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美國人曾經寫了本書,分析人一生需要的朋友類型,包括摯友、同伴、有趣的朋友,還有啟發學習的友人等等。同事大概可算在他歸納的職場朋友一類,友誼僅限于辦公場所,工作之余的瓜葛則越少越好。嚴格來說,我和歐陽炎的關系就屬于此類:我們相互之間的了解,都是建立在便于開展工作的基礎之上。
很明顯,歐陽炎的世交好友東方毓、南宮鳳、南宮凌,甚至紫瞳應該不包括在這一行列。就算都是有錢人,他們還要分個三六九等。從前就家底殷實的“四方”家族自詡為old money,有點不把佟氏、喬氏和北辰集團這樣的后起之秀放在眼里。尤其是有這樣一種傳言:白手起家的喬氏和北辰掌門人,都是依靠妻子娘家的財勢,才得到今時今日的地位。
“所謂的old money(老錢)家族,不也是靠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下來的財富嗎?”在南宮鳳意外到訪后的某一天,我總算找到個繼續有關她的話題的機會。“如果后代不努力,多半還是要啃老;與之相比,‘夫妻本是同林鳥’,靠丈夫或者妻子的力量發達,也沒什么丟人的嘛。”
“我不覺得是丟臉的事啊——在中國歷史上,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還有清太祖努爾哈赤,都是借助了妻子娘家的力量才逐漸崛起的。”歐陽炎引經據典地回答。“在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里,貧窮的大才子司馬相如,也是得到了岳父卓王孫的資助,才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司馬相如本人也是抱著這種想法吧?”我點點頭,“雖然他當時已經作為《子虛賦》的作者名聲大噪,生活上還是一貧如洗。去參加富翁卓王孫的宴會之前,他早就得知其女卓文君寡居在家,還特意彈琴來引起對方的注意——他的相貌、風度和琴藝應該是真的不錯,讓千金小姐愿意放棄優渥的生活與之私奔;后來更是為了生計所迫當壚賣酒。卓王孫認為女兒這樣拋頭露面很丟人,還是忍不住出手接濟了這對夫妻——有人認為這樣的結果正是司馬相如的謀劃,最后成功沾了妻子的光,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這樣聽起來,司馬相如像是個心安理得吃軟飯的人一樣。”歐陽炎無奈地搖頭。“其實他得到漢武帝賞識做官之后,生活上也得到很大改善,并非傳聞中的那般貧窮;正是由于他有著大好前途,卓王孫才會回心轉意把財產分給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