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泄露軍機
- 經略
- 青衣校尉
- 2083字
- 2020-03-01 23:12:47
趙信翻看了文書的內容,原本便是陰沉的表情,瞬間又越發陰冷了幾分。
身后眾人不明所以,一個個面面相覷起來,心中都是暗想,這公文里有什么內容,校尉為何會是如此反應。
趙信沒有解釋,只是轉手將那公文冊子遞給了身后,開口道,“都看看。”
趙信身后,最近的兩人正式王克松和楊懷德兩人。
王克松已經三十出頭,楊懷德也有二十七八。
王克松眉峰如劍,面容冷峻,楊懷德稍年輕些,面色也要柔緩不少。
說起來,兩人不論是年紀,還是軍中資歷,都要比趙信大,趙信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由名不見經傳變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司,二人心中真較起來,自然也是有幾分夾雜著羨慕和不甘的復雜情緒。
不過二人心中同時卻也將趙信視為自己的伯樂和再進一步的機會,對趙信卻又充滿了感激。
人的內心往往就是這樣的復雜,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可能會生出截然不同,甚至是對立的幾種情緒來。
但這些復雜的情緒卻并不關鍵,最關鍵的,還是人們最終的選擇。
譬如王克松和楊懷德,便是從內心復雜的情緒中,選擇讓感激的情緣壓過其他,于是對于趙信,雖然不能說死心塌地,但卻也心甘情愿的服從。
只不過,他們對于趙信,雖然愿意服從他的軍令,但卻也還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信任和信服。
趙信自己也明白這點,不過卻也并不在意,對現在而言,他們的服從便是已經夠了,至于真正的發自內心的信服,那就要看他日后的表現了。
現下,大家認識也不過幾天時間,互相誰也不了解誰,又還能奢望什么呢?
王克松從趙信手中接過了公文,帶著一絲疑惑得翻看了起來。
看公文的行文格式和落款,確實是由樞密院和政事堂一起頒發下去的。里面的內容,便是要求接到公文的各郡縣做好接應禁軍過境,并按需提供糧草補給。
這自然沒有問題。
不過在公文最后,卻是附了一份資料,里面將此番出征諸軍的名號以及各部的人數都詳細列了出來。
從資料的內容來看,其本意是讓接到公文的各郡縣,能夠更好的做出準備,如何安排營地,又具體需要提供多少食物和糧草,看一眼那資料就一目了然。
曹橋鎮能夠再在大軍還沒有抵達之前,便將大軍營地安排好,甚至對各營各部的駐地都做了細致劃分,便是根據這資料。
王克松皺著眉頭,先是看了一遍,緊接著便又遞給了楊懷德,楊懷德便也翻看起來。
趙信眼見他們兩人都看完了,這才開口,語氣平淡的問道:“都看完了,可有什么想法?”
楊懷德和王克松對望了一眼,心中大概是明白了趙信的意思。
當下便是先聽楊懷德開口,“這冊子里的資料,太細致了一些,雖是給地方準備營地和軍資所用,但也大不必如此詳細。”
王克松接著又補了一句,更是直接指出了問題的重點,“這公文冊子,若是為燕軍細作得到,那我軍情報便是完全泄露了出去,燕軍完全可以針對我軍各部的規模,做出專門的應對和布置,這幾乎就是泄露軍機!”
后世熱兵器時代,情報對于戰爭敵我雙方而言,都是至關重要,一個關鍵的情報,甚至可以直接扭轉戰局。
未必,后世各國,對于情報的重視也是超乎尋常,但凡是強國大國,其情報力量勢必也是頂尖。
而在冷兵器時代,各國軍隊,雖然也是知道情報的重要性,但情報工作卻是少有成系統的。
當然,現時各國的情報工作,雖然不成系統,但卻并不是沒有。
譬如周國,傳言皇帝手中便有一支隱秘的特殊力量,專門用于監視朝野。
只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導致這等情報組織,大多都是對內使用,監視官員百姓,用以防止威脅皇權的力量出現。
至于對外的情報力量,便薄弱了許多。軍中斥候作為軍事情報調查,也多只在戰時使用。
這就導致朝野間,對于情報保密的意識大多頗為薄弱。
只是,現在已然就是戰時。
就算燕國平日真的也并不看重情報活動,此刻戰爭爆發,勢必也要開始關注周國情報,特別是和軍隊相關的情報消息,更應該是對方關注的重中之重才對。
這時候,朝廷發出這樣的一份文書,將此番出征各軍的力量全部寫在了公文了,而且這公文還不是發往一地,而是發往了大軍行軍途中的所有郡縣,這豈不是等于徹底要將這情報給送給燕國么。
趙信身前那前來接應的小吏,原本并不知道趙信要看他手中的文書的原因,也并不覺得這文書里的內容有什么問題。
但此刻聽了王克松的話,意識到似乎這公文是真有問題,而且問題好像還很嚴重,當下心中不由得發慌,直接就跪了下來,“諸位將軍,這公文真的是上官發下來的,小人可沒有泄密啊!”
趙信看了他一眼,倒是并沒有為難眼前這小吏的意思。
這公文泄密的問題,即便要追究責任,也追究不到這這些奉命而為的小吏頭上,“誰說你泄露軍情了?起來吧,我還有話要問。”
小吏聞言似乎是要起身,可起了一半,卻又跪下去了,“將軍,我還是先跪著吧,您有什么問題直問便是,小人必定知無不答。”
喜歡跪著?莫非是腿軟了?
趙信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不過見他不愿意起來,也就由他。
只見趙信稍微沉吟了一下,開口問道,“我且問你,這公文你是合適接到的?朝廷又是什么時候發下來的,你可清楚?”
“回將軍的話,小人是三天前接到的公文,縣里還要提前一天。至于朝廷是什么時候發出來的,小人就不知了。不過若是按著往常的時間,洛陽的公文到我們這里,最多不過兩天,快的話可能當天久了送達。”
“三天、一天、兩天,那最多也不過六天了?”趙信沉吟著,“六天時間,按著正常速度,此刻應該還沒有進入河南地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