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嵐能力強,性子自然傲,和同事平時相處得一般,現在出了問題,看笑話的人自然很多。
這事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覺得很委屈的姜嵐一狠心,辭職了。
鄭平舒自然欣喜若狂,給姜嵐租了幾間辦公室,配了一輛車,放手讓她干。那段時間,姜嵐忙瘋了,白天要招聘人手,熟悉產品,拜訪客戶,晚上要么被鄭平舒帶著應酬,要么抱著一大堆營銷、管理和財務的書硬啃。節假日,還到大學讀一些短期商業課。
那時中國的醫療器械需求很大,很多外商都看上這塊蛋糕,可大陸的市場壁壘和人情社會讓習慣了國外成熟商業運作的老外一籌莫展,于是,他們就以很優惠的條件找有關系的人幫他們打開市場。
鄭平舒看準這個機會,和一家著名的醫療器械尚簽了華東地區獨家代理。一方面是饑渴的市場,另一方面是質量服務都相當不錯的外國產品,萬事俱備,只欠開荒牛。
姜嵐來的正是時候,不到半年,她的團隊就上了軌道。她審時度勢,果斷的把美國公司撥給她做全年推廣的十幾萬營銷費一股腦全拿出來。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做了一次大型醫療論壇。
姜嵐租下了那家酒店僅有的兩個宴會大廳,一間請幾位國際知名的專家做講座,;另一間,姜嵐打造成豪華樣品間,帶來了總部最新的醫療器械,還請來研究人員和營銷人一起現場講解。
論壇前夜,姜嵐和鄭平舒最后一遍驗收了裝飾一新的宴會大廳,測試了所有設備,把流程又過了一遍。
打發走了人,老鄭站在角落,默默地吸了一支煙,然后,小心翼翼地問姜嵐:“你覺得明天的效果會好嗎?”
姜嵐不得不又一次給老鄭打氣:“放心吧,場面一定火爆。”
姜嵐辦這個展會是先斬后奏的,事先根本沒請示老鄭,就把論壇的消息散發了出去。
鄭平舒突然接到了許多電話,問他要論壇的邀請函,他一頭霧水地跑去詢問姜嵐,姜嵐這才笑瞇瞇地拿出早就擬好的策劃案。老鄭一看就跳了起來,這次活動不光一下花完了總部給的所有市場費用,而且擺那么大陣勢,請那么多大腕,萬一現場效果不佳,會直接影響今后和美國公司的合作。
鄭平舒是老派的醫藥代表,他更習慣于精耕細作,慢慢的“搞定”醫院從上到下的各條線。排排坐,分果果,用利益把院長醫生們綁定在自己周圍。
而姜嵐,在醫院一線干了四五年,她知道國內醫生對國際最新醫療知識的渴望。因為長時間與世界的隔絕,國內很多醫療知識和手段,都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國內醫生對最新醫療資訊的渴求已經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
姜嵐一直記得,她剛工作時,北京協和醫院邀請了某國外醫院的專家做講座,他們醫院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得知后,立刻帶著醫院的幾個骨干,自費坐了十幾小時的火車跑去聽課。因為沒有邀請函,他們托關系進了會場,在地上坐了三天,硬是一節課不拉地聽完了講座。姜嵐永遠忘不了,科室主任孩子般手舞足蹈地分享聽到的最新資訊的開心勁。
姜嵐賭對了,論壇出奇的成功,整個華東的醫院都派人出席了會議,醫生們如饑似渴的聽完國外專家的介紹后,又一股腦的跑到樣品間參觀交流,簽購買協議。
僅僅三天時間,姜嵐就完成了外商給老鄭的一年銷售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