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苗疙瘩

  • 學生真實修行記
  • 居方
  • 3936字
  • 2019-12-08 13:38:39

一轉眼,到了袁男五歲的年齡,正好袁男小姑師范畢業,被分配到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去教書,因為小姑只有十四歲,袁男爺爺奶奶不放心。

奶奶要照顧爺爺走不了,爺爺又不能跟著去,不方便。于是讓袁男小姑帶著袁男去,相互好有個照應。

袁男和小姑就去了一個叫媽嘎的地方。

其實在今天看來那個地方離袁男爺爺奶奶住的地方也不遠,因為交通不便,需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路就需要五到六個小時。袁男爺爺奶奶住的地方也同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地名叫底姆落。

袁男去的那天一路上滿山都是杜鵑花,小姑告訴袁男杜鵑花原來是白色的,是杜鵑日夜鳴叫,嗓子都叫出了血染紅的,又叫映山紅,可以吃,于是他們就一把一把地掐下來,帶著早晨的露珠吃下去,很香很甜。

忽然天邊露出的魚白肚那里,有一道帶狀的光亮貼著山頭緩緩行進,袁男吃驚地望著,告訴小姑,等小姑再看時,那個光帶已經消失了。

小姑猜測是飛機,袁男也就認為是飛機了,因為那個邊遠的地方,看見飛機飛過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一年可能就能看見一兩次,直到好多年之后,袁男再想起那一幕時,才可以肯定地認為那時他看見的不是飛機。

袁男和小姑走得很快,袁男畢竟是小孩子,走走停停,很快就累了,也渴了,可是荒山野嶺的,也沒有個人家戶,根本沒有地方喝水,兩人只好耐著性子慢慢往前走。

早晨的陽光給大地剛披上一層金黃,一陣山風吹過,大團大團的黑云就像從山岫中生出來一樣,很快籠罩住了天空,風吹得越來越大,大顆粒的雨點開始往地上砸,小姑只帶了一把塑料布的小傘,兩個人縮在傘下在風雨中艱難地往前走,傘只能勉強遮住頭部不被淋濕,身上早濕透了。

山中的雨來得快也去得快,一會兒就停了雨,風還是很大,身上很冷,小姑催促袁男快快走起來,身上就會發熱,那樣就不冷了。雖然下了雨,空氣濕潤,但是經過一陣跋涉,袁男又渴了。

就在累和渴的當下,前面大風飄搖的樹叢中出現了茅屋的一角。

小姑不敢上前去,讓袁男自己去房舍里要水喝,小姑藏在樹叢中遠遠看著袁男。

推開柴草綁成的門,屋里很暗,隱約能辨識物體的輪廓,整個屋子看起來好像沒有人的樣子。

袁男看到了蓄水的缸子,正要上前,一個渾身灰黑滿面皺紋的老太太出現在他的眼前,嘴里嘟囔著袁男聽不懂的音節,袁男連忙表明來意。

老太婆親自舀了一瓢水給袁男,在袁男喝水的時候,老太太出門來向外面張望,只是她沒有看見小姑。袁男把水瓢還給了走回來的老奶奶,準備離開。

走到門前,忽然又強烈地感覺到很想再喝那水,不知道是又變渴了還是那個水很甘甜。就這樣,袁男又回來連喝了兩瓢,才覺得喝夠了,告辭離開。

袁男回到路上,正到處張望,小姑輕聲喚他,帶著袁男輕手輕腳悄悄遠離了茅屋。直到走了較遠,小姑才問袁男遇到了什么人,并重點問這家人臟不臟,喝的水干不干凈。

走到了媽嘎的學校,學校并沒有上課,而是在外面搞什么活動,只見漫山遍野紅旗招展,鑼鼓喧天,熱熱鬧鬧的。到處都是橫幅和標語,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腰鼓隊,幾個年輕女子打著腰鼓配合著鼓點和鑼鈸聲在歡樂地又跳又扭,以她們為中心形成了歡樂的海洋。更多的男女都朝這邊涌來。

這個學校是一所完全小學,具有五個年級的小學和兩個年級的初中(那時候的小學只讀五年,初中只讀兩年)。

袁男和小姑兩人住在一幢兩層的公房內,每層都有若干房間,一層是石頭砌的,二層是木制的,二層有木梯、木走廊和木圍欄,二層兩邊是房舍,中間空出來只有頂和前后的木圍欄,原來是用來行歌坐月的,現在就只是作為風雨樓用。

袁男他們住在第一層的兩間屋子里,有灶的一間作為廚房,另一間就是臥室。

初來乍到,風雨樓內會聽到鑼和鈸時不時會發出震耳的響聲;風雨樓前的空地上常常有民兵在訓練,偶爾會用步槍向空中放幾槍,在槍身旁產生一陣藍煙;每天小姑都會用木柴生火,當煤炭被柴火引燃時,煙筒里的白煙就會變成藍煙;當煤炭燃燒得很好時,火焰都會變成藍色,這些都給袁男很大的新鮮感,加上藍色的天空、藍色的晨霧,連小姑書寫的鋼筆字都是藍色的,從此袁男以為藍色的東西都是美好的。

因為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像袁男這樣的漢人很少,學校里老師和學生幾乎都是苗人,他們相互說話時都是說的苗語,袁男覺得自己總是被孤立的感覺,連背的書包都不一樣,袁男背的是一個有著紅漆“為人民服務”大字的黃綠色書包,而苗族同學們背的都是自己縫制的五顏六色的花包包,上面都有各種飄穗,隨著跑動像跳躍的精靈。

在袁男看來,苗人們穿的五顏六色的衣服,還有坎肩都像是小人書中的鎖子鎧甲,把他們包裹起來,也把袁男看得目瞪口呆,這些奇怪的顏色和搭配會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這些衣服也會有奇怪的氣味,但在感覺到沒有奇怪的氣味后,袁男就和小伙伴們打成了一片。

好在授課時很正常,并沒有用苗語授課,只是體育課時,那個教語文又教體育的苗族老師會用苗語訓斥學生,那時并沒有廣播體操,教的廣播操就是打苗拳。后來聽說因為苗族是沒有文字的,所以無法板書授課。

小伙伴們告訴袁男他們是有苗書的,只是以前打仗時,族老忘記將苗書帶上,叫大兒媳回去取,大兒媳取書時聽到有嬰兒啼哭,跑去抱出嬰兒而忘記拿書,所以苗文因此失傳。

袁男那時只有五歲,很多時候都在坐在一年級最后一排昏昏欲睡地聽著苗族老師上課,有時坐在小姑的初二班級上聽小姑說著聽不懂的話發呆。

日子總是很快樂,不管是苗族還是漢族的小伙伴,都和袁男玩得很高興。袁男常常在銀色的飛機飛過天空時,和苗族小伙伴談論山的那邊什么樣,袁男認為山那邊就是省城,苗族小伙伴認為山那邊還是山。

漢族小伙伴會告訴袁男,天上那個小小的銀色飛機曾經掉下來過,被他揀到了揣在包包里,后來又搞丟了。

其它的漢族小伙伴都不太愿意和苗族小伙伴玩,他們編了一個口訣,慫恿袁男去對寨子里一個游手好閑的苗族健壯青年說,如果袁男敢說,就把他們喜歡的四角板都給袁男。

遠遠看著那個苗族青年走來,袁男還沒有來得及走開,漢族小伙伴就對那個青年說:

“龍巖,袁男在罵你,一、二、三!”,

然后齊聲大叫:

“苗子苗疙瘩,屙屎栽高粱,高粱不結屎,餓死你家幾口子。”

然后一哄而散,袁男也只好跟著跑掉。

龍巖死死地追著袁男,袁男躲進了教室的門后,龍巖追到了教室里,彎腰一組一組地去查看桌子底下和凳子底下,袁男趁他背對自己,輕輕從門后閃身出來跑出去了,一直不敢向后看,生怕一看就會看見龍巖從后面追來,心臟一直在急速地“呯呯”跳動。

好在后面沒有腳步聲,袁男繞到教室后面,踮著腳尖小心冀冀地從窗臺上往教室里看,沒有什么動靜,龍巖好像已經離開了教室,袁男不敢馬上繞出去,慢慢沿著教室后面走著,U字形長長的火車箱一樣的各班教室成了袁男天然的屏障。

正走著,忽然聽到有鳥叫聲傳來,嘰嘰吱吱的,聲音尖細而脆嫩,袁男抬頭往教室屋檐望去,只看見兩只麻雀大叫著急速飛過。袁男繼續往前走,細嫩的聲音還在有,只是從前面變成了后面。

袁男退了回來,仔細搜索,發現在教室的墻柱的角落里有一只小麻雀縮在那里,看上去很稚弱,袁男伸出手去把它捧到了手里。小麻雀張大嘴惶急地朝著袁男不停地叫喚,聲音很大,嫩黃的小喙中,尖尖的小舌直直地向前伸著,不斷顫動。

兩只大麻雀在袁男頭上飛來飛去,也在張惶地大聲叫著。

袁男并沒有注意到頭頂上的大麻雀,捧著小麻雀慢慢走著,幾次小麻雀要掙脫,都被袁男捂住了。

估摸著龍巖應該早就離開了,袁男才躑躅出了教室后面,一離開教學樓,就被一個拿著彈弓的漢族小伙伴看見,說:

“咦,袁男,你捉到了一只麻雀?”

“沒有,我在地上揀的。”

“看見空中那兩只麻雀沒有,我也打一只給你看看。”

說完,閉上一只眼,瞄準。一石子從彈弓的皮兜里急速射出,兩只麻雀驚叫著飛遠了。

“沒打上,把你的這只麻雀給我。”

“不行,我要拿回去養。”

“這么小,你養不活的。”

“你就能養活?”

“我也養不活,你干脆把它放了,讓它自己去找吃的。”

袁男覺得有道理,就把小麻雀放了,小麻雀掙扎著在草叢里跳躍。

漢族小伙伴拉開了彈弓。對著小麻雀就是一彈弓,打在旁邊,沒有打著,小麻雀看著袁男發出了絕望的叫聲。

袁男要上前去把麻雀拿回來:

“你不是叫我放了么?你還打它!”

小伙伴拉直了彈弓:

“不要過去,小心我打到你!你放了它也會死,不如讓我打打。”

說著又是一彈弓,打在了小麻雀身上,小麻雀馬上倒了下去,小腳抽搐了一下,睜著眼睛不動了。

小伙伴還嫌不過癮,又是幾彈弓,打得小麻雀血肉模糊。

然后拍拍屁股:

“走啰!”

袁男呆呆地看著血肉模糊的小麻雀沒有動。

“一只死鳥有什么好看的,我先走了。”

小伙伴一邊說,一邊離開了袁男,袁男回頭看了看小麻雀,也回了家,把這事告訴了小姑。

小姑說:

“挖個坑把麻雀埋了。”

袁男想到小麻雀的眼神,和它血肉模糊的樣子,沒有去。

袁男小姑作為女孩子,殺生這種事是不會沾染的。加上這是袁男自己的事,就沒有去管。

同樣是女孩子,山寨里能讓讀書的比較少,“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本意是說女子有才但不賣弄,不表現出來就是德行高尚,但人們望文生意,以訛傳訛。就變成了女子不去讀書的借口,加上讀書會有開銷,苗族送女孩子出來讀書的幾乎沒有,袁男常呆的幾個教室,都很少有女孩子。

學校里女老師也很少,有一個苗族大娘,是教小學數學的;然后就是初二的一個姐姐,腰鼓隊的領隊,常常教其它女生打腰鼓,據說也是漢族;最后就是袁男的小姑了,教初一、初二的語文和數學。

初二的那個姐姐,很多小伙伴都對她有些看法,具體是什么袁男也不得而知,只是覺得她臉常常紅撲撲的,說的普通話很好聽,很活潑。她租住在學校附近,袁男和小伙伴經過她的門前時,她常常叫袁男進去玩,小伙伴總是偷偷拉袁男,

“不要去,不要去。”

袁男還就真就沒有去過。

不知是那兒的苗族人上學有點晚,還是袁男太小,十一二歲在袁男看起來就很大了,總之初一初二的學生,在袁男看來都是很大的大人了。他們常常叫袁男去他們教室,袁男看他們那種笑容和樣子,從來都不去。直到有一天,他們硬邀袁男過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岗巴县| 海伦市| 大新县| 红桥区| 枣强县| 芮城县| 库伦旗| 安西县| 太白县| 眉山市| 江永县| 遂溪县| 砚山县| 自贡市| 沂南县| 扬州市| 南投县| 西藏| 丁青县| 无棣县| 南靖县| 枝江市| 洮南市| 牟定县| 铁岭县| 广东省| 乌恰县| 岱山县| 东兰县| 根河市| 麻城市| 五家渠市| 秦安县| 彰武县| 连江县| 岳阳县| 资源县| 舟曲县| 南投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