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癱中醫治療康復技術講稿
- 柳少逸
- 734字
- 2019-12-25 18:46:27
二、頭針在腦癱中的應用
1.運動區
定位:上點在前后正中線的中點向后移0.5cm,下點在眉枕線與鬢角發際交點,上下點之間的連線。
主治:上1/5治療對側下肢癱;中2/5治療對側上肢癱;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面癱、運動性失語、流涎、發音障礙。針刺后加灸法。
2.感覺區
定位:自運動區后移0.5cm的平行線。
主治:上1/5治療對側感覺障礙及頸軟無力;中2/5治療對側上肢感覺異常;下2/5治療對側面部癱瘓。須針刺后加灸法。
3.舞蹈震顫控制區
定位:自運動區前移1.5cm的平行線。
主治:適用于徐動型及震顫型腦癱。
4.血管舒縮區
定位:自舞蹈震顫控制區向前移1.5cm的平行線。
主治:皮層性多尿、高血壓。
5.足運感區
定位:前后正中線旁開左右各1cm,以感覺區上點向后1cm,與前后正中線平行約3cm。
主治:下肢癱瘓。多針刺后穴位施灸法。
6.暈聽區
定位:耳尖直上1.5cm,向前后各移2cm的水平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聽力低下者。多針刺后穴位施灸法。
7.言語一區
定位:頂骨結節后下2cm,向下做平行于正中線長3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語言不清者。可針刺后施灸法。
8.言語二區
定位:暈聽區中點向后平移4cm的直線。
主治:腦癱之聽力障礙、失語者。可針刺后施以灸法。
9.運用區
定位:以頂骨結節為起點,向下、前、后分別成40°角,做3cm的直線。
主治:硬癱、軟癱者皆可用之。軟癱可針刺后施灸法。
10.視區
定位:與枕外粗隆平齊,旁開1cm,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4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腦癱視力減弱者。
11.平衡區
定位:與枕外粗隆平齊,旁開4cm,向下做平行于正中線長4cm的直線。
主治:適用于共濟失調型腦癱。
12.胃區
定位:以瞳孔直上的發際處為起點,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2cm的直線。
主治:有補氣血、通經絡作用,用于肢體活動障礙者。
13.腎區
定位:以額角處為起點,向上做平行于正中線長2cm的直線。
主治:有益元榮督、補腦益智之功,為腦癱患者必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