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學校能夠讓你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能夠讓你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學校最重要的是就是學習。
想想自己初中時候,可能那時候的自己有一點點叛逆吧,認為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讀書沒有用,那時候還曾說過,以后長大了不可能去別人家里算電流吧,現在想想真的是可笑,那時候居然會有這種想法。
以前初中時候還有過不讀書的想法,覺得自己的老師管理自己太過于嚴格,現在回想真的那時候的自己好傻,老師對我們只有好處,又不會害自己,我們考好考差對他們真的沒有任何影響,那時候的我們可能都是被動學習吧,從來不會主動學習,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在學校渾渾噩噩。
學校不僅僅是教會你知識,它還會教給你品德,學校培養的就是:德智體美勞!
先來說德吧,德就是一個人的品德,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在說要有愛心,不能夠偷,不能夠搶,要遵紀守法,從許多的書上也曾學到過,德是最近重要的……
現在我們來說智,都知道,智慧是需要積累的,“天才是一分的天賦,加上99分的努力。”智也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小時候覺得數學難,就不想學,現在看來,自己以前許多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數學是學的一種技能,一種邏輯思維,是一種技能,語文就更博大精深了,首先是一種語言,其次他是一個人表達自己觀念的文體…………
體是我們要在體育方面,保護身體,讓自己的身體健康生活一輩子,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首先得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夠做事,我們也要愛惜自己的生命,知道生命對于人來說最重要,但也要讓身體保持健康,只要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做什么事情都會提高自己的興趣,如果你生著病去做一件事,那么你將會沒有活力。所以在體方面也需要學習。學校教的不僅僅只是書本知識,還得讓學校提升自己!
美--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就說這個“美”字吧,它只是一種特性的表現,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必須依附在物的形態上才行,好象我們說“花”是美的,這個“美”就是花托出來的;說山水美,這個“美”就是山水托出來的。離開了依托,則“美”就不存在了。上面說的是物,如果要說人的話,除了相貌,人的美就還有另一層涵義,那就是人的心地。所以看人不光是看人的長相,而是要看人的心靈。人的心靈就來源于人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智慧。因為只有一個有崇高品德的人,才會有語言美的內涵,才有心地美的表現。而這種崇高的品德,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具備的,是要有一定知識、有一定智慧的人才懂得美的實質。所以說“美”是不能脫離德智體的基礎的。但是美也是需要不斷的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境界,美也是相當重要的。
勞--培養一個人的勞動觀念,我們在生活中是需要勞動的。都說勞動的人民最美,我覺得勞也是相當重要的。
學校的覽書。“覽書”覽的不是學校上課的課本,還有德智體美勞,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不管是什么,多看書,多學習總是有好處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我們那也得學習知識吶。
上面說完了學校覽書的德智體美勞。“圖書”也是很重要的,相信你看到這兩個字最先會想到圖書館吧,嗯對,就是圖書館,現在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圖書館,不僅僅是學校有圖書館,還有商場,各處的地方都有讀書館。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學校圖書館,學校圖書館里可能我去不是為了書,而是為了里面的空調,冬暖夏涼的。圖書館里是學校里學習氛圍最強的,里面有一群求學的人,他們不問歸期,朝九晚五的在那里學習著。
我去圖書館里,也看了一些書,有時候我覺得圖書館里才能看進去,因為旁邊的人都在看書,你不可能嘻嘻哈哈的吧,還有圖書館也是相當安靜的,只有嘶嘶嘶嘶的翻書聲,那聲音聽起來是那么美妙。
學校的生活不只是,教室,食堂,寢室這三點一線,還有圖書館這些,操場這些,凡是可以學習的地方都可以,學校最大的就是-學習。
師說里面:“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這些都是要學習才能夠超越的啊!
勸學里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對啊,勸學也是要學習,所以學習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啊!
在學校晚上,月光下,看書將會是一幅多么美麗的風景畫!
你想想那風景,學校,月光,書,一人,安靜,在那個時候你會想清楚很多事情。在寢室里,看得見外面的月光,由于屋里的白光,月光怎么都透不進來,外面依然是那么美麗。
有時候我在寢室看書就會看見外面的月光,那是多么的美麗,屋里也很冷靜,桌上各種各類的書籍,都可以供自己學習。
學校看書最多的地方應該是教室,因為教室里面我們可以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在教室看書也能夠有所感受,有時候在教室你思考問題會更清晰,邏輯更加明了。
書有時候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愛,書籍能給一個人帶來快樂,也能給一個人帶來悲痛,所以我們得多看正能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