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就想寫一篇這個話題的,但是媽媽說這名字取的一看就不是好學生,我不這樣認為。
補課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只有好學生才會在意學習成績,因此補課。
壞學生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里,也就不可能想到補課這回事。
好了,話不多說開始正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補課就是在初一那年夏天在秦皇島的那次。
那次是陪媽媽到南戴河曬太陽,因為媽媽有骨頭方面的疾病,所以去曬日光浴補鈣,說這樣比吃藥效果好。
既然好不容易抽空出來,當然不能待個一兩周,至少要待一個月。
媽媽覺得不能浪費這一個月,于是給我在外國語學院請了一個小家教。
她也就比我大五歲左右,正好她需要兼職賺錢,我需要家教,就這么一拍即合。
她每天下午都會到我們住的旅店來教我英語。
我們住的小旅店是二層的,二樓有個天臺,平時沒什么人,環境還蠻適合學習的。
有時候我們兩個會去空房間學習,她教我口語,當時也沒覺得有用,但是回去之后我的英語確實開始突飛猛進了。
有時候我們三個會去隔壁的北戴河玩一玩,逛逛街,即便是逛街,她也沒有放棄對我口語的訓練。
那時周圍的人經常向我們投來奇怪的目光,因為我們只要交流都是用英語。
記得有一天晚上,南戴河下了大暴雨,房主夫婦沒在家,我和媽媽感覺特別害怕,她也沒法回家。
我們就讓她留在我們房間住了一宿,三個女孩子聊著聊著,也就沒那么恐懼了。
現在時隔多年,我還能記得那晚,暴雨傾盆,我們三個在屋里聊天的情景。
臨分別的時候,她還送了我一個禮物,告訴我回去用英語給她寫信,但是回家以后我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后了。
那時候也沒有什么qq,微信,手機號也總換,基本上回家以后我們就失聯了。
之后我也補過好幾次的課,一般都是在老師家里,數學,英語,地理,歷史都補過的。
數學是補課次數最多的,記憶最深的就是在101網校,他們家后來換了新家。
喬遷之喜,還是在我三舅家開的飯店開席的,得知是我三舅家飯店,于是也叫上我。
在他們家待的時間應該是最久的了。
因為補課也間接認識了很多小伙伴,也都失聯了。
但是說實話,我最好的數學補課老師還是自己的親媽。
媽媽從上學起就是數學學霸,爸爸也是,所以我一直奇怪為什么我數學這么差。
語文很少補,因為語文從小到大一直都很好,唯一一次就是在我大舅家,大舅是語文老師,現在還是作家協會的。
他教我的都是語文語法,聽著很晦澀難懂,在我文學創作的過程中沒少教導我。
我第一篇登上校報的詩就是在他的幫助下完成的,還有上班以后演講活動的演講稿。
補地理的時候是在高中,地理老師是一個優雅知性的女老師,聲音很好聽,她也從來不吝嗇對我的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