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 從地產中介到全球首富
- 漳余歌
- 2007字
- 2020-09-11 21:15:54
安靜下來的眾人紛紛望向了張澤。
不過這不單單是因為張澤現在是他們的老板。
天澤地產為什么能這么平穩的完成過渡,他們心里都很清楚,這并不是李東河和他們的能力有多強。
大部分的功勞,是背后這個神神秘秘的新老板弄出來的資源池。
經過這一個多月下來,張總這個被他們私下討論過無數次的年輕人已經被認定成了大佬。
他們望向張澤,是因為李東河能在會議上宣布這項規定,自然是會前就經過了張澤同意的。
在現有門店還缺人的情況下就想著擴店,如今難不成張總也腦殘了?
張澤環顧著掃視了一下這二三十雙疑惑的眼神,從這種眼神中能看出他們有多么的不理解。
同時也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看到的東西,的確是有不小的差距。
其實說實在的,李東河在跟他商量這兩項時,張澤是有點驚訝的。
他沒有想到李東河能看這么遠。
如果按照正常的經營思路,公司接下來工作照這么安排,那近乎是在找死。
但是天澤地產不同,它有掛……
這幾乎能保證它游走在懸崖的邊緣而不掉下去。
這種冒險突進的方式,對天澤地產來說幾乎沒有什么風險。
所以張澤本來就有意要進行管理層的篩選,和加速門店的擴張。
之所以對李東河感到驚訝,是因為他僅僅通過一個資源池,便立即調整了原本的工作規劃。
其中最難得的一點,是李東河對主管制定的考核政策。
實際上公司業務部現有的主管大多是李東河的人,但是他依舊加強了對現有主管的篩選,沒有刻意回避這些。
不過,能理解李東河做法的人,會感謝李東河的。
時時刻刻保持讓自己不落后,才能有更好的進步。
李東河對自己人的苛刻,一是看好天澤地產的未來,想用最適合的制度讓天澤地產健康的發展。
二也是為了讓自己手下的這些人,能真正的脫穎而出,不被未來淘汰。
只是不管什么樣的決策,都是需要下屬去執行的,現在這些主管疑惑,張澤想了想,決定還是解釋解釋。
“李總的規劃是跟我商量過的,我覺得沒有什么問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張澤說著又掃視了一眼會場,只是這二三十位主管沒有先開口的,張澤見狀笑了笑,辭氣溫和的接著說道:“有疑問沒關系,公司目前還處于過渡期,需要大家把心擰成一股才能平穩過渡,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
“我覺得我們現在就擴張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了?”
一陣短暫的沉默后,流通二部的副總鄭凱開了口,說完上面一句,他望了眼李東河才又繼續說道:“目前就我們二部而言,部門下的七個商圈,每個商圈現有的人員,不到正常編制的一半。
各級主管更是一個拆成幾個去用,這個時候再去擴店,肯定需要從現有的商圈門店抽調主管與有經驗的業務員。
現在已經過了年后入職的高峰期,人事部這斷時間的招人速度明顯變緩了,每周分到部門商圈的新人都沒有多少。
一邊補充不進,一邊還要抽調,這不更是在加劇現有商圈門店缺人的狀況嗎?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先保證現有商圈門店的人員補充和現有經營嗎?”
鄭凱一連用了兩個反問來質疑李東河的這個提議,張澤特意觀察了下李東河的反應。
按說鄭凱是李東河帶進公司的,而且能被任命為代理副總,肯定與李東河的私交也很深。
只是從鄭凱的話中來看,好像并不知道李東河做出的調整規劃。
而現在,被自己人質疑的李東河卻反應平平,他一言不發,等著現在主導會議的張澤講話。
這讓張澤突然有點明白李東河為什么不提前跟下屬透風了。
“你們有異議的都是這一點嗎?”
鄭凱的話講完,其他的區總副總雖然沒有說話,但又都把目光投向了張澤,從這種等回答的眼神中,能看出來他們想的都一樣,不過作為回答前的開場白,張澤還是問了這么一句。
眾人的回答稀稀拉拉,不過也都表了下態,張澤依舊保持著溫和的辭氣,在掃視了一眼眾人后,徐徐說道:“如鄭副總所說,我們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的確是人員問題。”
然后稍事停頓,語氣一轉。
“不過,再過個十天半個月,這就不是問題了。”
張澤前后話語的巨大反差,讓參加會議的主管,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除了李東河、陳珂兩人以外,其他人算是一臉古怪的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就目前匯龍地產而言,至少還需要六七百號業務員才能談正常運營,十天半個月?
哪去弄這六七百號人?
見眾主管過于驚訝,原本已經打算不準備再解釋什么的張澤,只好又多說了幾句。
“出來上班都是為了掙錢,只要你們能讓你們手下的業務員掙到錢,人自然是不會缺的,現在有疑問沒關系,你們只管按照李總制定規劃來走,用不了多久你們就會明白。”
說完會議室里就又陷入了沉寂之中,沒有人再說什么,因為張澤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即便還有什么異議,也要先執行了再說。
接下來會議就進行到了尾聲,李東河又說了一些東西,便散會了。
張澤等眾人都離開了會議室時,還在望著窗外發呆。
作為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其實并沒有什么經驗,今天反倒從李東河的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
本來他是想在會議上詳細的解釋解釋,以打消這些主管的顧慮。
但是李東河對下屬的緘口讓他改變了主意。
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者,超前的戰略規劃不需要也很難讓他人理解。
解釋多是無用,除了會增大更多的質疑,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執行,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這一點李東河比他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