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死而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 唐寅之子拼大明
- 包子很白吆
- 2076字
- 2020-01-09 08:10:46
既然故事已經講完了,潤色,自然就是徐大才子的事了。
若非如此,唐季也用不著費進心機的給他做局。
徐經畢竟是中過舉人的人,文筆估計也不會比吳老爺子差多少。
不過嘛!眼見為實,唐季可不敢糟蹋了名著!
末了,猶自不忘叮囑道:“趕緊把這個話本整理出來,拿給我過目之后,再行刊印!”
徐經聽得意猶未盡,非要糾結后面情節。
唐季好氣又好笑:“貪多嚼不爛!你先將前面這幾章趕出來,自然就會有后面的了!”
畢竟,徐經在唐氏印書坊可是白干,一文錢工錢沒有!
唐季擔心不給點兒甜頭,這家伙消極怠工,于是又補充道:“好好寫,若是寫的好,后面也可以署上你的名字。”
聞聽這一句,徐經不啻于聽到了仙音妙樂,渾身登時猶如打了雞血。
“瞧好吧!你就!明天一早交稿!”說完火急火燎的就去了。‘
末了,還不忘叮囑:記著,明天早點兒來看!”
唐季啞然失笑,矗立原地良久,仍自暗嘆這署名權的神奇威力。
他還的確是低估了此時文人對立言的渴望。
之前,徐經說的一點兒都沒錯,立功,立言,立德,此乃文人畢生的追求。
典籍有云:死而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及至當下,文人們將一直以來所熱衷的功名,當成了立功,且排在了首位。
原本最重的立德,反而倒是屈居于末位了。
而立言呢?那便是著書立說,許多苦求功名而不得的讀書人,視此為畢生追求。
徐經之所以如此亢奮,便是這個原因。
《西游記》雖然只是供人娛樂的話本,但是構思精妙,引人入勝,徐經已經預料到了此書一經面世,必將大賣。
想想,屆時作者一欄竟有他徐經的名字,這,勢必流傳千古啊!他焉能不亢奮!
次日一早,唐季便來到了南城唐氏印書坊。
他也是擔心了一晚上吶!
畢竟這可是一本名著,若是就這樣生生的被這貨給毀了,那,罪過可就大了!
當他見到徐經的那一刻,他驚呆了!
但見這貨,手上臉上全是墨跡,雙眼之中布滿了血絲,眼圈烏青,活脫脫的就是一只國寶大熊貓嘛!
見唐季來了,徐經伸手撩了撩額前幾綹散亂的發絲,一指堆在案頭的幾摞稿紙。
爭分奪秒的道:“寫好的,你先看看吧!后面這點馬上就好,你稍待片刻!”
說完低頭,繼續懸腕奮筆疾書。
看到他這幅廢寢忘食的樣子,唐季很欣慰啊!
如此優秀的員工,又有哪個老板能不喜歡呢?且先不論能力,單單只這個工作態度,那就沒得說呀!
不緊不慢地拿起案頭稿紙,只一眼,唐季就被滿篇漂亮的蠅頭小楷所吸引了。
“好字!”
出聲的同時,不免在心中暗嘆吶:“果然不愧為舉人吶!單單這筆簪花小楷就無可挑剔啊!”
再看正文:“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唐季暗暗點頭,心下甚慰。
繼續再看:“東勝神州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喚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山正當頂,有一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
看到這里,唐季徹底放心了,僅憑這文筆,這部《西游記》,縱然超越不了原著,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后面的索性也不看了,見徐經仍然在奮筆疾書,不便打擾,起身就欲離開。
誰曾想?徐大才子突然一下子扔掉了手中的毛筆,繼而發了瘋似的仰天狂笑:“哈哈哈,哈哈哈!痛快啊,痛快!酣暢淋漓,簡直酣暢淋漓啊!”
這貨!這發了神經一般的模樣,還真嚇了唐季一跳。
見唐季欲走,徐經急了:“誒誒誒!賢侄賢侄,莫走啊,莫急著走啊!下面呢?下面的內容呢?”
唐季莞爾:“下面沒了!
趕緊先回去睡覺吧!瞧你這樣子,等吃飽喝足睡夠了,咱們再接著講下面。”
豈料徐經很執著啊!
“別啊!我真的不困!一點兒也不困!賢侄,賢侄,算叔父求你了行不?趕緊講下面吧!我憋的實在難受啊!”
見他這副抓心撓肝的樣子,唐季終是不忍,最終還是約法三章,講完之后必須吃飯睡覺,這才作罷。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之間便是月余。
唐氏印書坊刊印的新《三國演義》已是準備正式開售了。
蘇州城里的三大印書坊,其實老早就盯上這里了。
俗話說得好:同行是冤家。
一點兒沒錯!蘇州城就這么大地界,平白無故的多出來了這么個搶食的,換作是誰也不樂意不是?
三大巨頭那可是打聽的清清楚楚,這唐氏印書坊就是唐解元家里開的,不忿的很呢!
在他們看來,唐家這吃相簡直太難看了點兒也!
不好好干酒樓的老本行,好端端竟然跨界,這就是不本份!
在當下,無論任何行業那可都是講究傳承的,任誰都能開宗立派另起爐灶單干,那還不亂套了嗎?
“踢館”一詞,就打這來的!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雖然是江湖術語,但是用在這里也合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
蘇州城里的三大印書坊,便想立這個規矩,他們想要“踢館”。
搞印書的,那屬于文事,文人嘛!自然不可能武斗,喜歡玩點兒陰的!
他們的既定戰略便是,圍追堵截,截源亦截流。
不但要堵住流向唐氏印書坊的書稿,亦要讓他們印制好的書,一本也賣不出去。
這樣一來,沒有生意可做的唐氏印書坊,便無法瓜分市場。
久而久之,無利可圖的唐氏印書坊,自然不戰自潰。
這是必然的嘛!既然無利可圖,那誰還瞎耽誤功夫?有那閑時間,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
再不濟,青樓楚館里去找一姐們談談心,聊聊風月,談討一下生人,呃不,人生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