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單方驗方

1.活絡消瘀湯
處方:
柴胡9克,枳殼12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丹參15克,當歸9克,乳香3克,石菖蒲9克,生地18克,沒藥3克,川芎9克,生蒲黃9克,甘草3克,琥珀9克(沖服)。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飯后服,初期可每日2劑。
功能:
活血化瘀,通竅醒神。
主治:
缺血性腦疾病,證屬瘀阻血脈。癥見舌暗,脈弦澀。
2.蛇蝎蜈蚣散
處方:
蜈蚣1條,全蝎10克,白花蛇1條。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
熄風化痰通絡。
主治:
腦血栓急性期。
上2方原載:
崔應珉.中華名醫名方薪傳——腦病.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
3.通脈湯
處方:
赤芍15克,桃仁10~15克,紅花10~15克,當歸10~30克,穿山甲10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2~3個月。
隨證加減:
氣虛加黨參、黃芪、黃精;陰虛加白芍、生地、元參;失語加菖蒲、郁金;高血壓加野菊花;便秘加生地、元參、麥冬、火麻仁、大黃、芒硝等;病重加丹參、蘇木、三棱、莪術。
功能:
活血,化瘀,通絡。
主治:
腦血栓。
本方原載:
何筱仙.通脈湯治療腦血栓形成107例療效觀察.中醫雜志,1980,(9):45。
4.五蟲四藤湯
處方:
蜈蚣3條,地龍15克,烏梢蛇9克,土鱉蟲9克,全蝎6克,鉤藤15克,雞血藤25克,金銀藤15克,黃芪90克,丹參30克,絡石藤2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1~2個月。
隨證加減:
神志不清加石菖蒲、遠志;偏頭痛加茺蔚子;血壓偏高加珍珠母、磁石、牛膝;肢體麻木加姜黃、桑枝;語言不利加石菖蒲、生蒲黃;痰盛加天竺黃、南星;大便干燥加枳實、酒大黃;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旱蓮草;肝火盛者加龍膽草、梔子;失眠加女貞子、朱砂;腿軟無力加桑寄生、狗脊。
功能:
活血通絡,益氣和血。
主治:
腦血栓偏癱。
本方原載:
王德文.通脈湯治療偏癱45例.北京中醫,1987,(2):19。
5.益腎活絡通脈湯
處方:
熟地30克,川斷10克,巴戟天15克,山茱萸15克,龜板10克,木瓜15克,烏梢蛇20克,雞血藤2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紅花10克,赤芍10克,桂枝10克,防風10克,葛根15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地龍15克,肉蓯蓉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隨證加減:
肢軟無力較重加水蛭20克,黃芪加至40克;肢體拘攣較重加全蝎6克,天麻10克,鉤藤20克,石菖蒲15克,天竺黃10克,膽南星10克,白芍30克;舌強語蹇加遠志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15克,天竺黃10克,膽南星10克。
功能:
滋腎陰,補腎陽,補氣血,通經絡。
主治:
中風后遺癥。
6.益氣升陽湯
處方:
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12克,何首烏3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葛根10克,石菖蒲10克,當歸10克,紅花10克,丹參20克,枸杞子15克,黃精30克,杜仲15克,川斷20克,茯苓2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
益氣升陽,活血化瘀,醒腦開竅,補肝腎,行血脈。
主治:
缺血性中風先兆。癥見舌淡嫩或嫩紅,少苔或胖嫩淡暗,脈細弱或弦數或沉細遲弱。
上2方原載:
程延安.疑難病辨治經驗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
7.蜈蚣散
處方:
蜈蚣1條,全蝎9克,炙透骨草9克。
用法:
共為細末,每次7.5克,每隔6小時服1次,溫開水送服。
主治:
腦血栓。
本方原載:
易磊.妙用偏方秘方.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8.腦脈復原湯
處方:
黃芪20克,丹參15克,水蛭15克,石菖蒲10克,川芎12克,杜仲10克,黃精10克,白花蛇1條,靈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珍珠3克(沖服),赤芍10克,茯苓15克,紅花10克,五加皮15克,菊花10克,地龍15克,全蝎6克,白附子10克,膽星10克,海藻10克,黃連10克,桑寄生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也可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分裝入膠囊,每日7.5~9克,分2~3次服。
主治:
缺血性中風。
本方原載:
張仁.中醫治療現代難病集成.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
9.滌栓散
處方:
廣地龍30克,蜈蚣1條,白芷10克。
用法:
共研細末,每次服8克,每日3次,10天為一個療程。療程間停2天,一般1~3個療程可見效。
功能:
鎮驚熄風,祛瘀通絡。
主治:
腦血栓及腦出血偏癱。
本方原載:
孫繼芬.黃河醫話.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10.柿漆方
處方:
未成熟柿子若干個。
用法:
將柿子去蒂,用石臼搗碎壓取其汁即柿漆,壓榨時勿與生鐵接觸。放置潔凈缸中,密閉貯存在20℃以下,防止發酵。每次15毫升,每日3次,連服50~100日。
主治:
腦血管病后遺偏癱。
本方原載:
張俊庭.久病難癥必效單方.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
11.益腦活血湯
處方:
當歸15克,丹參15克,赤芍15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菖蒲10克,南星10克,枳殼10克,黃芪30克,杜仲15克,首烏30克,地龍1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30天為一個療程。
功能:
益氣補腎,活血通絡。
主治:
缺血性腦血管病、腔隙性腦梗死、中風后遺癥。
本方原載:
何春水,柳弓田.當代名醫親獻秘驗方.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12.熄風通絡湯
處方:
牛膝12克,秦艽12克,丹參12克,豨薟草15克,桑枝20克,木瓜10克,地龍10克,海風藤10克,赤芍10克,?蟲10克,僵蠶10克,老鸛草12克,全蝎6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2個月以后改為隔日1劑。
隨證加減:
痰多加膽星10克,竹瀝20克;血壓仍高加鉤藤20克,黃芩15克;進入后遺癥期1個月以上,血壓不高加黃芪30克;進入后遺癥期1年可加肉蓯蓉12克,巴戟天12克,熟地30克;語言不利加蟬蛻4.5克。
功能:
散風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
中風后遺癥,證屬肝陽上亢,脈絡瘀阻。
本方原載:
郝建新.新編心血管病驗方薈萃.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3。
13.中風散
處方:
桂枝9克,川牛膝9克,鉆地風9克,制乳香9克,木瓜9克,制沒藥9克,明麻黃9克,自然銅(醋煅)9克,川椒9克,血竭花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6克,大黃6克,川烏6克,草烏6克,補骨脂6克,麻黃6克,升麻6克,杜仲6克,川羌活6克,甘草9克,川斷6克,千年健12克,洋金花3克,生馬錢子30克。
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日晚服15~20克,用開水加蜂蜜10克沖化調服;或煉蜜約150克為丸,制成15丸,每日晚服1丸。重者可連服2料,2料不效,不可再服,因方中生馬錢子有劇毒。
功能:
溫經通絡。
主治:
中風引起的偏癱或全癱。
本方原載:
《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編輯委員會.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
14.螞蟥散
處方:
生水蛭適量。
用法:
將生水蛭清洗干凈,置烤箱中烤干,磨成粉。每次3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功能:
活血通竅。
主治:
腦血栓。
15.龍根紅花湯
處方:
地龍25~40克,葛根20~50克,紅花15克(后入)。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
活血通絡,解痙緩急。
主治:
腦梗死。
上2方原載:
程爵棠,程功文.民間秘方治百病.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16.消栓復元湯
處方:
當歸10克,川芎10克,地龍10克,黃芪30~120克,紅花10克,水蛭30克,丹參30克,土鱉蟲6克,石菖蒲1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3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能:
益氣養血,活血通絡,熄風化痰,聰腦振癱。
主治:
腦血栓,證屬氣陰兩虧,痰瘀阻絡。癥見舌淡胖,有瘀斑,脈弦細滑。
17.熄風復遂湯
處方:
鉤藤30克,半夏10克,橘紅10克,夏枯草15克,茯苓15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膽南星8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桑枝30克,生石決明20克(先煎)。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7天為一個療程,連服2個療程。
隨證加減:
腑實便秘加大承氣湯;痰涎壅盛加瓜蔞30克,另兌鮮竹瀝;口眼歪斜加僵蠶10克,全蝎6克,白芷10克,葛根10克;語言蹇澀加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穿山甲6克。蒼術10克。
功能:
祛風泄熱,通腑化痰。
主治:
缺血性腦卒中。
上2方原載:
吳大真.名中醫腦血管病絕技良方.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18.葛根丹參湯
處方:
葛根20克,丹參2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5天為一個療程。
功能: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主治:
腦梗死。
本方原載:
孫永良,孫武.腦梗死偏方驗方療法.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19.益智散
處方:
黃芪30克,當歸15克,紅花15克,雞血藤15克,全蟲6克,水蛭2克。
用法:
共研細末,過120目篩為散劑,每次2克,每日3次,沖服。
主治:
腦梗死后腦功能不全。
本方原載:
胡樹蘭,徐立然.中藥益智散治療腦梗死后腦功能不全50例小結.河南中醫藥學刊,1994,(1):54。
20.醒腦活血湯
處方:
丹參30克,郁金10克,桂枝10克,膽南星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水蛭10克,豨薟草10克,葛根15克,益智仁12克,石菖蒲10克,劉寄奴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
開竅,活血,通絡。
主治:
腦梗死恢復期。
本方原載:
李橋,李新毅.醒腦活血湯治療腦梗死恢復期58例療效觀察.中醫藥研究,1995,(5):17。
21.桃紅三蟲湯
處方:
桃仁12克,紅花12克,水蛭9克,全蝎6克,僵蠶12克,川芎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2周為一個療程。
隨證加減:
風證偏重加天麻9克,鉤藤15克;瘀血偏重加赤芍15克,當歸12克;痰濁偏重加膽南星9克,姜半夏12克;腑實偏重加生大黃12克,瓜萎仁15克;氣虛明顯加用白術12克,黃芪30克;陰虛明顯加用生地黃12克,麥冬15克。
功能:
化瘀,祛痰,熄風。
主治:
急性腦梗死,證屬風痰瘀阻。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痰多而黏;舌暗淡,舌苔薄白或膩,脈弦滑。
本方原載:
麻志恒,施志琴,張漢新,等.桃紅三蟲湯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分析.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3):286。
22.中風防治靈Ⅰ號
處方:
太子參30克,制首烏10克,大黃6克,決明子8克,膽南星6克,水蛭8克,天麻15克,全蝎8克。
用法:
制成顆粒。以上藥物為成人一天劑量,開水沖化為300毫升,分2次口服或鼻飼。
功能:
益氣養陰,清熱活瘀,化痰熄風。
主治:
腦梗死,證屬陰虛風動。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眩暈耳鳴,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紅瘦,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
本方原載:
張社峰,王松嶺,張民旺,等.中風防治靈Ⅰ號為主治療陰虛風動型腦梗死30例.中醫研究,2013,26(1):19。
23.中風防治靈Ⅱ號
處方:
法半夏15克,陳皮12克,茯苓20克,炒白術20克,澤蘭30克,澤瀉15克,干荷葉30克,石菖蒲10克,川芎10克,穿山甲8克,天麻12克,全蝎8克。
用法:
制成顆粒。以上藥物為成人一天劑量,開水沖化為300毫升,分2次口服或鼻飼。
功能:
健脾化痰,泄濁醒神,通絡熄風。
主治:
急性腦梗死。證屬風痰瘀阻及痰濕蒙神。風痰瘀阻型: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痰多而黏;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痰濕蒙神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神昏,痰鳴,二便自遺,周身濕冷;舌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滑。
本方原載:
張社峰,王松嶺,趙彥青等.中風防治靈Ⅰ號、Ⅱ號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152例.中醫研究,2013,26(4):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武川县| 华安县| 陇西县| 洪洞县| 甘谷县| 双牌县| 鹰潭市| 庆阳市| 永春县| 巴彦淖尔市| 莱芜市| 邯郸县| 渝北区| 滦平县| 防城港市| 望奎县| 开江县| 盐城市| 怀来县| 南丰县| 普兰县| 依兰县| 兴山县| 横峰县| 青田县| 盐边县| 新田县| 井研县| 阳山县| 鹿邑县| 武宣县| 孝昌县| 海宁市| 凌源市| 敖汉旗| 仲巴县| 南丰县| 抚宁县| 巴林右旗|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