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戶外拓展
- 我是一支來自江城的竹
- DQ和巨無霸
- 4706字
- 2019-12-29 17:57:55
米多多被郵件通知參加后天的會計系B組戶外實踐課,而簡靈筠沒有收到。她給系里的顧問(在美國類似班主任的角色)發了封郵件詢問此事,這才得知學校漏發了這封郵件,因此她已經錯過了會計系A組的實踐課。因為這次戶外實踐課每次只能安排四十名學生,系顧問只好將她安插到商學院的信息系統和金融系的那場。靈筠悻悻地想,本來這是開學前和其他會計系同學見面、交流的好機會,結果自己卻要和一群其他系的學生度過一整天,實在是掃興。
第二天,簡靈筠穿著一身運動裝上了校車,由于自己一個人也不認識,她就獨自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校車里面幾乎都是印度人,充斥著一股濃濃的咖喱味和汗味,更是熏著她頭昏腦漲。
正當她無聊的玩著手機時,一個男生問道:“同學,你旁邊有人嗎?”
她抬頭看了他一眼,有點詫異這輛車上會出現一個中國人,“沒有的。”她笑著說。
坐在旁邊的這個男生是個自來熟,還沒坐下一分鐘,就開始自我介紹了。他的中文名太難記了,靈筠只記住了他的英文名叫Robert。Robert介紹說,這輛車大多是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除了印度人就他一個中國學生,而金融系有一半是中國人,據說還有兩個泰國人。因為,車里空氣不暢,靈筠一直想作嘔。Robert卻絲毫沒有察覺她的異常,仍然滔滔不絕地講述信息系統專業是有多么難申請等等。
到達了類似國內戶外拓展的訓練基地,靈筠猛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總算是活過來了。她和Robert一同與另一輛校車上的學生在草坪上匯合。
教練在簡單做完自我介紹后,將所有人混編為四組,靈筠和Robert也正好分到一組。教練接著要求每組出一名隊長,隊長可以自薦或者由該小組成員選出。靈筠這才掃視了周圍陌生的隊友們一眼,小組里幾乎都是中國學生,因為都在嘰里呱啦地小聲用中文說話。小組中有個典型的東南亞樣貌的男孩,皮膚略黑,鼻子寬扁,而站在他身邊,戴著黑色墨鏡兩手插在口袋里的高個看起來卻很面熟。
其他隊伍組長都已經選定了,一個美國女孩兩個印度男孩。只有靈筠他們組,大家都安靜地盯著草坪,等待哪位“英雄”挺身而出。這也難怪,本來中國人就比較內斂,大家也多是被長達十多年的啞巴英語殘害,初來乍到,要用全英文引導一個隊伍,難免底氣不足。印度學生則完全不同,雖然他們口音之重,只有他們自己人才聽的懂,但是好在英文是他們國家作為交流用的第二語言,他們在任何場合都顯得格外積極和自信。
靈筠在國內有一群關系甚好的外教朋友,另外她在語言上頗有天賦,英語交流能力比其他國際學生更強,其實應付這種場合還是有點底氣的。然而,不自信和膽怯還是無法讓她戰勝自己。
教練笑著看著這組似乎都在深思的學生,問道:“你們組的組長是哪一位呢?”
終于,那個高個男孩打破了尷尬的氣氛,舉了舉手,道:“是我!”
教練很滿意地點點頭,“那請你做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Kein,泰國人,來自于金融系!”短短幾句話的介紹,卻講得是很流利的美式英語。
靈筠他們團隊成員長舒了一口氣,好像都在說“謝謝啊,泰國哥們兒!”而站在Kein旁邊的東南亞男孩卻有一絲不安,表情又立即恢復了平靜。
當Kein走到隊伍最前端,靈筠才猛然看到他背著的黑色書包上印著三個英文單詞“For the horde”,原來是他,是機場遇到過的“冷漠耳機男”。
靈筠心想,原來他跟我同校啊,還是個泰國人,雖然此人沒有一點東南亞人的面部特征。
“喂,我們掉隊了,你在想什么呀……”Robert猛拍了一下她的肩。
靈筠這才緩過神來。
教練把大隊人馬帶到了一片更開闊的區域,他告訴大家在前方的草地里散落著十個小沙包。剛才分好的十人小團隊,再自行組合成兩人一組,一名隊員需蒙上眼睛在草坪里撿起沙包并用沙包砸在草坪上的其他的隊員,被砸中的隊員則淘汰出局,而他在草坪上的所有行動都只能由站在五米開外的隊友用聲音去指揮。教練還說,最后留在草坪上的勝利者可以得到一個獎勵。
其他兩組隊員先上場,一開始整個場面就顯得十分混亂,因為十個指揮者一起用英文喊“左”、“右”、“前”、“后”、“撿起來”,場上被蒙眼的參與者也分不清誰在叫喚,最后大家都去聽那個嗓門最大的同學指揮了。于是,撞在一起的,栽倒在草坪上的,忙乎了半天沒找到沙包的人,比比皆是。靈筠覺得實在是滑稽,但是等下自己也要上場了,該怎么應對這一情況呢?
一個激靈,她突然想到了這個游戲的關鍵,不光在于隊友間的默契,還有如何讓被蒙眼的人辨認出自己隊友的聲音。她和Robert才剛剛認識自然是沒有任何默契的,更別說辨別出他的聲線,她嘴角微微一笑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一輪的混戰終于結束了,最后留在場上的是摘下眼罩,一臉懵逼的美國妹子。教練兌現承諾,送出了提那星大學的吉祥物----一只臉萌但表情兇悍的山貓。
那只小山貓徹底將簡靈筠的好勝心激發了出來。她湊到Robert旁邊,正想說出自己的計劃。Robert示意她小點聲,并給她使了個眼色,靈筠看了眼站著最近的Kein,覺得他多慮了,“放心吧,我用中文說,他也聽不懂!”
哨聲一響,靈筠站在原地聽到了五米開外傳來操著印度口音的左右和中文的左右。片刻后,她終于聽到了Robert的指令:“西三J”,靈筠橫向挪了三步,蹲下,摸到了沙包。接著又聽見他緊張地扯著嗓子大喊了一句:“北一R”,靈筠鎮定地往前方挪了一步,將沙包投了出去,只聽見“砰”地一下,沙包砸在了某人的大腿上。發現靈筠的方法奏效后,Robert更加有信心,發出的指令越來越頻準確,兩人也越發有了默契。場邊的指令聲變得更加清晰了,因為大多數小組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直到最后,靈筠只能聽見Robert的聲音,他的聲音里帶著興奮,但是也有些不屑。黑暗中,靈筠不知所措,既然只有她一個人留在場上,為什么教練還不喊停?正想著,Robert大喊了一句“小心!”還沒等她來得及消化這句話,她后背撞到了另一個人的后背,由于對方明顯比自己塊頭大,她“啊”了一聲一下子撲倒在草坪上,不遠處傳來了同學們的笑聲。這突如其來一撞,靈筠的眼罩滑落了下來,想到有點狼狽的自己,她便決定放棄這場“戰斗”。
正當她要爬起來,一雙大手伸了過來,靈筠借著這雙手的力站起了身,這才知道原來撞倒她的是 Kein。他只對她說了句“Be Careful!”,就轉身向教練的方向走去,而這次與上次不同,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嘴角竟藏著一絲笑意。
教練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弄得有點措手不及,他不知道手上的兩個吉祥物應該送給誰。Robert看出靈筠很喜歡那個小山貓,自己心里也打著其他小算盤,于是搶先一步對教練說:“教練,這個獎品您就送給Kein和靈筠吧,他們比較辛苦!”
教練看Kein的搭檔也沒有異議,于是將吉祥物送給了二人。
教練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靜。“我們這場比賽的最后兩名勝利者是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比賽的,Kein和他的搭檔直接用手機通話來進行溝通……”聽到這里,靈筠剛喝的一口礦泉水差點噴了出來,這是什么陰招啊,難怪到最后剩下她和Kein兩個人的時候,根本聽不見他隊友的聲音。“也許大家覺得他們用手機通話違反了比賽規則,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卻沒有,因為我的規則只是用聲音來傳達。”
“靈筠,你能和我們分享下你是如何準確的找到沙包并投遞出去的呢?”
聽到自己被點名,靈筠的耳根刷的紅了,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開口說英文。她整理了幾秒的思路,有些害羞地說:“其實剛剛,呃,我和Robert在上場前就定下了暗號,我方向一直朝著北不變。比如他給出暗號‘南二R’,‘南’代表退后,‘二’代表兩步,‘R’指扔,即退后兩步扔出去。這樣即不會被大家普遍叫喚的‘左、右’干擾,又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完一系列動作。而到了游戲參與者被淘汰到四個人的時候,Robert聲音更易辨別,則可以直接用簡單中文來指揮我了。”
教練贊許的點點頭,“你的方法和Kein的方法一樣有效。”可是靈筠心里想,他那樣做不就是鉆空子嗎?
第二個游戲同樣具有挑戰性,教練要求每組派一名成員鉆過高矮不一、密密麻麻的繩網,唯一的要求是不可以碰響掛在繩網四周的四個鈴鐺。Kein作為組長,自然有主導大家完成任務的責任。他抱著試一試地心態,希望身型較瘦又比較靈活的同學能上前一試。很快,一個金融系的女孩站了出來,靈筠見這女孩不僅面容姣好、身材曼妙,走起路來也如弱柳扶風,便不自覺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不禁有點后悔昨天晚上吃下的那碗泡面。
她第一次挑戰的時候僅僅通過了一米鈴鐺就響了起來,盤起的發髻太高碰到了頭頂上的障礙。她返回原地,干脆將皮筋撥了下來,頭發如瀑布般披散在肩頭,此時周圍的男生已經看呆了。第二次挑戰時,她的動作更加緩慢,碰到較低矮的繩,她的整個背部就輕盈地彎了下去,一個側身、一次抬腿更顯出身體的柔美。然而,這段優美的“舞蹈展示”,還是沒能成功地跳向終點,清脆地鈴音一響,男生們從癡迷狀驚醒過來。
女孩對Kein聳聳肩,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了,組里的漢子們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在女神面前通過這道繩網。Kein也并沒有說出更多的想法,任他們逐個去嘗試,只是站在一旁思考著什么。
靈筠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對策,連這么靈活的女孩都做不到,何況身體協調能力本來就差的自己?不過無論如何也要試試看。
于是,她走到繩網的入口,跨過了第一道屏障。就在她要繼續前進之時,聽到Kein大喊了聲“等等,你先不要動!”
靈筠就呆呆地定在那里,看到Kein臉上露出了狡黠的笑。他叫來了Robert其他三個人,對他們交代了一番,他們四個人徑直往四個不同方向走去,Kein喊了一聲:“一、二、三!”,四人一同抓住了鈴鐺,按住里面會引起震動的金屬丸。靈筠腦子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都可以?”
在確認大家都控制好鈴鐺以后,Kein胸有成竹地說:“你繼續吧!”
靈筠雖心中存有疑慮,但也并未多言,小心翼翼地開始穿過其它障礙,有好幾次她都碰到了繩網,然而鈴鐺被Robert他們牢牢地控制在了手里。
終于通過了最后一道屏障,教練微笑地點點頭說你們可以去下一個項目了!
Kein領導的小組過五關、斬六將,完成任務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隊伍,而每一次任務的破解,都被Kein利用游戲規則的漏洞。靈筠想,這個泰國人還真會鉆空子啊!
夜幕降臨,教練宣布最后一個項目完成后大家就可以回家了。靈筠累了一天,只希望最后一個項目不要有什么體力活就好。可很不幸的是,教練的最后一個任務,是要求每個團隊10個人一起站在一個不足一平方米的圓形木臺,一齊唱一首長達1分鐘的歌曲。
所有人都傻眼了,這個小木臺最多能站3個人,還是在極為擁擠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同時站滿十個人呢?即使每三個人勉強抱起另一個人,那另外的四人往哪里放?
大家都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出各種方法,比如搭人墻、交叉倒立等等,可是沒有一個方案是可行的。
靈筠看了眼Kein,見他眉頭不展,心里暗想“鉆孔子哥,你這次倒是再鉆一次空子啊!”突然,想到“鉆空子”三個字,她發現自己錯了。今天的整個課程,大家都不是按照循規蹈矩地方法才走到最后一關的,有的時候這個“空子”其實就是教練所給的暗示。
她又看了眼1米寬的圓臺,有了個大膽的猜想。
“ Robert ,你下來一下!”靈筠對站在木臺上擺Pose的Robert說。
他順勢跳了下來,見靈筠直勾勾地盯著這個圓臺。
靈筠蹲下身,用力將圓形木臺抬起來。木臺并不重,剛撐起一個縫隙,她就確定自己的設想是對的。
原來,圓木臺下面還藏了一個稍小的木臺。Kein也恍然大悟,同她一起將這個藏在里面的木臺也抬起,兩人相視一笑,果然底下還藏有第三個木臺。
“看來這個游戲是尋找俄羅斯套娃呀!”Robert這個總結還挺精辟。
最后,教練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要求大家自愿分享下這一天的感受。
這是靈筠第一次感受到美國商學院希望給學生們傳達的思想,她再也沒有猶豫站出來說:“與其嘗試如何分辨隊友的聲線,不如直接用電話溝通,這叫做結果導向;與其思考如何不碰響鈴鐺,還不如止住鈴鐺本身的聲源。這叫做抓住重點;與其試圖站在圓臺上,不如揭開圓臺,這叫做逆向思維。這就是我今天學到的!”
今天,金融系和信息系統系的學生幾乎都記住了這個女孩名字。
在大家要離開訓練場地的時候,Robert提出和靈筠自拍留念。靈筠今天心情大好,抱著她的小山貓在鏡頭前露出了清爽、迷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