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友病性骨關節病外科治療
- 翁習生
- 16字
- 2020-02-28 20:30:41
第二章 血友病性骨關節病的發病機制
第一節 血友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凝血因子是人體內引起血液凝固、具有止血功能的生物活性蛋白,主要的凝血因子有13種,以羅馬數字表示為:Ⅰ、Ⅱ……ⅩⅢ。根據血漿中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血友病可分為甲型、乙型及丙型三種類型。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亦稱作血友病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血友病,約占血友病人數的85%;乙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Ⅸ缺乏引起,亦稱作血友病B,約占血友病人數的15%;丙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Ⅺ缺乏引起,在我國極為少見,且多為輕度出血,關節和肌肉出血甚少。
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均為性染色體連鎖隱性遺傳性疾病,而丙型血友病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為甲型血友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也就是女性攜帶基因,導致下一代男性發病,而下一代女性均為正常人,也稱隔代遺傳。
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Ⅷ和Ⅸ,可影響內源性凝血系統中的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無法形成纖維蛋白而致出血,而且由于正常關節的滑膜組織中缺乏組織因子,不能通過外源性凝血系統止血。因此,血友病患者的突出特征為關節和肌肉出血,并且由于反復出血導致骨質破壞和關節畸形,并最終導致關節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