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之前事,之后事

  • 恭賀新禧
  • 山程水宿
  • 2574字
  • 2020-03-16 23:08:57

大明立國之初,太祖皇帝仿照千年以前的大一統王朝,實行分封制度,在各地冊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諸藩王。

太祖皇帝有此意旨,當是受多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他懷有“法古建邦”、“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的理想。

他認為,以藩王輔佐正統帝室,可以鞏固國家,讓地方邊境安享太平,不生叛亂。

一句話,自家人,總不至于造自家人的反吧。

另一方面,太祖皇帝起兵之后,在無數場慘烈的戰爭當中,發現各地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世家大族”,在戰亂迭起時只顧及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關注普通百姓的死活。

他們坐擁當時天下靈氣最充沛的山河洞府,享用天下間最為珍貴的資源,遇到戰爭時,卻不想著庇護那些一直供養自己的萬千民眾,而是棄之如敝屣。

甚至,在被擁兵自重的軍閥們派大軍圍住山門時,那些一向自詡高高在上的所謂“仙人”,竟然會讓普通人擋在前面,即使血流成河,顱骨遍地,仍毫不動容。

太祖皇帝的父親母親就是被一地方門派搜羅走了家中余糧,最終被活生生地餓死。

他們把家里藏下的唯一一口糧食留給了兒子,太祖每每想起父母凄慘的死狀,就對那些修真門派多一分恨意。

在破滅天下幾乎所有宗門之后,他擔心日后這些人會再次興起,就打算冊封諸藩。

除了讓他們拱衛邊境地方,也安排他們密切注意各地的門派舊址,一有春風吹又生的苗頭,就以雷霆力量滅度之。

大明的冊立藩王制度就這樣一直保留了下來,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仍遵循祖制承襲有序。

不過,藩王制度還是產生了一些變化,一些不太明顯,卻本質上是為了抑制藩王勢力的變化。

而這一切,就得從自家人造自家人的反說起。

太祖皇帝還在位時,當時的太子祝標就先他而去,這說起來又是一樁慘事,我們且先按下不表。

太祖皇帝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在祝標死后非常悲痛,于是就把皇位留給了年僅十五歲的皇太孫,祝允炆。

太祖皇帝告訴他可愛的孫兒,等你繼承皇位后,我分封在各地的你的這些叔叔們,一定會鼎力扶持,幫助你坐穩皇位。到時叔侄合力共襄盛世,又是一番佳話。

佳話可能算不上,但是絕對是個“動人”又曲折的故事。

太祖的第四子,封地在北燕之地的燕王祝棣,當時正值而立之年,他為人心思深沉,做事不拘小節,又是一位善于領兵的軍事將領。

追隨太祖皇帝起兵的從龍之臣們大都說,燕王是最像太祖皇帝的皇子。

太子祝標在時,祝棣不敢生出其他心思,然而太子去了,老爹竟然讓那個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坐皇位,這是活脫脫的,不尊重人啊!

祝允炆繼位后,感受到這位叔叔日益生起的野心,就動了削藩的念頭。只是他畢竟沒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一來二去,把叔叔沒削倒,卻逼他直接造反了。

祝棣先是占據北平,然后準備妥當,以尊祖訓、誅“奸臣”、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造了自家的反。

這場“靖難之役”結束后,叔叔祝棣如愿以償登上了皇位。當了皇帝,這時他再看各地的那些自己的兄弟藩王,就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雖然迫于祖制,不能把他們全部削職為民,祝棣還是狠狠扒掉了幾層地方藩王的皮。

藩王的護衛被削減,活動范圍受到限制,而且平時總有錦衣衛在處處監視,也就能當個富家佬,一輩子擱封地宅著。

自打祝棣造反成功之后,各地的藩王,再也沒有能威風一把的。

不過,正德五年,駐守寧夏的安化王祝寘鐇再也宅不下去了。

他也要學自己的祖宗,造一造自家的反。

佛說萬事皆因果循環,今日之果皆往事之因,要循一循這造自家反的安化王爺的因,還得往前推兩年。

正德三年,大太監劉瑾做了一件自以為正確的事,頗為自得。

明孝宗時,商人為赴邊地做生意要向朝廷繳納課銀,這些銀兩統交戶部,分送各邊境地區,以助軍需,稱為年例銀兩。

劉瑾認為,這是戶部與邊地官員“共盜國帑”,于是下令停止,留朝廷支用。

其實,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盤。

“如今這天下都是我劉公公說了算,國庫的錢就是我的錢,怎么能分送給地方呢,這不是割我的肉嘛。”

劉公公保住了自己的肉,邊地的軍需儲備卻因此變得空虛,領工資的大頭兵們很是不滿。

正德四年八月,劉瑾又想做一件“正確”的事。他奏請皇帝,要求派御史去各軍區清查屯田。

簡單來說,他是要讓各地的軍區頭子們把侵占的土地吐出來,按時按量地繳納土地稅。

這于國于民,于自己,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嘛。

奉命的御史等官得了命令,覺得是個巴結劉瑾的好機會,到了地方,根本不實地清查,裝模作樣一番之后,直接虛報田畝。

這樣一番整理屯田下來,各邊偽增屯田數百頃,劉瑾大喜,看到錢了,要求各地負責人如實地繳納這些田畝的稅租。

其中派往寧夏的大理寺少卿周東尤為可惡,他清查軍屯時竟然以五十畝土地為一頃,多征畝銀向劉瑾行賄(當時一百畝為一頃。)

除此之外,周東此人頗為歹毒,他經常打罵當地的士兵,甚至還打罵士兵們的老婆,這讓當地戍將衛卒憤怨到了極點,軍中暗生嘩變之心。

當時主管寧夏軍區的都指揮使何錦義憤填膺,準備為受了委屈的兄弟們討個公道。正好,安化王祝寘鐇也受夠了委屈,想離開西北邊陲這要了命的地方,到繁華的京城里走一遭。

君有情我有意,兩個人合作,發動了奪取皇位的叛亂。

因為這件事情的起因歸于劉瑾,加上劉瑾本來就是以“權奸”之名聞名天下,這兩人就傳布檄文歷數劉瑾的種種罪狀,宣告“今舉義兵,清除君側”。

……

三國時的曹魏將領,司馬昭的心腹鐘會,創造了一個造反的最短歷史:三天。這次安化王叛亂,也能進入這個“造反時間最短”的榜單,他比鐘會長不了多少:

從倉促起事,到兵敗被捕,統共十九天。

安化王的叛亂說到底,不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他被捕后,一同起兵的將領也悉數被抓的抓,殺的殺,本來就心里沒底的部眾相繼潰散——造反失敗了。

叛亂被成功平定,按道理來說就沒什么事兒了,劉瑾闖了禍,但也沒釀成特別嚴重的后果,想來給皇帝掉幾滴眼淚,就能平安無事,繼續享福。

但是劉瑾終究沒能平安無事,他的悲劇,原因之一,大概就在于信息傳播速度的不發達。

在突發的公共事件當中,客觀、準確、實時的有效信息往往非常影響事件的后續發展。而在安化王叛亂被平定之后,朝廷里的人們,仍然不知道這一消息。

前一時段的有效信息仍然占據了人們的腦袋:藩王造反啦,快打到京城來啦,大家快逃吧……

皇帝聽說這個消息急了,大臣們也急了,君臣之間心急如焚想著對策,考慮該派誰去解決這場叛亂。

緊張的籌劃安排之中,劉瑾依然沒什么想法,他讀書少,腦子也不靈光,確實沒能想得更遠。

他并沒有注意到,在整個過程中,有一個人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著他,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這個人,正是李東陽。

“權奸”劉瑾的末日,終于要到來了。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温州市| 南投市| 英德市| 峨眉山市| 乃东县| 甘谷县| 玛曲县| 双流县| 布拖县| 密山市| 德令哈市| 兴文县| 漠河县| 钟山县| 白山市| 龙山县| 山西省| 云南省| 昌图县| 理塘县| 高邮市| 牙克石市| 新巴尔虎右旗| 灵武市| 阳原县| 赣州市| 佛冈县| 灵台县| 托克逊县| 太仆寺旗| 平南县| 平凉市| 田东县| 南召县| 临桂县| 芦山县| 万源市| 陆河县| 新化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