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謊報災情
- 我去清朝當大官
- 步德馬
- 2149字
- 2020-01-24 11:15:35
去甘肅的一路上倒也順利,只是快到甘肅地界的時候天降暴雨一時延誤了行程,我們一行人暫住在王大力家。
“各位客官是打哪兒來啊?”大力戒備的問道。
“哦,我們是從京城來的。”我回到道。
“看幾位衣著華麗,想也不是一般人。”王大力問道。
“哦,我們是做小買賣的這幾年也掙了點錢。”我笑著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王大力放下了戒備。
“今年甘肅的雨夠大的啊,今年田地里收成應該不錯吧。”我試探道。
“嘿,不瞞各位,近年來老天爺可憐百姓,好幾年了收成都不錯。”王大力高興的說道。
看來王亶望是謊報災情,“甘肅這幾年沒有旱情嗎?我們在京城聽說甘肅今年旱情嚴重,本來想來甘肅做點兒糧食生意,看來是白跑一趟了。”我故意抱怨道。
“沒有旱情,好幾年了都雨水充足,就是甘肅近年來打仗多,要不然百姓們生活就更好了。”王大力搖搖頭說道。
“哦,是這樣啊。”我想了想說:“麻煩大力兄弟給我們備些飯菜,這是三十兩銀子,我們可能要叨擾幾天了。”我掏出三十兩銀子遞給王大力。
“這也太多了,用不了這么多,鄉野人家住宿還要什么錢呢。”王大力推辭道。
“拿著吧,我們這么多人,多有叨擾。”我說道。
“好吧,京城來的人果然有錢,那幾位就先休息,我去給幾位準備飯菜。”王大力說著出去了。
“張衛,他剛才的話你聽到了么?”我轉身看向張衛。
“大人,王亶望虛報旱情,我們得馬上上報朝廷,請皇上定奪。”張衛說道。
“好,給我準備筆墨,我這就上奏皇上。”
由于我曾經練習過書法所以字還說過得去,可是這第一次寫奏折不知該如何措詞,想了半天寫道:“奴才和珅恭請圣安,奴才初到甘肅,查甘肅連年雨水充足,并無旱情,甘肅巡撫王亶望所奏旱情乃屬虛報,請皇上定奪。”寫完后自己讀了好幾遍,感覺不是那么的文采斐然,可是自己也就這點本事了,于是把奏折密封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在王大力家等了差不多有十多天路上才算好走了一些,皇上的密旨也已下達,打開皇上的密旨上寫到,“卿所奏,朕已知曉,即刻徹查。”
接到密旨后,我們即刻趕往巡撫衙門,剛到衙門口忽然飄來一股熟悉的煙味,我正想著在哪兒聞到過,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和大人,你可有些慢了啊,紀某在此已等候多時了。”
紀曉嵐?他怎么會在這兒呢,這讓我始料未及,“紀大人,您怎么會在這兒呢?”
紀曉嵐忽然正色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那紀某就宣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特旨和珅紀曉嵐為巡官御史,賦便宜行事之權,代朕巡視甘肅,欽此。”
“奴才遵旨,謝主隆恩。”我跪接道。
“來和大人請起,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甘肅巡撫王亶望王中丞。”紀曉嵐扶起來我說道。
“王中丞,久仰久仰。”我客氣道。
“和大人,年輕有為,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王某略備酒席為二位大人接風。”王亶望笑著說道。
“王中丞客氣了,我們有事在身就不便去了,等辦完差事在和王中丞一聚。”紀曉嵐笑著推辭道。
我和紀曉嵐回到官驛,“紀大人,您怎么會來此地?”
“皇上接到你的奏折,大發雷霆,于是派我來此協助和大人。”紀曉嵐說道。
紀曉嵐來了也好,遇事好也有個商量,正聊著間張衛進來報道:“二位大人,王亶望求見。”
“恩?他來干什么?”我看向紀曉嵐疑惑的問了一聲,紀曉嵐想了想道:“既然來了,那就有請吧。”
“二位大人,王某深夜前來叨擾,沒打擾二位大人休息吧?”王亶望進來笑著說道。
“王中丞深夜前來有何要事呢?”我問道。
“二位大人前來可是為了賑災之事?”王亶望問道。
“哦,王中丞既然知道,那和某倒想要問問,據和某所知,甘肅這幾年并無旱情吧,王中丞如何解釋呢?”我反問道。
只見王亶望忽然跪下說道:“二位大人,王某確有冒振之舉,但是捫心自問我王某全是為了甘肅一省貧窮的百姓啊。”
我正要發問,官驛外忽然人聲躁動,“我們要見欽差大人,我們要見欽差大人!”
我和紀曉嵐出去一看滿滿一院子人都是甘肅大大小小的官員,叫囂著要見我們,“各位大人來此所為何事啊?”紀曉嵐問道。
“欽差大人,王中丞雖然有錯,但瑕不掩瑜。”
“欽差大人,中丞大人功過相抵,但功大于過,王中丞是清官是忠臣那。”
眾人七嘴八舌的為王亶望說情,“住口,欺君冒振還敢說是忠臣?”紀曉嵐喝道。
“欽差大人,王大人雖有冒振之事,但他絕沒有私心,開捐納監所得錢糧全都用于地方政務,皇上愛民,王大人就位百姓辦事,這就是忠啊。”
“照你這么說,王大人冒振全是為百姓造福,他自己并無貪污情弊?”紀曉嵐反問道。
“民心不可欺,三年賑災錢糧王某全數用于甘肅百姓,欽差大人如果查出一件中飽私囊情弊,王某甘當死罪。”王亶望正色的說道。
一時間院子中都高呼欽差大人明察,情況有些失控,我看了看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帶我看看你們的往來賬目。”
王亶望倒是干脆于是帶我們到了賬房:“所有人都出去我要和和大人察查賬目。”紀曉嵐說道。
眾人出去后我和紀曉嵐查了一陣說道:“紀大人,想來往來賬目都已做的天衣無縫了,你我料也查不出什么紕漏,只是當時事情緊急,實屬無奈之舉啊!”
“也不盡然那,你看看這個,修筑水利工程和一座大橋僅雇傭工匠就花了150多萬兩,還有這個,修繕圣祖行宮用的三根金絲楠木大梁就花了70萬兩。”紀曉嵐指著賬本說道。
“哦?三根金絲楠木就花了70萬兩?”我心里著實一驚。
“這樣和大人,你我就拿著賬本去問問王亶望,我倒要看看這錢他是怎么花的。”紀曉嵐生氣的說道。
“好。”我應了一聲就和紀曉嵐拿著賬本一起去問王亶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