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章 千佛山

當天晚上的時候,一家人就住在附近的泰城國際酒店。

林楓上學的時候還來這里應聘過,打算來做個兼職,賺取點生活費,可惜的是當時人家沒要他~誰曾想,現在卻已經入住了這里!

接連兩天都是到處跑,林楓兩人還好,母親的身體還是有點吃不消了,所以晚上吃過晚飯,都是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開車直奔泉城。

現在正是爬山的好季節,前天爬過泰山,今天就去千佛山看看。

如果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早晨六點半之前是不收門票的,方便附近的人早起鍛煉。

但是他們到的時候都八點多了,還是老老實實買票吧。

千佛山位于魯山省泉城市歷下區,是泉城三大名勝之一,古稱歷山,因為古史稱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

隋開皇年間(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建千佛寺,故稱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脈,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頃,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一家人從正門而入,經過靈官殿、三清觀、財神殿,迎面就是一尊臥佛!

臥佛于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位于主上盤山路和去萬佛洞路的交界處。

這尊臥佛,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側身臥像,花崗巖質,長10米,重50噸,東西橫臥,頭朝東,面向北,右手托于頭下,身穿通戶大衣,面頰豐滿,兩戶寬闊,頭上有肉髻螺發,雙耳垂戶,眉目修長,雙眼微睜,胸飾寓意祥的“卐“字,給人以慈祥的感覺。

繼續向前就是觀音園,園內池岸峭石矗立,磯石臥波,秀石點飾,四圍垂蔭,時鳥歡歌。

池內水清見底,荷花艷開,金鯉戲游。內設噴泉,濺珠泄玉,彩虹映日,蔚為大觀。矗立在荷花池中的是“白衣觀音“高達13米,為觀音園中最大者。

出園沿著盤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于此。

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登上一覽亭,憑欄北望,近處大明湖如鏡,遠處黃河如帶,泉城景色一覽無遺。

經過“云徑禪關”坊,看過乾隆御碑,就來到了興國禪寺!

興國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經歷代增建,規模漸大。

該寺位于千佛山山腰,占地3000平方米,是魯山省著名香火勝地。

據明成化七年石志記載,該寺曾遭兵火破壞,成化四年德王府內官蘇賢游覽千佛山,捐資建佛殿、僧房、廚房、糧倉等。

殿內塑釋迦牟尼、大悲觀音、地藏王菩薩、十八羅漢、四大天王。

寺門朝西,上額刻有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興國禪寺“四字。楹聯石刻:“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為泉城清未秀才楊兆慶書寫。

門內兩側,有鐘鼓二樓。進寺門南側,千佛崖石壁上鐫刻佛像多尊。

山崖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洞天福地石坊、對華亭。

院內有彌勒殿、觀音殿、達摩殿、玉佛殿及禪堂。東側大雄寶殿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和多尊羅漢。

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大字,給人以莊重肅穆之感!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后的千佛崖上。

千佛崖上有60余尊石佛,據考證是隋代時期的,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極樂洞中的阿彌陀佛盤膝禪坐,高3米,身后飾佛光。右側大勢至菩薩,左側觀世音菩薩侍立,高近3米,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

黔婁洞在極樂洞東。深數米,三折之后呈長方形,為人工開鑿,類似房間,面積20平方米,高兩米,正中原有坐像。

洞中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黔婁洞“。小字記載黔婁子的身世。

洞內迎門石壁上,也嵌一碑,記載著黔婁子的故事:“黔當先生卒,覆以布被。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有人(曾皙)日:'斜其被則殮也。黔婁妻日:'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

位于興國禪寺西門內南側高聳的石壁下,有一洞。名曰“龍泉洞”,山風吹來,呼嘯作響,如龍吼,故名。

清朝詩人劉大紳曾作《詠龍泉洞》詩說:“千尺高巖萬樹林,時時洞口老龍吟。不知幾夜清秋雨,并作寒泉一水深“。

洞口上方篆書石刻“龍泉洞“,是泉城當代書法家任曉麓先生題寫,洞內東側與極樂洞相通。

南側石壁鐫有佛像,合掌瞑目,結跏趺坐。下邊有一小門,門內有一垂直深潭,深及2米,水清見底,四季不涸。昔日僧人,汲此水烹茶,以饗游客。

再前方就是摩崖造像及碑刻群,包括千佛山千佛崖造像、開元寺摩崖造像、大佛頭摩崖造像、黃石崖摩崖造像四個景點。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位于千佛山和佛慧山,很多造像位于海拔350米的山巔。黃石崖造像下方修建了觀賞棧道,景色非常不錯。

千佛山之東,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

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

來到歷山院,看過歷山飛瀑,一路向前,望岱亭、賞菊閣,來到南門千佛壁。

進過齊魯碑刻文華苑和文昌閣,就到了彌勒勝苑。

彌勒勝苑,1999年6月開工,2000年9月竣工。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由雕塑“歡喜彌勒佛“、“櫻花園“和附屬建筑物等組成,它融匯了中國和日本園林建筑的精華。

彌勒佛身后的浮雕依附于環形山崖上,長36米,高35米,面積126平方米。

它從彌勒佛的傳說、生平業績考慮,以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藝術相結合,正統佛傳故事與中國民間傳說結合而設計畫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杭锦后旗| 靖宇县| 汝阳县| 宜兰县| 响水县| 奎屯市| 英超| 兴安县| 天柱县| 溆浦县| 盐山县| 昆山市| 阳原县| 新化县| 松滋市| 汉源县| 老河口市| 那坡县| 玛纳斯县| 房山区| 苏尼特左旗| 宝山区| 南平市| 洛隆县| 自贡市| 平湖市| 彰化市| 荥阳市| 浪卡子县| 长葛市| 理塘县| 彰化市| 海南省| 巩义市| 崇左市| 莒南县| 城市| 同心县| 灵石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