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 部
龍骨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氣。
東垣云:龍骨味甘,平,純陽,能固大腸脫。又云:龍齒安魂。
海藏云:澀可去脫而固氣。成聊攝云:龍骨、牡蠣、黃丹皆收斂神氣以鎮驚。凡用,燒通赤,研為粉。
麝香
東垣云:麝香入脾,治肉病。
牛黃
東垣云:牛黃入肝,治筋病。
阿膠
成聊攝云:陰不足者以甘補之,阿膠之甘以補血。
潔古云:性平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能補肺氣不足。甘溫,以補血不足。慢火炮脆,搓細用。
東垣云:喘者用阿膠。
海藏云:入手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肺虛損極,咳唾膿血,非阿膠不能補。仲景豬苓湯用阿膠,滑以利水道。《活人》四物湯加減例,妊娠下血者加阿膠。
白馬脛骨
丹溪云:白馬脛骨,煅過用。味甘,性寒,可代黃芩、黃連,中氣不足者用之。
犬
丹溪云:世俗言犬治虛損之病,似指陽虛而易治。殊不知人身之虛悉是陰虛,若陽果虛,其死甚易,敏者亦難措手。夫病在可治者,皆陰虛也。
羚羊角
丹溪云:屬木,入厥陰經為捷,紫雪方中用之近理。
犀角
海藏云:治一切瘡腫,破血。升麻代犀角,其說見升麻條下。易老治蓄(18)血分三部:上焦蓄血用犀角地黃湯,中焦蓄血用桃仁承氣湯,下焦蓄血用抵當丸。丸但緩于湯爾。三法的當,后之用者無以復加。
丹溪云:犀角屬陽,性走散,比諸角為甚。痘瘡后用此以散余毒,俗以為常。若無余毒而血虛者,或已燥熱發散者而誤用之,禍立至,人所不知也。
豬膚
海藏云:豬膚,豬皮也。仲景《傷寒論》豬膚湯注云:豬膚甘,寒。豬,水畜也,其氣先入腎少陰,客熱,是以豬膚解之。加白蜜以潤燥除煩,白粉以益氣斷痢。又云:《傷寒論》白通湯加豬膽汁方注云: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加人尿、豬膽汁咸苦寒物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又與醋相和,納谷道中,酸苦益陰,以潤燥瀉便。
羊肉
東垣云: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味與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也。
丹溪云:羊脛骨治牙齒疏豁,須用之。
豬肉
丹溪云:豬肉皆補氣。又云:世俗以肉為性之物。肉無補性,惟補陽耳。今之虛損者,不在于陽而在于陰,以肉補陰,猶緣木求魚,何者?肉性熱,入胃便發熱,熱發便生痰,痰生則氣便不降,而諸證作矣。久病后須用補胃氣,胃氣非陰氣,不足以自全,所以淡味為自養之良方也。然食淡味,又須安心,使內火不起可也。
虎睛
東垣云:虎睛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