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呃逆

王×清,男,67歲,職員。
因處境不順,于一月前時發呃逆,未加注意。復受驚懼,呃逆遽然加重,影響睡眠,夜不能寐。氣弱神疲,食少體倦,以致臥床不起,延為診視。口干微渴,大便二日一行,脈象浮弦無力。斷為中氣虛弱,加以肝腎陰虧,相火上逆所致。治以疏肝補腎化滯之法。
處方:黨參一兩,生赭石一兩,牛膝五錢,白芍五錢,生山藥五錢,白茅根五錢,麥冬五錢,當歸四錢,清半夏三錢,柏子仁五錢,紫蘇子五錢,甘草二錢。
水煎二回,分三次服,每次送服舒肝散一付,每付一錢二分。
復診:連服二劑,氣息較充,呃逆見輕,夜能入眠,飲食漸進,亦能起坐,脈弦稍數有力。按前方繼服一劑。
三診:服藥后,下大便一次,黏膩有臭味,飲食漸增,呃逆亦停,僅食后有時呃逆,睡亦安穩,脈象和緩。
處方:黨參八錢,生赭石末八錢,生山藥五錢,懷牛膝四錢,白芍四錢,柏子仁四錢,麥冬四錢,山萸肉四錢,當歸三錢,清半夏三錢,紫蘇子二錢,甘草二錢。
煎服如前,每次送服舒肝散一錢。
連服三劑,諸證悉除。粥食調理,旬日而愈。
按語:呃逆一證,古名為噦。其較輕而實者,由于肝氣滯逆;其較重而虛者,由于大氣虛衰;或因腎氣大傷,不能納氣歸原而成。本例肝氣不舒,逆氣上干,加以中氣衰弱,復受驚恐,驚傷神氣,恐傷腎精,神氣傷則渙散不收,腎精傷則不能納氣歸原,且虛者自虛,逆者自逆,故證現氣不續息,呃逆連連。當于滋陰補氣之劑,佐以疏肝降逆平呃之品。故方中重用黨參、生赭石。因參得赭石補而不升,赭石得參降而能補,相輔相成,應手奏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三亚市| 海伦市| 曲周县| 会理县| 阳朔县| 东至县| 三穗县| 卓资县| 凤城市| 社旗县| 辰溪县| 克山县| 通州市| 洪洞县| 沿河| 兴文县| 彰化市| 晴隆县| 隆回县| 铅山县| 黎城县| 娄烦县| 大连市| 韶关市| 祁东县| 雷山县| 陆河县| 郸城县| 怀集县| 县级市| 井研县| 东宁县| 黑水县| 临湘市| 招远市| 临海市| 延吉市| 彭州市| 古丈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