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頭針在腦癱中的應用

1.運動區

定位:上點在前后正中線的中點向后移0.5cm,下點在眉枕線與鬢角發際交點,上下點之間的連線。

主治:上1/5治療對側下肢癱;中2/5治療對側上肢癱;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面癱、運動性失語、流涎、發音障礙。針刺后加灸法。

2.感覺區

定位:自運動區后移0.5cm的平行線。

主治:上1/5治療對側感覺障礙及頸軟無力;中2/5治療對側上肢感覺異常;下2/5治療對側面部癱瘓。須針刺后加灸法。

3.舞蹈震顫控制區

定位:自運動區前移1.5cm的平行線。

主治:適用于徐動型及震顫型腦癱。

4.血管舒縮區

定位:自舞蹈震顫控制區向前移1.5cm的平行線。

主治:皮層性多尿、高血壓。

5.足運感區

定位:前后正中線旁開左右各1cm,以感覺區上點向后1cm,與前后正中線平行約3cm。

主治:下肢癱瘓。多針刺后穴位施灸法。

6.暈聽區

定位:耳尖直上1.5cm,向前后各移2cm的水平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聽力低下者。多針刺后穴位施灸法。

7.言語一區

定位:頂骨結節后下2cm,向下做平行于正中線長3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語言不清者。可針刺后施灸法。

8.言語二區

定位:暈聽區中點向后平移4cm的直線。

主治:腦癱之聽力障礙、失語者。可針刺后施以灸法。

9.運用區

定位:以頂骨結節為起點,向下、前、后分別成40°角,做3cm的直線。

主治:硬癱、軟癱者皆可用之。軟癱可針刺后施灸法。

10.視區

定位:與枕外粗隆平齊,旁開1cm,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4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視力減弱者。

11.平衡區

定位:與枕外粗隆平齊,旁開4cm,向下做平行于正中線長4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共濟失調型腦癱。

12.胃區

定位:以瞳孔直上的發際處為起點,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2cm的直線。

主治:有補氣血、通經絡作用,用于肢體活動障礙者。

13.腎區

定位:以額角處為起點,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2cm的直線。

主治:有益元榮督、補腦益智之功,為腦癱患者必用之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邢台市| 临邑县| 稻城县| 南涧| 麦盖提县| 江西省| 岱山县| 岳西县| 永靖县| 渝中区| 南华县| 砚山县| 丹巴县| 崇仁县| 婺源县| 寻甸| 泽州县| 崇义县| 扶绥县| 万州区| 开化县| 泗阳县| 台东市| 容城县| 凉山| 华蓥市| 乐安县| 阜城县| 田阳县| 锡林郭勒盟| 瑞金市| 遂溪县| 庆安县| 台东市| 进贤县| 辰溪县| 宜都市| 轮台县| 冀州市|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