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丁丑一班
- 螳螂刀
- 鳥飛梨落
- 2769字
- 2020-03-18 09:52:55
人杰與蘇丞丞作別后,便被院長等人引至童生院。
此時其他班級的開學典禮已近尾聲,唯剩丁丑一班與丙丑一班的師生,皆立于庭院中翹首以盼,目光灼灼地望著月洞門方向。
彩蝶接過人杰從儲物戒中取出的青布書包,忽而轉身,眸光如寒星掃過丁丑一班的學生。她聲線輕柔卻帶著金石之音:
“列位之中,若有對我家主人不敬者...”
話音未落,她的身影已化作一道流虹消失。剎那間,七只流光溢彩的蝴蝶破風而出,周身縈繞著幽蘭般的香氣,如閃電般穿梭于學生之間。
待彩蝶復歸原位時,手中流星蝴蝶劍正緩緩滑入鮫魚皮劍鞘,劍穗上的珊瑚珠輕輕顫了三顫。她再次啟唇時,聲線冷得像臘月寒冰:
“定斬不饒!”
“呀!”數聲驚呼此起彼伏。學生們只覺脖頸一涼,已有細細血痕滲出。傷口雖淺,那瞬間的森寒卻如冰水澆頭,驚得眾人汗毛倒豎。幾個膽小的女童已嚇得眼圈泛紅,淚珠在睫間打轉。
丁丑一班的周學禮夫子見狀,頓時怒目圓睜,正要發作,卻見院長疾步上前,對著他輕輕搖頭。
“夫子海涵,”彩蝶斂衽一禮,面上笑意懇切,“奴婢只是恐少年人血氣方剛,不知輕重,故而略施薄懲,實為警醒眾人。”說罷又向周夫子深施一禮,轉身款步離去,裙角掃過青石板,未留半分聲響。
蕭如華見狀暗暗松了口氣,待誡室方向并無動靜,方朗聲道:
“同學們久候了,且開始丁丑一班的開學禮!先生,請與同學們并肩而立。”
人杰走到了一眾心有余悸的同學面前,看向周夫子,等待著他的指令。
只見周夫子嘴角微抽,深吸一口氣——
他雖為蕭如華最信賴的弟子,早已得知安排,卻未料這侍女竟如此張揚。執教二十載,何曾見過這等放肆行徑?便是城主入得書院,亦需循規蹈矩,此等作為,已是對至圣先師的大不敬!
受彩蝶之舉影響,周夫子對人杰的觀感再次跌落。他見眾長老與學子皆拭目以待,只得強壓怒火,望向眼前這屆男女比例失衡的學生,朗聲道:
“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衣冠不整,何以明事理?
為師在開學禮跟你們講的第一個道理,就是今后不論走到哪,想做什么事,都要‘正衣冠’!同學們,排好隊,給我站直了!”
但見學子們背著嵌玉小書包,竟以人杰為中心列成九宮方陣,連站隊的間距都分毫不差。周夫子頷首——
這批學生未經提點便井然有序,竟無需他多言半句,可見根基確是不俗。
他示意身旁女侍童上前為女童們整理裙裾,自己則板著臉,親手為入杰梳理發髻、正了衣領。非是厚此薄彼,實乃男女大防的古禮所在。
原來這丁丑一班,除了人杰,竟全是豆蔻年華的女學生!
此事還得從入學時說起。
天道書院雖為治學圣地,卻是耗金如流。
每學期束脩本就不菲,更兼膳室用度、藏書館借閱、考資雜費,便是修煉書院心法,亦需購置諸多靈材。
難怪羅橫昔日后天五品修為,仍需日夜操勞卻家徒四壁。
其中最耗財的,便是新生分班。
對寒門子弟而言,能入書院已是萬幸,班次倒在其次。
但對鐘鳴鼎食之家,能入一班不僅可得名師點撥,更是身份的象征。
按往年例,入一班需五至十兩黃金——
要知尋常三口之家年開銷不過五兩白銀,十兩黃金足夠平民度日二十載銷。
當九娘為人杰報名丁丑一班時,湘城的高門大戶頓時沸反盈天。
家中有十三至十五歲孩童未入學者,皆爭相報名,尤以有閨女的人家為最。
古往今來多少佳偶天成,皆始于同窗之誼?湘城田海山與蕭如華夫婦,至今仍是城中美談。
十年同窗朝夕相處,最易滋生情愫。人杰雖言只修半載,誰又知他不會在此期間對哪位同窗暗生好感?
即便無意,這層同窗之誼,亦是千金難換!
許多人皆知自家孩兒非治學之材,或早有從商叢軍等籌謀,卻仍執意將子女送入天道書院。
為何?
不過是想讓孩兒早早結交些可靠之友,尤其那些未來可能平步青云的人物。
是以這個春節,湘城的豪門貴胄圍繞人杰這個“香餑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排班之爭”。
起初尚有不少男童家長參與角逐,不知何人先喊出一句戲言,竟將今年的丁丑一班喚作:
“趙公子的相親班”!
這下可讓送兒子報名的父母們窘迫不已,街頭巷尾皆是議論:
“那可是趙公子的相親班,你竟讓兒子去摻和?”
更有好事的五鬼幫眾上門尋釁:
“聽聞有幾個男娃厚著臉皮報了趙少爺的相親班,其中便有令郎吧?莫不是想與趙公子爭佳人?”
隨著時日推移,各方壓力愈演愈烈,終成了如今的局面——
“趙公子的相親班”報名費已飆升至三百兩黃金,此價已破書院百年紀錄!
周夫子得知自己執掌的班級竟是這般來歷,只覺一陣氣血翻涌。便是院長再三叮囑,他對人杰的觀感也早已帶著幾分芥蒂。
此刻聽得院長提醒,周夫子才從怔忡中回過神,命學生們列好隊,引著眾人步入丁丑一班的學堂。
但凡童生班的學堂形制皆同:
三十張梨木桌椅擦拭得纖塵不染,分作三列,每列十張,每張桌案配兩個座位。各座位上已擺好典籍、素箋與文房四寶。
四角處設著燃著銀霜炭的紫銅熏籠,學子一進門便覺暖意融融。
堂前有半尺高的石階,階上擺著一張四尺高、五尺寬的云紋幾案。幾案后方的精雕擺臺上,端放著至圣先師的神位。
周夫子走上前,指尖輕叩幾案:
“同學們先尋座位,尋得后且莫急著落座。”
說罷便饒有興致地打量眾人——
于初入書院的童生而言,選座雖為小事,卻可窺見其教養。但凡家中教誨得法者,皆明“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的道理。
夫子默立一旁,靜待學生們的反應,預備適時點撥謙讓之道。
未料眾人目光竟齊刷刷投向人杰,其意昭然,竟是請他先選。
人杰見狀奇道:
“為何都望著我?我隨意坐便好。”
眾人目光又齊齊轉向一名少女。
此女雙鬟各簪一朵粉翡花,見眾人看她,頓時頰生紅暈,越眾而出,行至中排末座,朝人杰盈盈一拜:
“先生可愿屈尊坐在此處?”
“好。”人杰爽快應下,行至該座站定。
那少女左右環視,向面色不佳的同窗們拱手一禮,便喜滋滋地站到了人杰身側。
余下學子皆識趣地讓年幼體弱的站前排,其他人依序落座,竟無一人爭執。
周夫子環顧堂內,連身形最高的人杰都立于末排,預備好的教誨之詞竟無從說起。
他心中納悶——
這些少女分明是初次相見,配合卻如此默契,倒似提前排練過一般。
……
兩個時辰前,天光未晞,書院大門緊閉,門前空無一人。
倏然間,一乘乘青呢小轎絡繹而至,轎中少女們背著嵌玉小書包,在門前集結。
她們的家長已歷經數輪明爭暗斗,最終商定讓孩子們自行約定時辰,當面定下規矩。
起初少女們尚客客氣氣地互報姓名,未幾便爭執起來,忽聽得一聲尖叫,原來一名少女的發辮竟被旁人揪住。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忽有一名頭戴雙朵粉翡花、臂挽翡翠環的少女朗聲喝道:
“都別吵了!”
這一聲清喝竟帶著內力,震得眾人耳中嗡鳴。眾女心中駭然:
“好深厚的內力,怕得上三品修為!”
這五十九名少女中,練出內力的足有四十余人,然多為下三品,能至中三品者僅六人。
那少女見眾人被自己震懾,續道:
“尚未見著公子,便已這般爭執,屆時若被他瞧了去,莫說結交,怕是連正眼都不會瞧你們。”
“可是人稱翡翠女俠的馮雙雙?”
“正是本姑娘。諸位可愿聽我一言?”
“女俠有何高見,我等洗耳恭聽。”一名衣著素雅卻受眾人敬重的少女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