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村莊
- 納米核心之新希望曙光
- 薯大帝
- 3071字
- 2020-05-05 16:32:04
金蝰蛇勢力在協防軍里安插了大量眼線。在托瑞斯上臺后,金蝰蛇更是變本加厲,開始直接滲透協防軍,甚至可以直接指揮協防軍。直到古瑞德重新上臺,金蝰蛇的狂妄做派才略微收斂了些。
這些日子,古瑞德可沒少收到小報告。那些平日里被金蝰蛇打壓的對手看到古瑞德復出,紛紛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救星。
正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金蝰蛇既然能在協防軍里安插眼線,其他有本事的勢力也能做到。
比如冰家。
曙光集團幕后是加斯長老控股,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冰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在協防軍中也只是象征性的扶持和拉攏一些官員,用來處理相關事務。
所以,古瑞德對這些小報告的態度是先收著,等以后一起算賬。
讓他比較感興趣的是,自從他回歸后,一直被金蝰蛇打壓的曙光集團,居然沒有很頻繁的接觸過他,只是派來使者,禮節性的恭喜他上任。
沒有什么小報告,沒有什么大動作。
有趣。難道曙光集團就這么大度?或者,他們認為有加斯長老撐腰,所以根本不擔心這些問題?
隨即,古瑞德的注意力又被另一份報告吸引。
有人襲擊了近赤群島的軍港,摧毀了軍港內的所有艦船和補給設施。
目前對于東大陸而言,西大陸也成了情報黑幕。無論是協防軍還是亞人都難以在西大陸安插新的眼線,只能依靠偵察衛星。東大陸有自己的張良計,西大陸自然有過墻梯。
偵察衛星必須沿固定軌道運行。衛星發射升空后,基本是沿著設計好的軌道運行。所以,通過一些測量手段對衛星進行跟蹤,用軌道學的有關知識可以計算出軌道要素,并對其“過頂”時間進行預報。
二是衛星的實時偵察能力弱。在衛星運行可選擇的軌道中,地球同步軌道可保持對某一地區的全部覆蓋,太陽同步軌道可以一天兩次經過某一地區上空,其他類型的軌道則需要幾天到十幾天的回歸周期。照相偵察和電子偵察衛星基本上都是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或低橢圓軌道上,它不可能對同一地區實施不間斷偵察。
三是偵察衛星通過遙感方式間接進行偵察,偵察方式相對單一。
既然衛星是在軌道上運行,那么很容易通過天文觀測的方式探測到。而且有新阿薩的幫助,目前的在軌衛星信息元星聯邦已經了如指掌。通過空當躲避和偽裝隱形的方法,偵察衛星對元星聯邦軍事行動的影響較為有限。
如果襲擊軍港的人是元星聯邦的特種部隊,這就說明他們是在進行火力偵查,以為將來的登陸作戰鋪路。不過,如果真要登陸,從僅有一海之隔的虹霄海峽豈不是更方便?為什么還要從近赤群島上登陸呢。
……
軍港襲擊事件之后,協防軍在相關海域和沿岸加強了戒備。從軍事角度上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例行部署。但是在當地居民來看,這是他們的噩夢。
協防軍可沒有什么軍紀可言。每次有什么任務,他們總是習慣性的以慰勞軍隊為借口,從當地居民的手中搜刮錢財。
歷史已經證明,僅僅依靠科技,是不可能推動社會發展的。元星的科技水平相當先進,窮人卻遍地都是。只存在于歷史中的饑荒旱災更是層出不窮。
這是一座靠海吃飯的小村莊。由于買不起先進的捕撈和養殖設備,村子里的人至今都在以傳統捕撈的形式生活。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總有山窮水盡的那一天。
很久以前,他們還能把捕撈上來的海產拿到集市上去賣。誰想到在幾年前,有個很富有的商人承包了這片村莊世代生存的海域,并開出了兩個條件。
要么給商人打工,賺取微薄的勞務費,要么禁止出海捕魚。
村子里的人當然不服。商人一個月給的勞務費還不如他們一天的利潤多。再加上能源和船只的保養,最后還是倒貼錢。
在這個兵荒馬亂,看不到希望和明天的時代,秩序和法律最沒有發言權。一切的一切,都要用拳頭說話。
而且,在這個時代,沒點后臺和實力,別想做大生意。
由協防軍站臺,商人培養的打手毫不留情的對反抗者進行殘酷鎮壓。村子徹底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海域。沒有出路的壯勞力只能紛紛外遷。幾年之后,原本還算有點人氣的村子只剩下老弱病殘。
遠遠望過去,這座村子倒像是一座墳墓。
幾戶留下來的老漁民因為身體原因也難以出海,只能在海邊打魚種菜,勉強維持生計。
近海的魚類資源肯定比不上遠海。僅靠海邊打魚,一個月也不如在遠海一天的量多。
不過幸運的是,那些協防軍知道這座村子已經沒有什么油水,紛紛沒了蹤跡。看來,承包這片海域的商人已經喂飽了這些走狗。
可今天不一樣。
“真倒霉啊,他媽的,這么大的雨,居然還逼著我們出來巡邏!”
黑夜的雨中出現星點亮光。近看,原來是一群人持著手電,在崎嶇的海灘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路。
“別廢話,你們這些小子平時油水沒少拿,一個個吃的油光滿面的,總得干點活吧?”
“干活?呸,老子可不想去送死!”
“送死當然不會,平常的活還是要干干的,知道嘛,咱們今天出來晃悠,就是因為近赤群島的軍港遭到襲擊。”
“什么!聯合軍打過來了!”
“扯淡,咱們這里距離西大陸可是十萬八千里,聯合軍要是真想打過來,走虹霄海峽不是更好。”
“也是,如果聯合軍真的打過來,肯定不會讓咱們這幾桿破槍去擋他們吧,咱們也擋不住啊。”
“襲擊軍港的難道不是聯合軍?”
“應該是游擊隊什么的吧,聽說已經被剿滅了。”
“嘁,還以為是什么神通廣大的家伙呢,原來是幾個不知死活的兔崽子。”
“我就怕哪一天,聯合軍真的打過來了,他們在西大陸都能打贏,遲早的事。”
“你以為你手上的破槍是干什么用的?那是保命用的!聯合軍要是真打過來了,咱們就帶著槍投奔過去,他就算不用咱們,也不會殺了咱們吧。”
“就是,不過在這之前,咱們的油水得撈夠本,打完仗做做生意,不比把腦袋別在腰帶上過日子強?”
自從赫雅到達西大陸后,聯合軍明里暗里的宣傳攻勢就沒停過,也的確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協防軍根基不正,本就是助紂為虐的貨色,當然不可能有效忠于亞人的偉大信念。隨著西大陸的兩場大規模戰役的成功落幕,東大陸的親亞人勢力大都在謀劃自己的退路。
貌合神離,說的就是這種情景。
雨越來越大,這種環境下又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放出無人機低空偵察。這隊協防軍走著走著,忽然看到前面有燈光。
“那是什么東西!”有的士兵嚇了一跳。
“別慌,我記得以前這帶有個小村莊,后來慢慢沒落了,只剩幾個老不死的在這里,正好,咱們進去避避雨打打牌,走吧。”
為數不多的亮著燈的木屋內,一名年輕少女正在用廉價的煤球燒水。村子里從來沒有自來水,都是從河邊打水然后燒開使用。
“小杜啊,今天下雨,你把咱家存的淡水,給其他幾個老宋老張他們幾家分一分吧。”
說話的人是小杜的奶奶。
“奶奶,等我把水燒好,給你泡腳,然后我再去。”
和村里其他壯勞力一樣,小杜的父母也外出打工去了。因為帶著小杜不方便照顧,就把她留在家中照看老人。
照看老人,而不是被老人照看。
小杜的爺爺走得早,奶奶常年出海,患上了比較嚴重的風濕病——這個村子的老人沒有幾個不患上風濕病的
小杜是村子里唯一的年輕人。
小杜把奶奶照顧好,然后披上雨衣出門了。她沿路敲開鄰居們的房門,給他們送上儲存的淡水。
因為都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村子里的淡水幾乎是由小杜自己供應的。一開始,她每天都要走很遠的山路,反復很多次,才能取來足夠的淡水。
老人們很感激小杜,為了不讓姑娘過于奔波,他們自發的在用水方面能省就省。風濕病患者不能不泡熱水,他們就只讓水漫過腳背。
小杜送水回來后,把雨衣掛在窗邊。這么大的雨,雨衣的作用聊勝于無。小杜的解開發繩,用毛巾擦干濕漉漉的黑發。
奶奶看著孫女,心疼地閉上眼睛:“小杜啊,等過幾天晴了,讓你爸媽把你接走吧。”
“奶奶,為什么?我走了,誰還留下來照顧你,還有咱們的鄰居呢?”
“你還年輕,不應該陪我們這些老人爛在這座腐朽的村子里,你應該出去上學,就這么定了,等天晴了,我就和你爸媽說,讓他們把你接走。”
“奶奶,我不要!”小杜的眼睛泛紅,非常委屈,“奶奶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奶奶還沒說什么,外面突然響起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