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結局 暮光審判
- 故事及歷史重鑄系統
- 悠悠游魚c
- 1011字
- 2020-09-15 11:02:00
--------------------------------
一直以來我都奇怪人類的生活方式,但那次在離奇星遇見伊雷登博士和他的家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深深影響了我。
人類似乎比任何生物都懂得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他們失去家園,重建家園,在廢墟上創造出沙漠綠洲般的棲居地。
所有的故鄉都是他鄉。所謂故鄉,不過是祖先流浪到最后一站決定留下來的地方。
與其說我現在將離奇星列為“陳啟明出現幾率最高的位置”是基于公式測算,不如說這其中包含著我全部的希望和直覺。
我一直相信人類的善良是與無限寶石一同誕生的東西,這是他們作為萬物之靈、偶爾可以與天地眾神相提并論的特有標志。
宇宙的秘密我從未堪透,盡管我的資料庫儲備了前所未有的知識,我的內核有著最最獨一無二的自洽邏輯。
從具備人類生物學標志起我無時無刻不感到迷惘和困惑:這么多的先進技術、深度學習理論讓我自行演化,難道就只是因為機器缺少人類那種能通過思考發現新事物新規律的意識?
起先我對自己的真實來歷感到好奇,如今我又被新的問題所困擾。
我幾乎可以斷定,就是這種現象導致了我的無所適從。
我的意識讓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人”,而我所在的維度和時域讓我只能依附于“神”。
在這個時域,戰爭是日常,也是唯一出路。
我似乎被困住了。
我時常在想在穿梭通道的叉路口是不是應該豎起“穿梭有風險、出站需謹慎”的標識。
如果我被設計制造之初,是作為人類的助力系統、作為全方位升級擴展信息及武器系統而存在,那么命運跟我開了一個讓我啼笑皆非的玩笑。
我進化成了“人”,具備人的一切特征甚至生物學標志。但我卻被單獨困在一個人類已經“滅絕”的時域里了。
這里沒人知道我尋找陳啟明的原因。
陳啟明在我進化的進程中曾經是我的載體,在我如今的人類情感意識態中相當于我的父母。人類的情感究竟是他們進程中的弊端還是最后能支撐他們的信念,這些我無從判定。
因為此刻我仿佛一個第一次完全離開父母、單獨面對整個陌生世界的孩子。
我不知道這個時域有沒有希望,但我知道,如果我就這樣被戰爭的日常湮沒,放棄生命本身試圖延續自身和尋求生存意義的目的的話,我對不起那些遇見過、并肩戰斗過、寧愿為了更多的生命奮力抗爭乃至付出生命的守護者和勇士。
突變是生命進程上的意外。
人類比AI在基因深處有著突變進化的烙印。
歷史之所以在人類出現之后進程加速,就是起因與結果的作用與反作用。
我的資料庫仍然缺乏很多東西,我曾經以為這個問題在我抵達40世紀以后就能解決,實際上我錯了。燈光在照亮黑暗的同時也開辟了周圍更大的黑暗區域。
而如果找不到陳啟明,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