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人之初
- 學生真實修行記
- 居方
- 3244字
- 2020-02-24 23:28:44
袁男的同桌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叫吳征燕,英語科代表,英語很好。
奇怪的是初中的老師總是喜歡把男生和女生作為同桌,可能這個階段的男生和女生都不愛說話,還會劃三八線。如果是男生和男生坐,女生和女生坐,就容易講話影響課堂紀律。
吳征燕性格活潑開朗、袁男雖然不愛說話,但有吳征燕在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多說幾句。
遠去了好多風景,記得的是那些美好,如一縷香薰,氤氳在袁男多年后的記憶里,偶爾想起,如詩如夢。那堂生物課是在實驗樓的教室里看顯微鏡,同桌的吳征燕和袁男分到一臺顯微鏡,一起看,一起分析,扎手指放血看血細胞時,兩人還一起搶針,真正做到了耳鬢廝磨。
生物實驗課是下午最后一節課,下課后,袁男離開生物樓時,卻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心里覺得像丟了一件非常寶貴的東西,但是就是想不到是什么,教學樓前背著書包走了幾步,幾次都忍不住步子往生物樓走去。
愣了愣神,仔細回想,覺得很多作實驗時的歡聲笑語很自然地在耳旁應縈繞不去,袁男頓然明白了,自己覺得丟掉的是什么東西了,第一次感到心里的波動和震憾,這是就是一種異性自然的吸引么?
再往后,兩人常常說話打鬧,沒有太多的想法和顧忌,只是覺得和對方說話很舒服開心,心也變得柔軟,笑容也變得純真。在袁男的心里,真應了那句“覺得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覺得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看見女孩子就覺得清爽,見了男子就覺得濁臭逼人。”,說說都是香的,聽聽都是甜的。
除了袁男兩人,全班男生和女生都很少說話,因為兩人都看上去年齡都很小,兩人的座位就在第一排的中間,就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
英語女老師會逗他們:“吳征燕,你是英語科代表呢?你們兩個是有什么話說不完啊?下課再說!”
兩人就會紅了臉暫時不再說話。
物理男老師也會逗他們:“吳征燕,你英語那么好,你們兩個小聲用英語在說什么呢?怕我們聽懂了?大聲一點用中文說嘛!”
全班就會哄堂大笑,不過袁男能感覺到笑聲里的一些羨慕,內心也在這些笑聲里小小幸福著。
“其實說的都是漢語,要是英語有她那么好就好了”。
袁男不知道的是,其實老師們只是因為喜愛乖巧的吳征燕,所以喜歡逗她,而自己其實只是一個配角。
袁男不愛說話,朋友也很少。不吃上席菜,不喝下桌酒,不聽人后言,不交回頭友。對于駱厚康的回歸,其實兩人也是漸行漸遠,關系慢慢淡了。
對于女子著別樣的情愫,對于修仙卻是另類的安靜。
袁男現在有了小時候爺爺傳授的導引之法、千峰老人的修仙之法、峨嵋散打術。只是這些東西都看不到有什么作用,袁男小時候愛流鼻血,尿發黃,用袁男爺爺的話說就是火氣旺,練了導引之法,這些現象漸漸減少,直至消失不見。現在多了兩種技能,也沒有出現什么情況,不但沒有增加驚喜,反而是減少了很多現象。
譬如,晚上不再做夢,安靜時感覺不到時間,五感不是增強變敏銳,而是變得不敏感,容易專注于一件事,不能一心二用。痛覺變得遲鈍,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都能睡著。
袁男心里的想法慢慢變少,人也變得單一精進起來,往不好了說,就是人變得單純直率,往好了說,就是心性提高,雜念變少。為了理解仙法,為了端正心性,開始學習《道藏》,可惜該書五千四百余卷,浩如煙海。道家以伏羲創陰陽八卦為發端,以老子五千言《道德經》為標志,正好學校號召要學生做“四有新人”,要學生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其實就是道家的精粹所在。
從事修煉,首要必須積功累德,以增福培慧,所謂“道高降龍虎,德重鬼神欽”,更有“有道無德,德中之賊”之說。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全人”,才有資格修煉丹道,仙經謂:“欲修仙道,先盡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遠矣。”
世間蕓蕓眾生求財、求祿、求壽、求平安者,如過江之鯽。然其中最難求者是“壽”,千古一帝秦始皇,權傾天下,富有四海,卻求“壽”無門,望“壽”而嘆。而丹道中的服食、服藥、辟谷、導引、胎息等,恰是養生長壽、長視久生之妙術。蓋神仙者,乃精神與物質混合團結鍛煉而成者。
初看《千峰老人全集》,袁男覺得修道之說有教人離群寡居、消極厭世,顯得不近人情、行徑怪異。
再看《道藏》,感覺修道是非常積極的文化,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所想、所需和所求,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上到朝政輔國,下到衣食住行,是非常注重實踐的實用文化。
道家之學,有帝王御政之術,有輔國經世之略,有強兵戰勝之策,有經商治業之謀,有冶煉燒制之方,有祛病延年之藥,有服食駐顏之餌,有導引強身之技,有御敵抗辱之功,有夫婦次第之戲,有預知未來之占、有去趨吉避兇之法,有長生不老之丹,有修心養性之道,有飛升輕舉之秘,有祭祀先人之禮,有超度亡魂之儀,有祈禱太平之醮,有怡情怡性之樂。
道學覆蓋面之廣,凡是人們所能想到的,必有與之對應的技術和方法。神仙之術,首貴長生。惟講現實,極與科學相接近。有科學思想、科學知識之人,學仙最易入門。
袁男想到了自己小學時看過的《東方神秘主義與現代物理學》,很多觀點都不謀而合,再看《道藏》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道教傳說中的真人、仙人的境界宛如在冰川,猶如在懸崖、更在云端之巔,總是讓人魂牽夢繞、遐想向往。
道法參天地、同日月、契造化,又是返自然、還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學,肇始于伏羲、神農、黃帝上古時期。老子、莊子集其成。鐘離權、呂洞賓、陳摶將其理論體系發展成熟。修仙道之人皆宣稱自己是鐘呂門下。
在華夏又分為南、北、中、東、西五大流派。
南宗為浙江天臺張紫陽,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青華秘文》等,
北宗有陜西王重陽,傳全真七子,長春真人丘處機創龍門派。
中派肇始于元朝李道純,本是南宗、入元后九入北宗全真教、故調和南北兩派之學于一爐,被仙道之家尊為中派。
東派創立于揚州陸潛虛,著有《方壺外史》、《三藏真詮》等。
西派創立于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李涵虛,著有《道竊談》、《三車秘旨》等。
魯迅先生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朝發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袁男從此開啟了專一精進的精神狀態,只是太忘情于道學,以至荒蕪了學業。直到初三上學期,才開始奮起直追,可惜給老師不愛學習的印象積重難返。雖有幾次全班第一的語文考試成績,也被同學們認為是作弊抄襲。
袁男的作文雖然作為范文宣讀,但常遭到懷疑。
小學老師說袁男的作文只有中學生的文化程度才能寫出來。
中學老師說袁男的作文只有大學生的文化程度才能寫出來。
大學袁男學的理工科,沒有語文課東西。
大學畢業,袁男參加工作時正值互聯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文字時代,袁男的網文被記者朋友說只有父輩的人才能寫得出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對于修心隱忍的袁男來說,除了當時有一點點委曲,都沒有感覺到困擾。
老師找到了袁男的家長談話,說袁男成績太差,現在初三了,讓袁男最好休學一年。袁男就被下放到了地方上的“漁溏鄉農業職業中學”去再打一年的基礎。
想到這些往事,這些家人和朋友,再看到如此“惡毒”的雷躍明,袁男覺得農村路很滑,人心更復雜。
相書上說:“南人北相,男人女相,必貴”,像雷躍明這種男身女聲,相書上也有分說:“聲如破鑼,田產消磨。聲如火燥,奔波無靠。男兒聲雌,破卻家資。”從性格看也是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很快,雷躍明又和李天鵬鬧翻了,李天鵬招集了袁男和葉顯忠、還有史春躍,準備弄雷躍明。
因為雷躍明是數學老師的侄子、袁男的準姑父是學校校長,李天鵬拉上袁男對付雷躍明,就可以克服自己只有學生身份的劣勢。
四人作了一番準備,計劃第二天早晨起床時發動。當天下午雷躍明笑嘻嘻地對袁男四人說:
“吳小敏的手勁很大吧,沒有人能掰得過他。他昨天和我打架,這個磚頭用過,那個椅子用過,還有那把鐵鏟也用過,還不是被我打得哭兮兮的?”
看著雷躍明耀武揚威的樣子,李天鵬沒有說話,只是啐了一口“呸”!
晚上的時候,葉應賢過來向四人傳遞“情報”:
“雷躍明說:他只要防住史春躍的腳,袁男的手,其它人都不足為慮。”
袁男由此想到了昨天晚上自己徒手劈斷的那根木頭,想到了自己說多虧了史春躍前面那一腳的話。看來當時雷躍明是看在眼里聽到心里去了的,所以做出了這樣的戰力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