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木將記憶中的霸王別姬的電影講了一遍,講的很細致,大到故事的背景從清末到民國到新國到改革開放,小到里面的小人物,癩子、關爺、老鴇子…
講完之后眾人唏噓不已,也被關木的才華驚嘆。
尤其見面后一直把他當孩子看待的鄭青青,眼神就像換了一個人,不斷審視著關木。
老頭點點頭,看向關木兩人的表情柔和不少,“故事很好,尤其是對虞姬表演的描述,學習唱戲的細節,都很符合。難得你這么年輕就了解了這么多,你是要拍電影?配音的時候我可以幫上忙。”
關木連忙感謝,戲曲配音確實需要專業人員,一般演員還真唱不來。
老頭接著說:“你說把戲曲元素融入歌曲內,有作品嗎?”
關木瞅著幾人的眼神,似乎都不太相信。
“有啊!聽我唱,外國人把那京戲叫做Beijing Opera,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
關木首先想到的歌就是這首說唱臉譜,與其他融入戲曲元素不一樣的地方,它是把元素全部納入歌詞,不僅僅是充當和聲、旋律或者只是加入戲曲唱腔,這首歌在詞、旋律方面都加入了戲曲元素,很有意味。
果然,老頭聽完就不停鼓掌,看關木的眼神是越看越歡喜。
老頭一激動,嘴也剎不住車了開始跟三人擺龍門陣,從京劇的誕生聊到他年輕時候的故事,從戲劇內容聊到幾個版本的傳說,說的天昏地暗、鑼鼓喧天。
關木也見識到這老頭的話癆程度。
天都黑了,關木忍不住打斷老頭,“大爺,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散了吧?”
老頭意猶未盡,“散什么散,再聊聊。”
“別,再聊下去這就成了你的脫口秀專場了。”關木趕忙起身拒絕。
鄭青青掩嘴輕笑。
老頭砸吧砸吧嘴,“脫口秀是什么東西?”
關木站起身整理著衣服,說:“脫口秀就像你剛才那樣,一個人嘚吧嘚的節目,說的還生動有趣,讓人忍不住要聽。”
老頭點頭思索,“還有這種節目?倒是不錯。”
關木一愣,腦子就浮現了他策劃的那個脫口秀欄目,這老頭擔任不正好嗎?故事多,見識廣,還是一個大教授!
經過幾人聊天,關木已經知道這老頭是戲曲方面的專家,一位退休的教授,讓他支持節目的話再好不過了,畢竟一個不出名的網絡節目沒什么名人愿意來主持。
關木再次坐下來,看著老頭精致的裝扮,越看越滿意,氣質、談吐、裝扮…不要太完美。
“大爺,其實宣傳戲曲的方法有很多。歌曲里面加戲曲元素是一個辦法,拍電影是一個辦法,但這都是間接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直面應對!”
老頭鄙夷地看他一眼,“唱大戲?誰去看呢?”
關木身子前傾,跟老頭湊很近,“不是那樣,是脫口秀。就像剛才你那樣嘚吧嘚說戲曲的故事,中間多加一些輕松愉快或者感人的情節,圍繞一個主題通過網絡平臺播放出來,不也起到宣傳作用了嗎?就比如你剛才說的大唐鬧三江的傳說故事,我還真沒聽到過這樣有趣的故事。跟我一樣的人很多,他們也都沒聽過。只要你講出來,很多人會喜歡的。你現在就需要一個平臺,需要的是觀眾!”
老頭疑惑地看著他,“有這樣的平臺?現在很多節目都是小姑娘唱歌啊,評分啊。”
“當然有,我們現在就在策劃一檔脫口秀節目,就在影視基地視頻網站播出,每周一集,時間可限制在四十分鐘,還是錄播,很方便。怎么樣?”
關木悄悄向大彬遞了個眼神,大彬立馬會意,又將寬松的時間、豐厚的酬勞、用戶數量上說了一遍,還說要大力宣傳!
最后老頭同意了,鄭青青也答應教大彬唱腔。
關木的生活充滿了緊湊感,晚上回到家不是寫歌就是策劃節目或者憑著記憶寫小說,白天上課算是他的休息時間,課間的時候還要偶爾聽聽大彬發來的小樣。
本來他是打算讓大彬的專輯在下一年初發行,這樣還有很長的時間慢慢打磨,可不知道大彬抽哪門子風非要在十一月份發行出來。
他還是通過李子了解到,大彬是為了角逐華樂金獎,之所以會這樣是受到孫娜專輯的刺激。孫那就是前年全國女生的總冠軍,關木到現在還記得她的經紀人Linda,就因為說了不認識孫娜就被罵成高傲、不尊重人的家伙。為此,關木還在網上被人痛罵!連一位有名的歌手都在吐槽他,雖然他們相互不認識!
孫娜專輯在各大網站上被推的很高,下面的評價也不錯,但關木聽過一遍后就不想再聽第二遍。有一半是中國風,但曲風太相近了。就像是在吃饅頭,大饅頭、小饅頭,好點的弄個花卷!問題是連個包子都沒給整。
在關木看來,太淺薄了。其余幾首如以往的都市苦情歌,也沒有什么特點。總體來講不會掀起一波大熱度,也沒能形成一首能讓人人傳唱的歌曲。所以,這張專輯注定是要失敗的。
至于為什么網上好評占了大半,關木認為是唱片公司投資力度大!
他也理解了大彬為什么要角逐這樣華樂金獎,他認為這樣的專輯都能在網絡上大熱,關木為他準備的這些歌哪首不是經典?大彬想把她碾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