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里曾提到過很多人,唯獨對他只字未提。
年輕時的他在記憶里是模糊的,中年父親的模樣與現在相比成了明顯對比。記憶里父親的形態就像是書本里的英雄,好像在我的世界里他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他的身姿像家門口的那棵白楊樹,挺拔的,壯大的。而他也一直都擺著一個嚴肅的面孔,在家里他也是威嚴的存在,以至于我們的關系一直都很冷淡。
——
那天放假了,可我高興不起來,因為人來人往的校門口沒有我所期待的人。
12月的寒冬,清晨起來,戶外的世界被覆蓋上了一層白茫茫的一片,拉開門,連微風都變得兇殘,我下意識縮了一下,然后收攏身上的外套,背著厚重的行李踏出寢室樓。
穿著帆布鞋行走在大雪里,沒走幾步鞋就濕,緊隨著腳上傳來冰冷的感覺,走著走著便沒了知覺,但在那樣的天氣里,想著馬上回家就能喝上一口熱騰騰的粥,心便暖暖。
遠遠望去,父親的身影出現在視線里,我不由收住腳步,一種難以形容的情緒涌上心頭,突然覺得背上的行李有些沉重,腳趾頭冰凍得使我挪不開步伐,我覺得這樣的自己有些矯情。
“傻站著干什么?”父親的聲音傳入耳中,再次抬頭,我們相距只有幾米,他快步向我走來,很快他便站到我面前,自然地接過我背上的行李,然后把他頸上的圍巾圍到我脖子,垂下眼眸看著我紅彤彤的面頰,柔聲問道:“還冷嗎?”。
我低著腦袋沉默了片刻,才慢吞吞回答他,大概因為太冷的原因,我的語氣很顫抖:“有,有點”。
“走吧,回家”嘴里呼出冷氣,隱隱約約聽到他的聲線有些顫抖又有力。
他伸出手牽住我,將我的小手包裹在他的掌心內,我感受到他手掌上傳來的溫暖,我和他兩人走進茫茫人海中,再與人海拉長距離。
成長的這二十年來,我們從來沒有兩人坐在一起靜靜地交談過,我們也沒有彼此擁抱過,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最近的距離。
讀了朱自清的《匆匆》,才漸漸地觀察到歲月在父母親臉上留下的殘跡。
而我在那時看著父親的背影,也才漸漸明白,成長那條路上,不僅我孤獨,父母也在獨自享受著生活中無奈的孤獨,相比他們而言,我們其實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