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五十三:內訌
- 召喚之奸臣聯盟
- 風華長留
- 3033字
- 2020-03-08 08:25:56
張良突如其來的妥協,讓曹參與樊噲都覺得有些意外,尤其是樊噲,眼珠子瞪的像是銅鈴一般,要不是曹參拉著,估計能把眼前的陳平給吞了,尤其是聽到張良想要就此罷手算了的回應后當即不干了,說道:“怎么這樣啊?軍師,咱怎么能讓這新來的小白臉子這么欺負呢?”
“是啊軍師,咱們明明占理,怎能讓這小子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一胡咧咧讓咱們無功而返呢?全軍將士可還都看著呢!”此刻就連穩重的曹參也開始張嘴抱怨,說實話,他也看不上彭越,曹參也是念過幾天書的人,在沛縣起兵之前擔任沛縣的典獄長,他一向不喜那種仗著兩膀子力氣就作威作福的人,當然樊噲是自家兄弟,不能劃分道此類人等,見張良竟然被陳平這種宵小之輩翹了功勞,他自然也是氣不過想要打抱不平,但卻被張良阻止,只見他說道:“我心中有數,爾等請勿復言!”
隨后張良著人結果調取糧草軍備的文書塞入袖中,揚著下巴看向陳平,說道:“陳平是么?主公身邊有君這般大才,我也就放心的多了,只不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太過于喧賓奪主的人就算聲威顯赫也難免成為眾矢之的……陳先生,日子還長,我希望在打下宛城的那一天還能在主公身邊看見先生,可千萬不要過早退場啊!”
“呵呵,不會的,卑職也仰慕張三先生才華久矣,到時候還望您不吝賜教啊!”
“哼~”
張良冷哼一聲,轉而看向曹參樊噲,對他們說道:“我們也快些回應吧,曹參,你辦事仔細,又跟盧綰關系不錯,這討要軍械糧草的文書你拿好,調了糧草軍備之后就快些回營,我與樊噲將軍先行一步,免得貽誤了軍機遭人恥笑!”
“這……咱們就這么算了?”
“噓,回去再說!”
張良見樊噲還是一副依依不饒的樣子,連忙示意這個二桿子消停一活兒,隨后便就此拂袖而去,不過陳平卻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拱手彎腰道:“恭送軍師與二位將軍……”
“送nm個頭!小白臉你給勞資等著,你跟彭越有一個算一個,勞資總有一天把你兩膀子給卸下來,在用納鞋底的錐子穿麻繩給你倆縫上,看你這破嘴巴拉巴拉的還能白話不了!”
樊噲罵罵咧咧的對著陳平指指點點而后就此離去,陳平的嘴角則是揚起了一絲冷笑,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在營帳內撩起門簾偷看的劉邦看了個干凈,待到陳平回來后,劉邦便說道:“這事兒你做的不錯,不過樊噲那家伙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起初張良來的時候也十分排擠他,后來這不是好的跟一個人兒似的么?你別放在心上!”
“主公放心,陳平雖過而立之年還一事無成,但是心眼兒還沒有那么小……何況,張三先生的威名響徹四海,無論是小圣賢莊論劍退強敵,還是最終在博浪沙驚天一擊,都足以引得英雄仰慕豪杰歸附,樊將軍又是個以一當十的英雄,對張先生這般袒護在下能理解……”
好一個陳平,張良樊噲前腳剛走,他就變著法兒的想要嚼舌頭破壞劉邦對張良與樊噲的信任,果然,這樣的勢利之徒為謀出位真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
此時遠在咸陽的子嬰正在辦公,只聽得沉睡的系統傳來一陣提示音,而今系統雖然開啟了自我修復功能,但是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界面,比如說技能彈窗的提示,只聽腦海之內一聲響動,就只見一個框框擺在面前……
【系統:叮咚,陳平武將技反計發動,對目標??降低1點全部屬性值】
【系統:叮咚,目標??擁有技能“謀圣”,陳平反計失效……武將技謀圣效果說明:(免疫一切降低智力的負面效果。)】
【系統:叮咚,陳平對??的詆毀計策失效,發動武將技智余,減少一點武力值增加一點智力,當前陳平屬性值為智力102,武力24,政治92,統帥,88……】
“謀圣?”
子嬰心中先是一驚,隨后當即樂了起來,要知道古往今來被尊為謀圣的人就只有四人:姜子牙,鬼谷子,范蠡,張良!
這里是秦漢時空,擁有謀圣技能的人除了張良還能有誰?總不能是劉邦那個癟犢子玩意兒吧?
要說他們也有意思,還沒怎么著就自己撕吧了起來,要知道這陳平可是離間計的祖宗,俗話說的好,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雖然不知道陳平是如何從項羽陣營跳槽到劉邦陣營的,不過這種智力102的主兒肯定是NB的翻上了天,畢竟就連和珅那91點智力的家伙都能舌戰群臣為一國宰輔,別提陳平這種天人了,這種人要放在金庸小說里不是主角就是被主角舔的經驗包,他對張良發動反計肯定是因為不滿足于自己的地位從而與其發生了爭執……
雖不明其究竟為何產生這種情況,不過子嬰卻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南陽搞不好戰線真的是要崩!
不過子嬰千算萬算,還是忽略了彭越這只人馬的存在,雖然他想通過人海戰術把劉邦按死,但如今彭越的出現不過是讓雙方懸殊的兵力在次持平,董卓那樣的人已經中了一次反計,而陳平的技能描述貌似也沒有說什么上限幾次的話,若是董卓在次出錯,怕是真的要重蹈歷史上南陽兵敗的覆轍了!
“不行,還是得派一人去往南陽才行,只是和珅被自己派往櫟陽推行變法剛走了沒幾天,朝中又無人可用,咸陽全屏自己這個皇帝來穩定人心……看來只有從三川那邊調人了,洛陽集團的李仁能擔大任,又是名將李牧之后,但終究是統帥有余勇武不足……吳三桂的話純屬就是個自命不凡的二流子,也就周勃可以擔當大用了,只不過他作為降將,真的愿意替自己抵抗劉季的進攻么?自己當初明明答應過他三件事,其中有一條便是尋得舊主蹤跡放任其離去,南陽距離三川遙遠,周勃對于這里的戰事并不知情,哎,難辦!”
子嬰正在焦頭爛額之際,突然想到了之前的杜濟,他若是發動技能玄甲的話是可以把統帥值提升到95的,如今被自己指派著作為監督白欲的官吏后自己便一直忘了他的事,真不知道白欲他們接手南陽后宛城還在不在,不過自己有必要下一道旨意給嬴戰,若局勢轉攻為守,可令杜濟掛帥!
這邊子嬰立馬靠著這份先知先覺勉強維持秦國局勢,另一邊,在劉邦的營帳之中,陳平開始離間劉邦對張良的信任,想要自己取而代之,所謂富貴險中求,他根本不滿足于只做一個參軍,他想要的是指揮千軍萬馬,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風范,要說兵書策卷,他或許不如韓信,但那也只是他沒有展現才華的機會罷了,他能聯合周勃把呂后拉下馬,結束外戚專政的黑暗時代就足以證明陳平之才絕非浪得虛名,尤其是最后用計讓周勃主動辭官更是高明無比,這樣的人在史書上的描寫固然精彩絕倫,但你嘗試著在生活中與陳平這種卸磨殺驢的人相處一陣子就知道什么叫做口蜜腹劍了!
不過劉邦雖然沒有那么多的花花腸子,但多少對陳平的話感到有些不滿,故而說道:“陳參軍,你剛入我的麾下,一些事情你不明白,以后慢慢你就會知道了,樊噲與我是連襟,子房更是與我患難與共,我們在留縣的時候就曾一同投奔過景駒,他們關系好,咱大家擰成一股繩,辦事也就牢靠,我這個人雖然沒念過幾天書,但也知道古來將相不合的后果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文臣死諫武將死戰乃為國之大幸,這秦國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才有二世皇帝寵幸趙高,疏遠賢臣,克扣兵卒糧草在秦宮醉生夢死,才有了我們揭竿而起的機會,我們不能只見識到了秦國的錯誤從而忽略了我們本身,你信么?就算秦國滅亡,這天下依舊是有紛爭的,都說亡秦必楚,那楚之后又是何人或許就連身為楚人的我都未曾得知……呵呵,又扯遠了,陳先生,但凡有才能者,無論身處何地,侍何君,都會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我希望你不要因為亞父打了你而對他,對羽將軍記恨,更不要因為我重用你,就變成那種諂媚之徒,人們都說我劉邦仁義……其實仔細想來我仁義個屁,就是比你們歲數大一些,看事情全乎點兒罷了,但是打仗邦交這些事情還得你們來,以后也少不了你的用武之地,你還年輕,不必計較這些!”
劉邦是何等的睿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劉邦可以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但是在該動腦子的時候他卻比誰也精明,輕而易舉的點明扼要卻又不失主臣風度,不愧是賜名為漢的高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