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狼煙起
- 風起海龍
- 沂河秀才
- 2075字
- 2020-02-14 21:50:50
幾個大字而已,很快便被刻完,兩個刻工還細心涂上了特制的赭色顏料,能確保其在風雨中幾十年不褪色。
小舟被收回船上,這艘孤獨的大船很快便再次起航。
等到這艘船在川東追上船隊,已經(jīng)是農(nóng)歷臘月23,也就是北方的小年,或者說漢字文化圈的灶王節(jié)。
灶王節(jié),是一個祭祀灶神的節(jié)日,有官三民四的講究,楊家是官,自然在23日祭祀,盡管播州居民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節(jié)日。
吃過晚飯,楊夫人便忙了起來,她命人擺好桌子,又打開隨身帶的行李,取出香爐等物。
楊可棟一旁看著,暗想這個娘不愧出自龍虎山啊。
等祭祀完畢,天色已黑,楊可棟心血來潮,突然想讓楊夫人占上一卦。
楊夫人微微詫異,這是兒子第一次請她算卦,但還是說道:“無事不起卦,早些睡吧。”
但是楊可棟執(zhí)意懇請,請她算算播州近況,楊夫人無奈,取出三枚銅錢,以六爻之法算了起來。
忽然間,楊夫人原本平靜的臉上頓時凝重起來,楊可棟看在眼里,心里暗道不妙。
“娘,什么情況?”楊可棟小心翼翼問道。
“情況很不好,可能有大事發(fā)生,我們必須盡快回去。”楊夫人只說了這一句,接著便叫來管家,命其安排各船,全速返航。
低沉的號角響起,各船調(diào)整風帆,在逆流中全速前進。
“娘,有必要嗎?你算的又未必準。”楊靈頤也聽到了動靜,從甲板上走了進來,“今年春天你給二哥算的就不準啊,這都快過年了,能發(fā)生什么事。”
“娘?”楊可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輕輕叫了一聲。
“卦象很不好,我心里感覺也不太妙。”一身青色道袍的楊夫人說道,“靈頤說的也沒錯,我算的未必準,你舅舅在就好了。”
“明天就回家了,你二人也別慌,早些睡吧。”
楊可棟回房,暗想能有什么大事發(fā)生,播州被父兄牢牢掌控,可以說是水潑不進,而且這一年播州幾乎沒有進行挑釁行為,即便偶有摩擦也總是選擇退讓,又按時足額進貢,按說朝廷實在沒什么動機動手。
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但既然母親感覺不好,也得留個心眼,因此他決定等快到播州時讓所有船員披掛整齊,以備不測。
而在十九日,也就是楊可棟收到年貨的那天,乾清宮里囤積許久的奏折終于被皇帝朱批,其中有一份發(fā)到內(nèi)閣,經(jīng)抄送后,分別送往錦衣衛(wèi)和兵部。
這份奏章,是內(nèi)閣牽頭,兵部與錦衣衛(wèi)聯(lián)名上的,主要針對播州問題,從播州割據(jù)的歷史開始,詳細闡述前宣慰使楊應龍所作所為,進而分析川黔與播州力量對比,最終提出一個方案,改土歸流,斬首行動。
斬首行動,這四個字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駱思恭提出的,由于播州收斂數(shù)月,而朝鮮議和尚未完全達成,朝廷并沒有多少富裕兵力去對付這個擁兵十幾萬的地頭蛇。但改土歸流卻是大勢所趨,西南在明朝時已經(jīng)被朝廷完全掌控,在重慶這座大城附近卻有這這么個桀驁不馴的西南最大的土司,這是嚴重威脅,在朝廷看來這不能忍。
要強推改土歸流,播州首當其沖。但若起戰(zhàn)火耗費巨大,且很可能曠日持久,這對連年吃緊的大明財政是不小的負擔,于是出于職業(yè)習慣,錦衣衛(wèi)指揮使提出了“斬首”這個方案,其中心思想就是由錦衣衛(wèi)滲透,籠絡地方土官,除掉楊家。同時調(diào)遣目前相對恭順的永寧水西二土司進攻播州,在戰(zhàn)事已定后官軍坐收漁利,將播州徹底改土歸流。
計劃提出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錦衣衛(wèi)早已派了不少精兵強將前去從事破壞活動,相關滲透、潛伏、偵查、收買、分化等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播州地方部分土官早就不滿楊應龍的嚴苛統(tǒng)治,又眼紅織布廠的巨額利潤,被錦衣衛(wèi)一忽悠便紛紛拍胸脯答應,而朝廷付出的成本只是一張委任狀而已。此外,兵部也發(fā)了調(diào)令,秘密調(diào)集廣西云南部分官軍以換防名義前往貴陽,又令永寧水西二土司籌備發(fā)兵。
當然,這些需要萬歷皇帝首肯,但皇帝懶政,奏章便一直在乾清宮吃灰,遲遲得不到批復。但戰(zhàn)機不容貽誤,內(nèi)閣早知道皇帝秉性,于是在首輔趙志默許下,早已提前安排了下去。
內(nèi)閣所等的,只是一個披紅,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提議皇帝只要看了,必定會批復。
于是,當這個以朱筆寫著“準了”的奏章剛被送出,錦衣衛(wèi)便馬上行動,幾只信鴿便在暗夜中離開了京都。
年前平靜而熱鬧的播州,其實早已暗潮涌動,最近幾天,城中突然多了很多各色人嗎,皆言采購年貨。
“爹,剛剛得來的消息,廣西駐軍一萬多人移防貴州,云南官軍兩萬余人移防貴州。”書房,楊朝棟匆匆前來,向楊應龍匯報。
“換防?換防不可能,不過三萬多人能成何事?調(diào)四萬苗兵,分守重安、黃平、草堂、余慶,我等與貴州接壤的地方數(shù)這四地為關鍵。婁山關不容有失,播州城外有兩個大營,你帶一個去婁山關幫你二叔,走的時候不要聲張,等到年前一天若無事便和你叔一道回來過年。另一大營每日選三百人便裝進城上街,選兩千人上城墻,把守九門。”
“是。”
換防這借口自然是騙不過楊應龍。不過才三萬人,楊應龍沒怎么放在心上,但還是本著小心謹慎的原則,增強了各處防備。
“府中防備也要加強,加一百人吧。官署照常運行,府中禁止有人外出,你我不再露面,你去婁山關,我過幾天去海龍屯,不可聲張。派人去碼頭等你弟弟,回來后帶著你娘直接去山上。”
楊應龍又想了想,終究感覺還是有些草率,于是叫住楊朝棟,補充道。
“是。”
“將軍,不好了,狼煙!狼煙!”楊朝棟正欲出門,突然有仆人匆忙闖入,虛掩的書房門被轟然撞開。
“什么?”
“狼煙?!”楊應龍一拍書桌,猛地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