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萬事俱備 【拜年啦,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 大國技術
- 草蝦
- 2126字
- 2020-01-25 18:36:29
“小沈,你已經把線路板打印機的控制電路板更換了?”
“這,這怎么可能?島國人的控制電路板科技含量高。所里的工程師來看過幾次,都已經判了死刑的。你…你怎么做到的?”
怔怔出神了片刻,耿郎和徐建業(yè)都驚訝不已的看向沈易,想要知道其中的原理。
他們倆都參加過國產第一臺微機的研發(fā)工作,知道沈易做到這一步的難度。
這種課題已經能作為碩士的重點課題來攻關,沈易怎會如此輕松的完成?
這才幾天的時間?
沈易的肚子里真有貨,深藏不露啊。
看著沈易青蔥俊朗的模樣,耿郎如是想著。
徐建業(yè)跟沈易接觸不多,此時更震驚,“沈易有這么好的技術,怎么會被發(fā)配到我們廠來實習?我們第七電子研究所的領導們是干什么吃得?”
“開始打印移動硬盤盒的電路板圖紙。”在他們倆震驚不已的目光里,沈易又下達新指令。
“嗡嗡嗡…”
隨著操作工按下打印按鈕,線路板打印機開始工作,在轉印紙上噴出黑色的電路板圖紙。
從這點來看,這臺線路板打印機已經被沈易修復成功,大腦都換成國產的。
“不簡單吶。小沈你真有一套。”耿郎迫不及待的拿起打印好的轉印紙,嘖嘖稱贊著。
他用好奇的目光看著沈易,想要得到正解答案。
“這臺線路板打印機其實是一臺CAM設備,只要把核心算法的數(shù)據(jù)模型做出來,編程很簡單。”
沈易微笑著解釋。
他告訴耿郎和徐建業(yè),島國的臺線路板打印機屬于第一代產品,核心算法就是把電腦傳來的指令轉化成X、Y、Z三軸坐標系。
噴墨頭跟著X和Y方向的運動機構一起運動,把電路圖打印出來。
至于傳動機構的伺服電機系統(tǒng),沈易是使用自己的指令來驅動的。
聽完這番解釋,徐建業(yè)瞪大了眼睛問道:“小沈,照你這么說,咱們第一車間也能生產線路板打印機嘍?”
“理論上是可以。但沒有市場誰會生產這種產品?這種型號的設備已經淘汰了。”
沈易不認為自己生產線路板打印機會有什么前途。
他讓陳龍繼續(xù)測試,把線路板熱轉印機也測試一遍。
果不其然。
這臺線路板熱轉印機也被沈易修復成功。
到了現(xiàn)在,沈易把線路板生產線的所有設備都修復和維護好,可以為他創(chuàng)造價值了。
想要看沈易笑話的那人,此時只能失望。
耿郎和徐建業(yè)兩人興致不錯,跟著沈易在車間里巡查一圈。
見所有設備都修復好,生產線的性能恢復如初,他們倆才笑呵呵的離去。
沈易修好島國線路板生產線的奇聞,也因此在無線電四廠的大院里傳揚開。
“老劉,你聽說了嗎?新來的大學生沈易把從島國進口的生產線修好了。”
“那當然,人家沒兩把刷子怎么敢承包第一車間?”
“呵呵…王國新和郭厚宇那兩個,現(xiàn)在肯定很后悔吧?”
“哼!他們兩個小混混,這時應該腸子都悔青了。聽說沈易很有錢,拿出四十萬來辦廠。”
“四十萬?沈易家里有錢的很嗎?”
“他家里有沒有錢我不知道,反正楊大姐說沈易拿出四十萬注冊一家公司。”
“哎…第一車間的工人們運氣就是好。碰到沈易這樣的大老板,工資和獎金有保障嘍。”
“誰說不是啊!”
職工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討論沈易的時候,王國新和郭厚宇也聚在一起。
他們倆都臉色陰沉,目光有些陰冷。
當聽說沈易拿出四十萬元注冊方圓高科公司,他們倆頓時成了全廠人嘴里的傻蛋。
不跟沈易這么有錢的老板后面打工,豈不是傻瓜嗎?
“國新,我們一定要找機會教訓沈易那小子一頓。”
“不行啊厚宇。陳龍現(xiàn)在巴結他,幾乎天天跟他泡在一起,我們沒辦法下手。”
王國新和郭厚宇絞盡腦汁,還是沒想出設么好辦法來教訓沈易。
到了最后,他們倆決定從孫紅梅開始下手。
“我們纏著孫紅梅,看他怎么反應?”他們倆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出這個好主意。
…………
另一邊。
沈易已經完成第一車間的整理工作。
他才不在乎全廠人是怎么看待他的。
不過,沈易現(xiàn)在比較高興,眉頭飛揚著。
因為此時,他接到兩張五里墩郵電所送從來的包裹單。
這兩張包裹單是華夏公司和思考電腦公司,郵寄電腦的托運單。
沈易從京師訂購的四十五臺電腦已經到貨了。
有了這些裝備,他就可以組建自己的電腦機房和技術開發(fā)部。
“孫紅梅、李家寶,你們倆帶人去郵電所把我的包裹取回來。”
念及此,沈易把手中的包裹單遞給孫紅梅。
孫紅梅這幾天表現(xiàn)不錯,忙前忙后的,終于把方圓高科注冊的手續(xù)辦理下來。
她現(xiàn)在是沈易的財務大總管,里里外外的當家人。
這姑娘越忙渾身越有勁,臉上的笑容還越多。
“沈總,這兩份包裹是什么?為啥要帶那么多工人去提包裹?”
接過沈易手中的包裹單,孫紅梅很驚訝,嘴角含著笑看向沈易。
“是電腦。你們一定要小心。”
沈易交代幾句,騎車朝廬州大學飛馳而去。
他要把宋小平喊過來幫忙組裝電腦和組建局域網。
不多久,宋小平帶著三位同學跟在沈易的身后,來到第一車間的大院里。
他們四人都是廬州大學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承包沈易外發(fā)移動硬盤通訊程序的“碼農”。
宋小平剛剛做完源代碼的設計工作,正好今天要把代碼程序交給沈易。
他看到房間里的一堆堆裝著PC機的紙箱,不由得眸彩飛揚,“沈哥,你有多少臺電腦?”
“不多,四十四臺PC兼容機,一臺SUN服務器。”沈易笑道。
他指揮前來幫忙的工人,把45臺電腦分類。
30臺長城8086電腦放在一個機房,10臺長城486電腦放在一個機房里。
剩下的五臺聯(lián)想電腦,都放在另外一間機房。
沈易要把這間機房做服務器的主控機房,順便用來測試軟件。
安排好這些,他朝宋小平一揮手,“開始干活,組裝電腦。你們會搭建SUN局域網么?”
“額…不會!”
宋小平等人臉色微紅的搖頭。
他們也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沈易,“你難道會做SUN局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