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
- 七月
- 3308字
- 2020-01-22 10:50:49
趁還年少氣盛,多努力一些吧
失敗要有,成功也要有。
因為剛上路奮力拼殺的我們,不能一直受挫、失敗,否則自己的自信和抱負,就會慢慢地被全部磨滅。
◎
2015年7月,我入職現在的這家圖書公司,當時職位是中級產品經理。到2017年6月底的時候,我完成了高級產品經理的考核任務,升職做了主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兩年,從中級產品經理到主編,非常辛苦,身心俱疲。
兩年里,整夜整夜地焦慮和失眠。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頭痛欲裂,到凌晨三四點才睡,一大早又起來去公司忙工作,忙得午飯都沒有時間吃,當天下午兩點又趕到西直門見作者,喝了三杯咖啡。當時手機沒電,又打不到車,只好坐地鐵回家。那正是北京夏天最熱的時候,坐在地鐵里,人多,肚子里又沒食物,整個人心慌手抖,差點暈倒在地鐵里。
那一次,我回到家問自己:“我可憐嗎?我慘嗎?”
可我想自己還有更慘的時候:
●去別墅區見作者,正是生理期,硬著頭皮喝了作者遞過來的涼茶,出門之后忍痛走了兩站地沒找到衛生間;
●坐了近兩個小時的地鐵去見作者,烈日炎炎,在作者家里待了5分鐘就被請出門,坐在作者小區的臺階上歇10分鐘,再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回公司上班;
●幫客戶買票回家,從早上5點,在北京站與北京西站之間一天來回折騰三次,自己對著地鐵軌道淚流滿面;
●獨自一人去陌生城市出差,住在自建的公寓房間里,晚上不敢睡覺,上鎖,用椅子擋著門,打開所有的燈,等到天亮才敢閉眼;
…………
兩年里,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自己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不吃飯不說話,從默默流淚到號啕大哭。
兩年里,有時候我也懷疑自己,為什么我努力了,奮斗了,盡了全力,可還是達不到自己內心期望的目標?
兩年里,身邊所有人都說我太拼了,親人們都勸我工作不要太累了,給自己一些放松的時間。甚至在第二年我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也經常問我能不能抽出一點時間陪他。
◎
剛畢業的時候,我住在北五環外的一間隔斷里,朝不保夕,刷信用卡、借錢,以維持生存。
為了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我試過很多方法。
比如,去面試自己不熟悉,但是規模很大能賺很多錢的公司——迅雷、優酷、美團。
比如,去面試自己非常想去,且當時非常牛的門戶網站做編輯——新浪、搜狐、網易、騰訊。
在以上這些公司的嘗試逐一失敗之后,我又開始妥協,要不就去賺錢沒那么多,自己稍微擅長一點的公司試試。
比如,開心麻花的文案編輯。
比如,團購公司的新媒體運營。
因為對自己的否定,我開始像一只無頭蒼蠅一樣滿北京地去找工作,我忘記了自己擅長的是什么,我的優點是什么,包括我最初想要做什么,全都忘得一干二凈。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去一個體面的公司,賺多一點錢,超越那些比我差卻混得比我好的同學。
但是以上所有的嘗試,最終都失敗了。
我忘記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開始為了錢而東奔西跑。直到兜兜轉轉我做了圖書編輯。
當時那家圖書公司也是國內民營圖書公司榜上有名的,第一年我幾乎跑遍了北京東西南北城區的咖啡館,見作者,約稿,一周五天上班時間,我幾乎三四天都在外面跑。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年我完成了他們都沒想到的業績,升了主管。直到第二年我的工資才超過了當時我想超越的那幾個同學。
◎
也就是在那一年,雖然辛苦又疲憊,但我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也找回了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發現自己迷失了大半年,為了生存和金錢,差點把自己弄成一個廢物。
它給我的教訓是,人真的不能失落太久、失敗太多,否則一個人的自信和抱負,全會被失敗打擊得一干二凈。你會懷疑自己,你會覺得自己不行,直至被徹底摧毀。
五月天的歌里不是唱過,“我不怕萬人阻擋,就怕自己投降”。
別人認為你不行,沒什么,如果你都認為自己不行,那才是真的廢掉了。
我可以用三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去完成一個主編的考核任務,不用像現在那么拼命,非要用兩年的時間,去完成考核,升為主編,成立工作室。
只是我擔心在慢悠悠的時光里,會讓我懷疑自己:
“我是不是不夠優秀?”
“我是不是真的沒有別人那么聰明?”
“比我年紀小的同事已經年薪百萬了,我是怎么混到今天的?”
再者,我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每過一年意味著我年輕的盛氣凌人又消失了一些,每過一年意味著我還要收著自尊心生活,每過一年意味著我又多了一些懷疑自己的時間。
所以,能用兩年的時間去完成的事情,我絕不要用更長的時間去完成。
事實證明,我做到了,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標,并且在這兩年里,我學完了日語初級,學完了中級攝影,談了戀愛,住到了兩室一廳的房子里,有了存款。
這讓我對自己有了信心,原來我不比別人差多少,如果我沒那么聰明,那我多學習多用心一點就好了,如果我也想變得跟那些優秀的人一樣好,那我像別人一樣努力就好了。它讓我發現,完成任務沒有那么難,就像大學考試一樣,你對一本書進行地毯式的復習,記在心里,就沒有過不去的考試。
而這些信心全來自我做過,并且我做到了。大學考試,我沒有別人那么聰明,那我就死記硬背,多復習,多看書,別人考得過,我也考得過。工作也是一樣,我沒有別人那么有天賦,那我拼一點,努力一點,不斷摸索,我也能夠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可是如果沒做過或者沒做到會怎么樣呢?
在我拼命的這兩年里,有一個同學突然跟我說他要離開北京了。
他的家庭條件比我好,租房子父母出錢,生活費父母接濟,他工作賺的錢,只要能養活他自己就好了。不像我那時候,買一針一線的錢,都需要自己去賺。
我印象里他的工資有五六千,他一個人花銷應該沒什么問題。
我問他為什么要走,他說覺得待在北京太沒有存在感了,自己也快30歲了,家里催著結婚生孩子,如果自己一直在北京一個月賺五六千元,那什么時候能夠買到北京高價的房子,娶到媳婦?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北京,放棄了自己北上的初衷。
在工作后的好幾年,我才慢慢明白這件事情:趁還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些。年輕時,如果一年一年沒有什么成就,慢慢地就會服老,變得懷疑自己。
你本來覺得可以留在大城市生活,拼得一番美好未來,可是畢業四五年后,一事無成,沒有存款,也沒有升職加薪,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是不是只能回老家生活。
我不想讓自己跟那個離開北京的同學一樣,也不想讓你們和他一樣。
不管你們身在哪個城市,處在哪個行業,剛畢業的那幾年,如果能夠努力一些,就多努力一些吧。年輕的時候不拼命,什么時候拼呢?
就拿身體來說,上大學的時候,在網吧熬夜打游戲,第二天還可以去上課;現在呢,失眠到凌晨,第二天起來上班整個人都像是廢了一樣。上大學的時候,可以一口氣爬上泰山;現在連香山都爬不上去。上大學的時候,身體健朗;現在工作幾年后,不是頸椎有問題,就是腰疼胳膊疼。
年長后,不僅在精氣神上少了盛氣凌人的沖勁,在體力上,也開始力不從心了。
◎
成立了工作室之后,我曾經想招聘一個30多歲的媽媽來公司。
兩位領導面試之后,都覺得不可以錄用她。
我覺得對方有工作經驗,為人也很穩重,也愿意重新學習,為什么不行呢?
領導說,她已經30多歲了,一直也沒有做過什么突出的成績,說是重新學,但很難的。人過了30歲,氣也好像松了一口,和20多歲沒結婚、沒孩子的年輕人完全不一樣。
領導說的這段話,一下子戳到了我的心。
如果我過了30歲,成了家,有了孩子,我可能還會認真努力地工作,但還有多少精力去拼命工作,真的不好講。
可能其他人有資格松懈,就像那個離開北京的同學一樣,他沒有工作的時候,也可以租一個好房子,可以吃飽喝好。而我不同,我的房租、衣食住行,都需要我自己來賺。所以趁年輕,我必須給自己的生活打好底子。
你們也是一樣,不管生活有無人接濟,家庭好壞,趁還滿腔熱忱,趁還年少氣盛,多嘗試、多努力吧,別把自己的自信弄丟了,也別把自己的未來弄丟了,我們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總結:
1.心態比能力更重要:成功并非易事,你必須從心底里接受這個現實。你只有端正了心態,才能夠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勇往直前。
2.努力要趁早:從畢業踏入社會,到我們成家立業,就那么幾年。這幾年寶貴之處在于,它可能會決定我們人生的成敗。年輕的時候多去嘗試和付出,趁早找到自己的人生舞臺,無論以后多大年紀,也依然可以活得熱氣騰騰。
3.自己打下的江山坐得最安穩:你吃的苦,走的路,每一筆都將成為你人生的寶貴財富。不因家庭背景而改變,不因配偶能力而轉移,不被社會發展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