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罷官李侍堯
- 我去清朝當大官
- 步德馬
- 2105字
- 2020-01-18 23:32:07
看樣子紀曉嵐還在生我的氣,我走過去道:“紀大人?曉嵐?嵐嵐?是我不對,今天不應該沖你發火的。”
我說完只見紀曉嵐的夫人正捂嘴偷笑。
“誰生氣了,我只不過是在想一些別的事情,一時沒有聽見而已。”紀曉嵐言不由衷的說道。
“好了,和某給您賠不是了,紀大人一路之上可有什么計劃。”
“你我一路之上要微服出行,不必驚擾地方官員,這樣不僅能省去不少麻煩,還能出其不意的出現在李侍堯面前。”
“好的,那你我一路以何身份掩護?”
“和大人,您就扮做商人,紀某就扮做教書先生,您看如何?”
“紀先生扮做教書先生到是本色出演,可我這樣子像是商人嗎?”我問道。
“老爺您確實挺像一商人的。”張媛插話說。
我白了一眼張媛道:“那好吧,就照您說的辦,那你我以何相稱呢?”
“紀某年長,你就叫我老紀,和大人年輕就叫和二吧。”
“和二?紀大人我怎么覺得,和二有些難聽呢?要不我也叫老和?”
“和大人正直壯年,配一個老字有些不妥吧!”
“也是,老和也不太中聽,和二就和二吧,這紀曉嵐是真會耍人。”我想著說道:“好吧,就依紀大人所言。”
剛啟程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新鮮,可是到后來我才知道什么是舟車勞頓,日出日落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才進入云南地界。
“老紀啊,可算是快到了,可給我累死了。”我下了馬車說道。
“好,你我收拾收拾,明日就去……”
“站住,你們干什么的?”紀曉嵐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蒙面大漢攔在路中間喊道。
我和紀曉嵐相視一眼說道:“各位好漢,我們是商人,今日路過貴寶地,還請諸位行個方便。”
“少來這套,把錢財留下,否則我的刀下可不留情。”大漢狠狠地說道。
“各位好漢,各位好漢,我們一路奔波,身上已分文沒有了,還請諸位行個方便。”我說完看向紀曉嵐示意他想想辦法。
只見紀曉嵐點了一鍋煙淡淡的說道:“蕓兒,看你的了。”
只見紀曉嵐的夫人蕓兒快步上前和劫匪打將了起來,我看見對方人多怕她有失,于是也讓張媛前去幫忙!
紀曉嵐的夫人果然明不虛傳,再加上張媛,三下五除二就把劫匪們打翻在地,一個個跪地求饒。
打發了劫匪,我們一行人進了城中住下,由于勞累所以就早早休息了。
半夜忽聽得屋頂有異動,張媛起身追了出去,我也起身追去,我剛出去就看見紀曉嵐也追了出來。
“和二,看來你我行蹤已然暴露,有人在監視你我。”
“看來這李侍堯果然勢力不小,你我此行頗有難度。”我擔憂道。
正說話間張媛她們走了回來,看神情也是無功而返,被這么一驚身上困意全無,于是幾人坐下商討該如何辦案。
“依我看明日去總督府直接宣詔,先將李侍堯革職,然后再查要事半功倍。”我說道。
“你我初到此地,如此打草驚蛇,更是無法查證,紀某以為要暗中查訪。”紀曉嵐爭道。
“現在他們已經知道你我到來,如何暗訪,優柔寡斷反而給了他們喘息之機。”我說道。
“可是,要是查無實據,你我可就有麻煩了。”紀曉嵐說道。
“紀大人,今天路上的劫匪恐怕就是李侍堯所派,遲了你我恐遭不測。”
“和大人,我知道李侍堯曾多次對你出言不遜,但切不可因私廢公。”
“這個李侍堯確實曾對我多番羞辱,說我一個抬轎子的,答對了皇上的倆句詩,羊雜碎就上了席了,可是和某不是那斤斤計較的小人,不會挾私報復他的。”
紀曉嵐看了看我堅定的表情無奈的說:“但愿吧!紀某是擔心……”
“紀大人,你我有皇上圣旨,還有何顧慮,你我得及早在總督府露面,此地不安全啊!”
紀曉嵐點點頭道:“也只好如此了,此地確實不易久留我們得趕快走。”
等到趕往總督府天已大亮,我和紀曉嵐穿上官服進府宣旨將李侍堯革職。
才剛宣完圣旨李侍堯就喊道:“和珅,你挾私報復,我要到皇上面前參你一本。”
看著他倒霉的樣子我不禁有些高興,“李侍堯,你貪贓枉法,欺壓百官當有此報,和某只是奉命行事,你要有意見大可上奏天聽,但是現在和某就要例行公事,我問你,你以皇帝采辦貢品為名,勒索云貴地方官員白銀一萬六千余兩;后又勒索地方官白銀一萬余兩,用于修繕自家房屋,可有此事?”
“絕無此事,是誰在誣陷我?”李侍堯說道。
“證據確鑿你敢抵賴?”我怒著把海寧的證據甩給了他。
“這全是海寧一面之詞,你可有其他人證?”李侍堯拒不承認。
“好,那我就讓你也嘗嘗大刑的滋味兒。”我說著就要動刑,紀曉嵐忙攔住道:“和大人,李侍堯雖然罷官,但畢竟是封疆大吏,自古刑不上大夫,動刑恐有不妥。”
“那怎么辦?不動刑他不招啊!”
“和大人,聽我一言,切不可動刑,先退堂收押容后再議。”紀曉嵐勸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容后再議。”
收押了李侍堯,我以為平日里遭他壓迫的官員,肯定會出來指證他的,可是等了3天都沒見有人前來檢舉,看來李侍堯應該早就安排妥當了。
“紀大人您覺得此案,應該以什么為突破口?”
“紀某查證多天也是毫無頭緒,看來李侍堯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了,此案不好查。”
“賬目往來也沒問題嗎?”我問道。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端倪。要是細查可能會耗費大量時間。”紀曉嵐說道。
“查我估計是查不出來的,李侍堯可是多年經營,一時根本無法查清,要不咱們換個思路來查此案?”
“和大人您有什么高見嗎?”紀曉嵐問道。
“把李侍堯的親信抓來,言行拷問就不信他不招。”
“這樣做穩妥嗎?再說去抓誰呢?”
“此人得是李侍堯身邊的人,知道李侍堯所有的事兒。”
“管家!我和紀曉嵐同時說道。”
“他的管家一定知道他所有的事。”我又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