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聚文明力量 建設健康中國:衛生計生行業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經驗匯編
- 國家衛生計生委文明辦
- 3262字
- 2020-08-14 17:04:13
積極做好精神文明創建 助力醫院事業發展開局面
中日友好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在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突出,曾獲“全國文明單位”“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國家衛生計生委直屬機關文明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015—2017年,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委文明辦和市衛生計生委的指導下,院黨委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重點工作為抓手,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用黨建重要工作引領醫院精神文明工作
(一)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自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明確領導責任,發揮組織優勢,注重典型引路,堅持以上率下、上下聯動,推動黨建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二)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醫院嚴格按照中央和委黨組有關精神,扎實有序推進各個環節工作。在全院動員部署大會上,黨委書記帶頭講專題黨課。為全院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印制《中日友好醫院“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學習手冊》,督促認真填寫,做好檢查。中央和委相關領導對醫院專題教育的工作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要媒體對醫院的做法進行了宣傳報道。
(三)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院黨委制定了黨委常委、總支書記、黨員干部、支部書記、普通黨員和黨總支、黨支部7個任務清單,明確了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每位院領導都做了“兩學一做”專題黨課,總支書記在總支范圍講黨課、講心得。以總支為單位按月對支部學習工作情況進行督導,不合格的要求限時整改。
(四)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召開動員會,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傳達了劉云山同志、趙樂際同志在中央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國家衛生計生委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部署會精神。印發了《中日友好醫院黨委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施方案》,要求全院各黨總支、黨支部按照要求做好相關工作,并做好記錄。
(五)連續15年開展基層黨組織主題實踐活動。
2016年,外科黨總支聯合內科黨總支、中醫醫技黨總支和行政黨總支聯合組織了“兩學一做 健康扶貧金寨行”活動。26名醫療隊員,義診服務近千人次,得到了縣政府、縣醫院和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2017年,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黨支部、中醫風濕病科黨支部、中醫肺病科黨支部、疼痛科黨支部的15名黨員專家,赴江西省于都縣開展“傳承紅軍長征精神、推動專科醫聯體建設”“兩學一做”主題實踐活動,與于都縣人民政府簽訂了幫扶合作協議,舉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醫聯體基層醫師腫瘤康復技術培訓班”,并為當地百姓進行了義診。手術麻醉科黨支部組織患者走進手術室,換位思考促進和諧醫患關系;急診科黨支部連續7年開展“急救知識進社區”活動,到300路公交站對乘務人員進行急救培訓;檢驗科黨支部連續7年為患者提供義務咨詢服務,累積服務近10萬人。
二、用先進醫院文化帶動精神文明建設
全院上下秉承“昌明進取,正道力行”的院訓和“以教為政,為職工建設良好的事業發展平臺”的核心管理理念,以“照護生命與健康”為使命,以“做中國醫療事業先進的思想源和強勁的動力源”為愿景。在確立“一年轉觀念、二年入軌道、三年開局面”的階段性發展目標以來,醫院積極構建以業務技術管理體系和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為主要內容的現代醫院管理體系,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連續7年開展“讀書與實踐”征文活動,2016年,活動被國家衛生計生委推薦參加“第二屆中央國家機關十大學習品牌案例”評選。醫院推出的系列學術活動——明道講壇,名稱源自醫院院訓“昌明進取,正道力行”,旨在打造推動醫院整體實力提升、交流最新學術進展、溝通多維學術理念、助力優秀人才培養的學術平臺。
三、精神文明創建的一些具體做法
醫院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和全國2000多家醫療機構實現了遠程對接。“兩會”期間,國家衛生計生委李斌主任答記者問時對中日醫院遠程醫療工作予以表揚。
2015年起,醫院放開了10 000個預約號源,患者可通過7種途徑提前5個工作日預約掛號。實現了CT、核磁、內鏡檢查、24小時心電檢查的診間預約;完成門診手術預約及住院術中醫囑開立的信息化技術改造;超聲科正在信息系統的支持下縮短預約時間等,得到了百姓的贊譽,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進行了報道宣傳。
院團委積極建立常態化的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超過1500人,年均參與志愿服務人數近3000人次,服務時間逾萬小時。認真實施“健康守護 共享陽光”社區助殘和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關愛項目,與116個患者家庭一對一結對幫扶,服務時長864小時。醫院檢驗科和口腔醫學中心先后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
充分利用院報、微信等平臺宣傳醫院文化。編輯印發院報,年均發布原創微信近200條。2015年的《羋月傳》系列科普微信得到了社會、同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2016年,醫院接診并救治用直升機從張家口轉運的日籍患者,該事件微信被100余家媒體轉載,成為當周國內十大健康新聞。手術麻醉科的“這是誰的手”和“第二次握手”的微信息,人民日報稱之為“醫療界年度九大感人圖片”,超過300家大眾媒體及論壇轉發,網絡瀏覽量轉發超過200萬次。
四、取得的工作成果
作為委直屬醫院,醫院積極參與醫改,推動分級診療,在全國率先提出專科醫聯體概念。2016年8月,成立了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醫院呼吸專科醫聯體,先后成立了疼痛、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醫聯體。已在12個省份開展呼吸醫聯體建設推廣工作,組建各省呼吸專科醫聯體,全國31個省市700余家醫院加入中日醫院呼吸專科醫聯體,共轉診疑難危重癥轉診300多例、遠程會診656例;參與培訓4萬余人,接收進修570人次。2017年,醫院積極落實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得到了北京市的認可。
自2016年開始實行醫療組制,推行護理垂直化管理,成立床位調配中心,合理調配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效率。醫院的門急診量、出院病人數、手術病人數大幅增長,目前平均住院日已下降至7.4天。在2016年復旦大學排行榜中,醫院排名較上一年度上升10位,被列入“進步最快醫院”。
2017年上半年,醫院成立肺移植中心,目前已完成肺移植手術40例;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居全國前3位;國際部新門診樓開診,將采取國際化運營體制和模式把國際部打造成業務開放的平臺,為外籍人士和國際商業醫療保險人群提供高端品質的醫療照護和服務。質子治療樓復工,中醫部開業。將體檢中心移址至醫院北區,檢查條件明顯改善,接診量明顯增高, VIP體檢正式運行。
北京最大的立體停車設施暨直升機停機坪正式啟用,打通了中日醫院直升機空中轉運通道,航空醫療救援隊的空中力量與優勢學科、優質醫療資源的結合,使醫院成為國家突發應急航空救援醫療照護的“第一站”。這將對醫院服務保障2022年冬奧會、深化京津冀航空醫療救援科學布局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我們還將近400個嶄新的停車位全部讓給患者,使醫院門前的擁堵消失,大大方便了患者就醫。
醫院深刻認識到對于承擔著大量醫療和公益性任務的大型綜合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一步,醫院不僅要堅持做醫療工作的“國家隊”,更要堅持做精神文明建設的“國家隊”,將精神文明建設與業務工作緊密聯合,為醫院各項工作開局面提供強大助力。
國家衛生計生委文明辦:
中日友好醫院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直屬醫院,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先進醫院文化帶動,提出了“昌明進取,正道力行”的院訓,“以教為政,為職工建設良好的事業發展平臺”的核心管理理念,“照護生命與健康”的使命和“做中國醫療事業先進的思想源和強勁的動力源”的愿景,為醫院中心工作開局面提供了強大助力。

醫院青年醫療隊赴河北省張北縣醫院開展大型義診志愿服務活動

北京最大的立體停車設施暨直升機停機坪正式啟用,打通了直升機空中轉運通道

開展“兩學一做 健康扶貧金寨行”活動,26名醫療隊員,義診服務近千人次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和全國2000多家醫療機構實現了遠程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