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因為愛情
- 羅塔的失蹤
- 小農的書
- 2017字
- 2020-01-08 19:26:55
“你能跟我說說你家里的情況嗎?或許這對找你兒子有幫助。”程茜坐到了吳靜的病床邊。
她也不知道這到底有沒有幫助,可直覺告訴她,在這樣家庭里面出來的孩子,可能會走什么極端,這都是不可預料的。
羅塔剛剛七歲,這樣極端的想法似乎不大可能會發生在他的身上。
程茜很想知道,吳靜知不知道羅子成和宋倩的關系,她總覺得這幾個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羅塔的失蹤和這些聯系不無關系。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會成為家庭關系的犧牲品嗎?想到這個想法的時候,程茜都被自己嚇了一跳。
她連忙在心里告誡自己,是自己懸疑小說看多了,才會聯想出這么不切實際又不近人情的想法。
站在窗邊的鄭遠航一直注意著吳靜臉上的變化,在聽到程茜讓她講一下家里的事情時,她的眉頭皺了一下。
對于過去,甚至于對于她的生活,她都不愿意多想,更不愿意提起,可她今天卻又無法選擇,她面對的是警察,她知道自己必須說實話。
“我生活的不幸福,你們應該可以看的出來。我經常被他毒打,我甚至已經記不清楚多少次。剛開始的時候我會反抗,我會想要離婚,可我打不過他。那時候孩子還小,我怎么能讓孩子沒有爸爸呢?所以就忍了下來,后來也就麻木了。”吳靜平靜地說道。
她的眼底沒有看得到的悲傷,平靜的就好像沒有半點波紋的湖面。
“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打你的?是從結婚開始嗎?”程茜繼續問道。
吳靜輕輕地搖了搖頭,開始回憶那段時光,那段看起來不明亮,卻也曾讓她感覺充滿希望的時光。
“我們是因為愛情結婚的。”吳靜看著前面,眼神空洞而迷惘,失掉了焦距,摒棄了一切。
她的話成功地讓鄭遠航和程茜愣住了,因為愛情?怎么可能是因為愛情呢?
他們甚至設想出了無數種結婚的理由,可能是父母之命,可能是朋友介紹,可能是到了年紀被逼無奈,也可能是別的可能,可怎么能因為愛情呢?
愛情不應該是神圣而美好的嗎?何時變成了暴力和冷漠,從羅子成和吳靜的眼中,看不出絲毫往日愛情的模樣。
“你們沒想到吧?”吳靜扯著嘴角,露出一絲苦笑。“現在想起來,我自己都覺得和做夢一樣。如果現在還能選擇,我肯定不會這么選。”
“那你們的感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不好的?”程茜看著已經開始有些表情的吳靜說道。
“應該是在羅塔兩歲的時候,他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開始看我不順眼,我做什么都是錯的,他也開始變得夜不歸宿,經常喝酒,只要我一問,他就會大發脾氣,還會動手打我,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好好的人,怎么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這樣。”吳靜用手捋了一下頭發。
她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繃帶,疼的她緊皺了一下眉頭。
“現在想想,還不如當初就離婚了,可能離婚了,我的孩子也就不會丟了。”說著,她又紅了眼眶。
這世界上哪有什么如果,如果真的能有如果,便不會有那么多讓人后悔的事情。
“你當時不愿意離婚,就只是因為你的兒子嗎?”程茜有些不理解地問道。
她還沒有結婚,更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不是很能理解吳靜的這種做法。因為孩子而不離婚,在她看來,像是一種借口,一種掩蓋真正原因的借口。
“可能不是吧?”吳靜看了程茜一眼,似是不確定,可又是那么的肯定。
“為什么是可能?”程茜引導著她。
“我是遠嫁,我家是山西的,當年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他,那時候怎么也想不到,嫁給愛情的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這些話從她的口中說出來,終于觸動了她內心最脆弱的痛。
眼淚流下來的時候,她的心也一定在滴血。
程茜看到吳靜抓著床單的手在輕輕顫抖,她情不自禁地伸手抓住了她的手,想要給她安慰和力量。
吳靜有些詫異地看向她,在片刻地錯愕之后,她顫抖著哭出了聲音。
忍了太久,在這一刻得到安慰,她終究還是忍不住了,反手抓住程茜地手,傳遞著痛,也傳遞著她這些年隱忍的苦。
“我想離婚的,可是我沒有家了,我害怕我變成一個人,所以忍了下來,我以為哪怕有個家就好,可我漸漸明白,這里根本就不是我的家,我的家早就在我離開的時候沒了。”吳靜哽咽著說道。
程茜看到一顆晶瑩的淚珠從她溢滿淚水的眼眶里掉下來,打在病床上,無聲卻重重地敲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她是孤單的,孤單到連掌心的一點溫度都能讓她感動。
“你和家里人鬧翻了?”程茜輕聲試探著問道。
吳靜輕輕地點了點頭,將眼睛閉起來,不敢去想以前那個叛逆又無知的樣子。
“當時我的家里人怎么也不同意我嫁到這么遠的地方來,可是我一心想要嫁給他,就不顧家人的反對,偷偷跑了出來,和他結了婚。剛開始還挺好,那時候他家里很窮,我們倒是過的很開心。后來他有錢了,就開始不像他了,開始變成了我害怕的樣子。”
吳靜慢慢平靜了下來,似乎每次說道羅子成的時候,她都是平靜的,不帶著情感的。
一個冷漠的施暴者,一個平靜的受害者,兩個人的表現實在和愛扯不上什么關系。
“有的時候,我都想殺了他。”吳靜突然說道,嘴角露出了狠厲又自嘲的微笑。
程茜和鄭遠航只是同情她,并不覺得她說這些有什么可怕,畢竟羅子成好好地生活在那。
他們沒有說話,作為警察,他們不會鼓勵這種想法,作為一般的人,他們又理解這種想法,所以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我真想我的兒子,我想去看看他。”吳靜有些自言自語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