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詩詞可飲
寫詩一定是年輕時候的事。
那時朝氣蓬勃,希望叢生,荷爾蒙全面爆發,人生具有各種的不確定性。
李白年少時本來打算當個劍客,內心俠義,但是又能飲酒作詩,寫了很多,然后背著詩詞出四川到長安尋找入仕之途。那時他二十七歲。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這是李白二十歲左右居住四川時寫的詩《登錦城散花樓》,氣勢已不俗。
蜀僧抱綠綺(琴名),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這首《聽蜀僧睿彈琴》更顯氣魄和豪邁。
背著寶劍和酒瓶浪跡天涯,結果還是個文青。又一邊走一邊記錄自己經歷的一切,于是創作了一個詩酒江湖。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孔子)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是在山東時候,李白遇到太守李邕時寫的詩,有氣吞山河之氣象。
李白寫劍客《俠客行》。
到長安,李白遇到王維,二人同齡,都生于701年。
王維仕途順遂,開元年間(731年)狀元及第,官做過右拾遺(皇帝參謀)、監察御史(國家紀委書記)、河西節度使判官(軍區司令秘書)。肅宗時候做到右丞(國務院總理)。
公門暇日少,窮巷故人稀。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這是王維寫的《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王維生活的不錯,去拜訪友人后寫的。
鹿柴( zhai)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這首也是王維寫的,空靈有韻味。
李白終于43歲被詔翰林院作詩詞,成為玄宗御用文人,王維那時候已經做官12年了。同人不同命。
王維的詩佛系十足,如《竹里館》,也不激昂澎湃,還很情意綿綿,如《相思》,更沒有各種對社會的不滿,如“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因為王維仕途順遂。
能力成就仕途,經歷成就詩歌。
王維具有政治能力,也具有文學才華。歐陽修,王安石亦如是。蘇軾介乎之間。
李白在長安待得不舒服,要求離開,然后被玄宗“賜金放還”。在河南開封與山東單縣漫游中遇到杜甫,杜甫當時30歲也不是很順利,他幾次考試都落榜,最后也通過舉薦方式得了一個小官。杜甫驚羨李白詩詞才華。其實杜甫的詞寫的也不錯。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這首《飲中八仙歌》就是杜甫寫的,杜甫的詩也不都是沉郁頓挫的,里面寫了八個人物,被稱為八仙。讀者自行辨識吧。
古人已去,能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好詩詞。
若以現代人觀點論詩詞,可分四種境界;
第一種,白開水,言之無物,品之無味。寫作者能力不夠,或者水平就這樣,為何能現世,因為占有資源。如乾隆皇帝的好幾萬首詩。
第二種,茶水,有些味道,至少能引起關注。
第三種,酒,有味道,吸引人,飲之久會沉醉其中,百讀不厭。
第四種,大煙苗子燉湯,上癮。
唐詩整體達到了茶水的水平,其中夾雜著酒和大煙苗子湯。