地的嚴肅文學)注定成不了大眾讀物。如果考慮以寫作為主業,就需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輸出,最后淪為機械的套路碼字;做不了職業作家,那還是當個工程師吧,專業對口,理性縝密,維持溫飽。她那位高中同學就說她現實,一步一步都在妥帖規劃——雖說最終偏離了原初的理想,得掬一把淚呢;碩士畢業前后的確迷茫困頓。好在如今過得不算太糟,甚至還懷揣著不為名為利的理想主義在寫小說。“為什么要待在這個小池子里”,算是對此問題的再次回答,自以為答得很透徹了。
長樂路口那家冰淇淋店的招牌手寫著“海鹽焦糖味”,她問他要不要點一份。不太想吃,算了吧,你想買的話我等你一會。噢,我不大吃冰品,上回你說過愛吃雪糕冰淇淋嘛。心血來潮的時候想吃,也不是很經常,今天沒什么心情。上周讀了今年零食流行趨勢報告,焦糖類風味的確有躥紅跡象。對了,早上博士找我討論紅棗焦糖,果然我的實驗步驟與其不同,我沒有獲得關鍵數據。是嗎,我們分析過的,博士不給你所有資料,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之后打算怎么做呢。把博士今天告知的幾組實驗條件全都重復做一次。
聊著聊著出現疑似沒話找話延續話題的現象,是他之前與她高中同學的約會翻版?她并不認為需要刻意多說話,但他看上去有必須維持談話的壓力。那就繼續吧,流水賬絮絮記下。街邊倦怠的店鋪,商場里的琳瑯滿目,她端詳一會櫥窗里的水晶高腳杯說蠻喜歡,自動扶梯下行時他說在倫敦和紈绔子弟們一同派對深感格格不入。膨脹扭曲的建筑,談話徐徐流進又流出。此后她憶起給他看過的那篇《Trendy Fragrance》,筆觸所及淮海路金色的環貿iapm,虛像與現實重疊相映。一個隱喻。
是粵菜館。他看著手機地圖的指針停下來。我特意不問吃飯地點,你要帶我去哪兒我就跟著唄。他讓她觀察餐廳的玻璃頂棚,黃昏天光穿過樓宇灑進來,透明幕墻外叢生纖細的竹子;就餐環境很重要呀,他拍攝用圓潤字體印著“一百個小幸福”的菜譜臺歷,她把邊上促銷菜品的銘牌挪到桌角。桃子蘇打原來是桃味果醬兌蘇打水啊。我嘗嘗,他拿自己的吸管撥開她杯子里的青檸片;之前她也這么喝過他的焦糖紅茶拿鐵,不過是在總助的授意下:一點點正宗出品,好好學習口味。點的食物是流沙包、炸兩腸粉、鹵水雙拼和南乳花生豬手,她不記得有沒有吃蝦餃;爆漿榴梿賣光了,他透露一定程度的遺憾。
餐間聊天的內容轉移到高中生活。太過無聊便去參加數學奧賽,拿到省一等獎,班主任忘記告訴他有清華的保送考試,截止期限前三小時忙忙報名填志愿;莫名其妙報了化工系,他說,多達六個志愿只好隨手填了,住校生給家里打電話父親卻忙著應酬,還好沒聽班主任的話報考更為無趣的數理基礎班。哎,你挺有設計天分的,數學物理又好,當時可以報建筑系呀。建筑系貌似是填在了第五還是第六志愿。我倒是很想學建筑,可惜物理太糟,復旦也沒有這個專業。建筑師加班比我們多得多,我一直后悔當時沒把金融填成第一志愿。哈哈我考復旦自主招生的時候第一志愿應用化學,第二志愿生物技術,金融學是最后的第四志愿——就是奔著化學去的。
是啊你一向目標清晰,不像我,大學專業是三個小時匆忙定的,四年渾渾噩噩地學下來了。本科畢業讀一年研,仍舊缺乏職業規劃,英國沒什么機會就回國吧,不想待在重慶也不想去北京忍受糟糕的空氣,那便到上海轉轉,到底頂著海歸清華生的光環。相干不相干的工作都找過,銷售崗位面試過,基金公司投過簡歷,化工相關研發最為對口,或材料或石化或食品領域,顯得念了五年的專業還有點用途。他問她,我剛來的時候,你覺得我會在公司待多久?
她遲疑兩秒答道,一年至一年半吧,大概拿到上海戶口就走。
他說對,我剛來時的確考慮待這么一段時間。但我現在改變想法了,只打算待三個月。
“我要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